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推测,今年全国粮食增产丰收可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6:12 1

摘要:2025年秋粮生产进入关键收获期,全国秋粮长势正常偏好。在极端天气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背景下,我国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为全年粮食总产量1.4万亿斤目标奠定基础,东北主产区表现亮眼。

2025年秋粮生产进入关键收获期,全国秋粮长势正常偏好。在极端天气与国际粮食市场波动背景下,我国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为全年粮食总产量1.4万亿斤目标奠定基础,东北主产区表现亮眼。

面积与单产双提升

2025年全国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高产作物扩种成效显著。早稻产量同比增1.2%,单产首破400公斤/亩。高标准农田作用关键,全国累计建成超1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51.5%,提升了机械化水平、节水能力与抗灾能力。

技术赋能单产突破

全国702个县实施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多项技术。如四川广汉免耕带旋播种使稻茬小麦增产,河北玉米密植技术对冲干旱影响。2025年全国粮食亩产预计达395公斤,单产对产量增长贡献率超60%。

政策与市场双重保障

中央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标准,多地加大投入,实施多项补贴政策。市场上玉米进口量降、配额下调,国内粮价稳定。

政策驱动:分阶段推进全域覆盖

东北核心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速。辽宁计划2032年永久基本农田全建成高标准农田;黑龙江哈尔滨2025年建设252.5万亩,“小池改大池”促增产。

技术升级:黑土地保护与智能化管理

东北地区加强黑土地保护,推广秸秆还田等技术。吉林智能排灌与物联网设备提升虫情预警与防控能力;黑龙江延寿县“小池改大池”整合稻田,提升灌溉效率。

抗灾能力:从“靠天吃饭”到“稳产高产”

2025年夏季东北部分地区干旱,高标准农田智能灌溉系统发挥作用。辽宁精准调控水量,黑龙江巴彦县合作社节水提效。高标准农田是东北粮食连年丰收的保障。

风险与应对:守住丰收底线

虽形势乐观,但仍需警惕极端天气与病虫害。农业农村部预拨专项经费,央地联动拨付抗旱资金,建立全链条响应机制。如吉林台风后快速排水复产。

2025年全国秋粮增产丰收基础坚实。高标准农田升级提升单产、增强抗风险能力,东北成“稳定器”。随着高标准农田持续发力,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向1.4万亿斤目标,为应对国际形势、巩固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来源:风闻论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