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河山岂容践踏?世代永相传:鬼子应当这么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16:37 1

摘要:一个皇协军上尉中队长,居然在炮楼里蒙着白毛巾吃午饭,怎么吃进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得把鼻子蒙住,不然面前四菜一汤的香味,怎么也遮不住炮楼外面飘进来的臭味,这个场面特滑稽是不是?真事儿!

一个皇协军上尉中队长,居然在炮楼里蒙着白毛巾吃午饭,怎么吃进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得把鼻子蒙住,不然面前四菜一汤的香味,怎么也遮不住炮楼外面飘进来的臭味,这个场面特滑稽是不是?真事儿!

在“土八路”的火力封锁下,这个据点十几天没能成功倒出去马桶了!提着屎尿桶的伪军只要一出门,就被崮城挺进纵队的“朱德射手”,连人带桶一起狙杀,据点周围早已臭气熏天,就问这帮货还能继续熬下去不?

而另外一个据点的老伙夫,这天突然请假回了家,于是刚吃过饭的日伪军们,通通抱着肚子满地打滚,饭菜里面一准下毒了嘛,想去河边打水洗洗胃?踩上地雷轰隆隆,开启吐死还是炸死任选模式,反正都活不了多久。

还不滚蛋是吧?今天放火烧烟狠洒辣椒面,让你丫做梦都吃上川菜;明天死猫死狗扔三圈,让你丫得病都不知道怎么治!装备简陋的八路军,硬是用这样的土办法,把日伪的据点一个个挤出去拔下来!

好些观众还把《我们的河山》当抗日神剧看呢,虽也有瑕疵和俗套之处,不过该剧对山东抗日战场实况的描绘,已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素材均源于真实的历史:让我们彻底明了,鬼子应当怎么打!

一、罗荣桓元帅功勋卓著

1938年徐州会战失利后,随着李宗仁第五战区主力撤离津浦线,齐鲁大地彻底成为敌后战场,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山东抗日军民经历了最艰难的四年时间,日军到处扫荡,伪军层出不穷,土匪助纣为虐。

八路军第115师主力挺进山东后,初期的战斗也是残酷的,剧中崮城县委、挺进纵队、115师独立营的领导们,曾经有一次深夜的野外会议,研究如何粉碎日寇的大规模扫荡,谈话间透露出来的细节,没点历史知识那是看不懂的。

第一个严重问题,是军政指挥系统的不统一,崮城挺进纵队隶属于“八路军山东纵队”,是山东当地党组织举行武装起义后,建立起来的抗日武装,人数虽多素质一般,山东纵队的上级单位,是党的山东分局。

而项前率领的独立营,受115师师部的直接领导,115师跟山东纵队最初是平行单位,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因此在人事、指挥和作战配合等方面,很难步调一致,极大影响了打鬼子的效率和战果。

也就是说,战争时期施行“一元化领导”,是非常必要的,1941年山东纵队才确定归115师领导,但是两支部队需要磨合,尤其是“一把手”的选择更为重要,经过一番曲折后,直到1943年初,罗荣桓才正式成为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

山东抗日形势的大发展,离不开罗帅的正确领导,到抗战胜利时,山东军区能够壮大到八个野战师和大量独立团27万人马,正规军数量几占全军的三分之一,充分说明了罗帅的功勋卓著,难怪主席欣慰:“山东只换了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活了”!

第二个严重问题,面对装备和兵力占优的日军,如何才能守住面积不大的根据地?庄琦风在会议上,特别提到了罗帅的“翻边战术”,作战要旨是“敌进我进”,迎着日军的来路秘密插过去,把敌人空虚的后方搅个稀巴烂!

罗荣桓曾在《分散性游击战争与对敌政治攻势》一文中指出:当敌人对我进行"蚕食"和"扫荡"时,在军事上就必须采取“翻边战术”,即敌打进我这里来,我打回敌那里去,这是罗帅对"翻边战术"见诸文字的最早表述。

于是挺进纵队坚持在内线抗敌,115师独立营跳到外线作战,破袭敌人的后方城市,迫使日军不得不调兵回援,根据地就能转危为安,对于抗日游击战的战术呈现,才是剧中的亮点,而不是毫无军事常识一顿乱打乱炸的场面。

抗日神剧突出的是一个“爽”,可惜真实的抗战爽不起来,鬼子确实难打,否则何至于苦战十四年?

二、华北抗日战场艰苦卓绝

《我们的河山》基本遵循了抗战历史,日军一个中队外加宪兵、宣抚班、特务机关300来人,再带上伪警备团伪便衣队伪警察等等,由一名中佐指挥,便可以控制一座中型城市,其实“宣抚班”这个名称一出来,已是非常专业。

这才是华北抗战的常态,而不是抗日神剧里那般,八路军的一个团或者支队,就能吊打日军的师团或者野战联队,要么就是中将大佐满天飞,本剧中露面官最大的鬼子,也不过是村田联队的大佐联队长。

至于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剧中展现的也比较合理,打伪军一个营简直是毛毛雨,打日军一个小队却特别吃力,不付出重大的伤亡,很难予以歼灭,像吕家寨战斗、夺粮伏击战等等,深刻诠释了这一层。

两个炮楼加一座吊桥的砖混建筑,不过几十个鬼子和百十个伪军的驻守,兵力发展到2000多人的挺进纵队,攻克起来也异常艰难,即便有改装的“平射迫击炮”加持,仍然要付出重大牺牲,这是敌后战场最大的困难:严重缺乏重武器!

日军在华中正面战场上,从来不敢修建这种孤零零的小型据点,因为在中央军的战防炮、野战炮面前,这样的碉堡和据点等于活棺材,几炮就能轰飞,可惜八路硬是没有!鬼子丢了一门九二步兵炮为啥如丧考妣?只怕八路拥有攻坚能力。

没有重武器没有弹药补给,就无法跟日军硬碰硬,这是军事常识!于是游击战、麻雀战、破袭战、地雷战和各种土办法,纷纷出现在山东地面上,特别说明一下,地雷战术运用最好的战场,正是山东军区!

山东汉子是尚武勇敢的,连山东大娘都不是好惹的,剧中吕家寨的女子,手持红缨枪躲在门后,对着进村的鬼子“挑帘战”的镜头,久久萦绕在脑海里,人民战争的威力,重庆的达官老爷们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关于“中流砥柱”的争论一直不休,不妨看看数据:以华北抗战最艰难的1941年为例,根据日军方面的资料,关内日军总数为61.2万人(马14.3万匹),其中华北方面军就高达25万人,占比超过了40%!

如果再加上新四军牵制的部分,八路军新四军抗击的日寇数量一定超过半数,以及伪军的绝大多数!可华北是土枪土炮装备起来的“土八路”,而中央军却掌握着绝大部分国防资源,从人口、粮食、军工到援助的苏械美械。

1941年重庆负责发饷的官兵总数超过400万人,面对不到40万日军野战部队,赢得战场主动权了吗?华北抗战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华北一亿多民众,始终没有丧失抗战的信心,因为身边总能看见自己的抗日队伍。

也没有让日寇“以战养战”的阴谋得逞,华北的人口面积是东北的数倍,如果也成为日寇的稳固后方,那还得了?《我们的河山》特别通过庄琦风夫妇之口,复述了华北日军公布的1945年的作战总结:

“在本年交战一万五千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二百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队”!365天交战15000次,这是什么概念?

(数据是冰冷的)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威力

在抗战的深水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省份,政治和军事形势的混乱程度,能超过山东省的!八路军的两大系统姑且不论,还有重庆下令组建的“鲁苏游击战区”,下辖东北军和中央军各一部,这算是正规军。

还有西北军韩复榘余部(比如后来投敌的吴化文部)、原各县的保安团、各区各村的自卫队,有的真抗日有的假抗日;除了日本侵略军外,就连伪军都分为华北“皇协军”和汪伪“和平建国军”两大类。

剧中八路军卧底“一号”张治平,伪崮城警备团上校团长,原来就是这个县的保安团长;从土匪到铁杆汉奸的李少堂部,就是那个被一刀捅死的“二黑头”,原型不就是山东百姓又恨又怕的巨匪刘黑七嘛?最终被八路军彻底消灭。

还有那个脑子不太灵光,在抗日和投敌之间总是摇摆不定的孙师长,以及为了家眷安危走投无路时,暂时栖身伪营的杂牌军齐师长,怎一个乱字了得?然却是山东抗日战场的真实写照,复杂得令人脑袋疼。

如何正确地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山东抗日的另一个难题,所幸在罗帅的领导下,山东军区执行政策非常到位,既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抗击日寇,又坚决消灭为祸一方的土匪,同时严惩认贼作父的汉奸!

甘当汉奸的毕竟是少数人,一旦抗战的形势好转,日本鬼子的败像显露,大部分伪官伪军都像崮城警备团一样,选择“反正”冲着鬼子开火,于是有了崮城的解放,期间八路军不懈的策反工作,也是本剧着力表现的点。

顺便呼应一下前文,到1945年初,根据继任军政部长陈诚的回忆,在重庆领饷的现役军人总数已经突破700万!如此庞大的兵力数字,却在豫湘桂战场丧师失地,甚至被排除在雅尔塔会议之外,夫复何言?

剧情结尾自然是抗战胜利,而山东军区的指战员们,并没有刀枪入库追求”老婆孩子热炕头“,随着上级一声令下,数万山东健儿跨海闯关东,没有这一批经历过残酷抗战洗礼的八路军官兵,又哪来横扫大半个中国的第四野战军?

《我们的河山》堪称一部抗战良心剧,虽有瑕不掩瑜,许多亮点本文不能详解十之一二,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播出这部描绘山东抗日战场的电视剧,恰逢其时!只有认真看过思考过,才能真正地了解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传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到于今,遗饼纪东征,民怀切!”——郁达夫烈士词摘。

来源:度度狼gg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