摘要:9月12日,李后强在“创新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六朵金花酒商共享品牌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单一品牌独立应对市场挑战的难度日益加大。
9月12日,李后强在“创新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六朵金花酒商共享品牌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单一品牌独立应对市场挑战的难度日益加大。
聚焦“中国白酒金三角”产区协同发展与品牌共享机制建设,李后强提出以“量子思维”打破旧有观念,通过建立品牌联盟、推动标准统一、激活中小酒企参与等方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到“价值共生”的系统性重构。
李后强指出,唯有通过文化共振、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才能推动川黔核心产区从地理概念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白酒价值共同体,为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
《长江酒道》获授权刊发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9月12日,李后强在“创新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六朵金花酒商共享品牌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指出,当前白酒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单一品牌独立应对市场挑战的难度日益加大。
聚焦“中国白酒金三角”产区协同发展与品牌共享机制建设,李后强提出以“量子思维”打破旧有观念,通过建立品牌联盟、推动标准统一、激活中小酒企参与等方式,实现从“单打独斗”到“价值共生”的系统性重构。
李后强指出,唯有通过文化共振、资源整合与生态构建,才能推动川黔核心产区从地理概念迈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白酒价值共同体,为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
《长江酒道》获授权刊发发言内容,以飨读者。
研究“六朵金花”酒商共享品牌建设项目,这不仅是一次产业合作的再出发,更是一场中国酒业在新时代背景下,从战略顶层到产业底层的系统性重构,可以说是“潮起金三角,关注全酒业”。
白酒行业深度调整期,如何告别“单打独斗”、实现产区共荣?我认为要以“量子思维”破局,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从地理概念跃升为价值共同体。
1
潮涌金三角共酿新纪元
中国白酒的升维之战
“中国白酒金三角”——以四川泸州、宜宾、贵州仁怀为核心,是中国最具综合实力的白酒产业集群,是中国白酒的“心脏地带”。2019年,川黔三市联动,提出共建区域品牌,已初步形成共识。
然而,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消费结构变迁、渠道碎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区域协同推进缓慢,品牌势能未能充分释放。当前,白酒行业再次进入深度调整期,单一品牌、单一企业已难以独立应对周期性挑战。
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格局、更深的智慧、更高的维度,推动“金三角”从地理概念走向价值共同体。
从“中国白酒金三角”切入,让酒商共享品牌红利,我认为需要确立“一个平台、两大机制、三层突破”的工作框架。
一个平台,即需要筹建“中国白酒金三角品牌发展联盟”。由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目前已有组织架构设计,泸州、宜宾、遵义三地主管部门也有初步合作意向,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龙头企业积极响应。
两大机制,就是“品牌共享机制”与“产能协同机制”。需要推动建立“金三角”区域公共品牌标识体系,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文化叙事与传播策略,实现“名酒引领、产区背书、中小酒企共享”的发展格局。
三层突破,就是探索跨区域供应链整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系统性成本。
当前面临的困难不容回避,但本质都是“旧思维与新时代”的矛盾,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是罪魁祸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品牌认知仍停留在“各自为战”,缺乏统一话语体系;二是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建立,协同动力不足;三是中小酒企参与度低,生态活力待激发。
对此,我们必须以“量子思维”破局,跳出传统线性增长逻辑,构建非线性、叠加态、纠缠式的产业新生态。坚持做到“四个破旧立新”——
破除旧观念,建立新思维。重点是从牛顿力学的确定性思维转向量子力学的概率性思维。
破除旧体系,建立新标准。重点是白酒的低度化、快乐化、健康化和时尚化。
破除旧渠道,建立新营销。重点是生产、营销、消费“三位一体”的协同化、融合化。
破除旧文化,建立新文明。重点是扬弃腐朽落后的酒文化,创造面向全球、大众、未来和现代化的新文明。
2
以“四大强化”筑基
开启金三角群星时代
所谓“量子思维”,即打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拥抱“亦此亦彼”的共生共荣。我们不能再以“谁主导、谁受益”的零和博弈思维看待合作,而应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价值纠缠网络。金三角不是三地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文化共振、技术互鉴、渠道共建,实现1+1+1>3的量子跃迁。
我认为可以从“四个强化”发力。
强化顶层突破,重塑“金三角”国家战略定位 。
将“中国白酒金三角”纳入国家优势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争取政策支持,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地标。推动建立跨省协调机制,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联合推广,提升国际话语权。
强化底层重构,激活中小酒企的“量子节点”作用。
金三角的活力不仅在于龙头,更在于千百家中坚力量。我们应推动“品牌轻资产共享”模式,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酒企使用“金三角”区域品牌背书,同时配套技术帮扶、渠道接入、金融支持,做到“共生、共建、共享、共荣”,让每一家酒企都成为价值网络中的活跃节点。
强化系统协同,建立“价格-渠道-人群”三维联动机制。
坚持“优势互补、多方共赢、不动存量、共享增量”的原则,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换位思考,借鉴“备胎计划”中多品牌协同做法,推动金三角企业间形成“高-中-低”价位互补、“线上-线下”渠道互通、“传统-新锐”人群覆盖的立体化布局。例如,高端品牌主攻收藏与礼赠市场,区域品牌深耕大众消费,新锐品牌切入年轻圈层,实现全场景覆盖。
强化拓扑智慧,打造“酒+”融合生态网络。
白酒不是孤立产品,而是文化、旅游、农业、科技的交汇点。我们应以“拓扑结构”思维,能伸能缩、本质不变、以变应变、见招拆招,推动白酒与文旅深度融合,打造“金三角”酒旅黄金线路;与农业联动,建立原粮溯源体系;与数字技术结合,探索区块链溯源、元宇宙品鉴、AI定制等新场景,构建开放、弹性、自生长的产业生态。
中国白酒的未来,不在单一品牌的辉煌,而在整个产区的共荣。我们重启“中国白酒金三角”有关合作项目,不是简单恢复重建一个品牌,而是启动一场产业范式的革命。让我们以“量子思维”重塑认知,以“拓扑智慧”重构连接,从“单打独斗”走向“群星闪耀”,共同书写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来源:长江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