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是美国默沙东公司直接宣布,伦敦那座价值10亿英镑的研究中心不建了,紧接着又裁掉了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125名科学家,连米尔顿凯恩斯的动物健康研发基地都打算关掉,把活儿都转移到奥地利去。
最近这段时间,英国制药业的坏事真是一桩接着一桩。
先是美国默沙东公司直接宣布,伦敦那座价值10亿英镑的研究中心不建了,紧接着又裁掉了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125名科学家,连米尔顿凯恩斯的动物健康研发基地都打算关掉,把活儿都转移到奥地利去。
英国本土的阿斯利康也没闲着,不仅放弃了4.5 亿英镑的斯皮克疫苗基地投资,还把另一项 2 亿英镑的新实验室建设给推迟了。
有网友觉得跨国公司调整全球投资很正常,不用大惊小怪。但从2015年开始,英国国民健康服务(NHS)在药物上的开支一直在减少,现在已经只有9%了。
NHS可是英国最大的药品采购方,它花钱少了,药企对市场的预期自然会受到影响。英国制药行业协会(ABPI)主席理查德·托比特以前就说过,英国在制药业竞争上已经比不上美国、比利时、爱尔兰、新加坡和德国了。
而药品审批和定价是绕不开的两个重要环节,英国有两个管药品的机构,一个是药品监管机构(MHRA),另一个是国家卫生与护理卓越研究院(NICE)。
这两个机构对药品审批和定价管得特别严,目的是为了控制NHS的开支,把公共医疗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但药企可不这么觉得,审批流程又复杂又耗时,药品上市要等很久,研发成本也跟着上升;而且政府和药企在高价药的定价上总是谈不拢,药企根本没法预测自己能赚多少钱。
制药这行本来就得花大价钱研发,风险还高,企业得有稳定的政策环境和合理的利润空间,才愿意创新。别的国家如果能有更高效的审批流程和更明确的定价规则,英国自然就留不住药企了。
英国政府也出来表态了,说要把和制药行业之间的僵局解开,把药品投资减少的趋势扭转过来,还提到要调整药物定价模式,推动 MHRA 和 NICE 合作。
但这些话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上个月政府和药企谈药品定价机制,结果没谈成,到现在也没重新坐下来谈这个事。这次谈判失败也是之前默沙东、阿斯利康取消投资项目的原因之一。
英国现在的科学大臣瓦伦斯以前在制药大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当过高管,有这行的经验,也许能让政府更理解药企的难处。
新上任的健康副部长祖比尔・艾哈迈德是苏格兰的外科医生,他也提到,英国得重新考虑药物定价的方式,要根据药物的经济效益和临床效果来决定它的价值。
政府和这些企业聊过英国的商业环境,还特别提到不能放弃制药业,要留住阿斯利康和葛兰素史克这两家全球大公司。
但具体怎么改革,到现在也没有拿出方案。阿斯利康那边也表示,虽然和政府聊得还可以,但英国制药业的情况还在变糟,企业的担忧一点都没减少。
接下来就要看英国政府能不能拿出真改革,平衡好医疗成本和药企收益了。这不光能决定默沙东、阿斯利康留不留在英国,更关乎英国制药业的未来。制药业搞好了,既能推动医药创新,还直接影响老百姓健康和国家科技实力。这道坎,英国必须跨过去!
来源:龙医生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