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民党逃台以来,为实现反攻大陆梦想,一度极为重视海军陆战队建设。兵力最高时曾经一度攀升至8个师11万人(一说10万人),这个规模在全世界都可以排得上号。
国民党逃台以来,为实现反攻大陆梦想,一度极为重视海军陆战队建设。兵力最高时曾经一度攀升至8个师11万人(一说10万人),这个规模在全世界都可以排得上号。
一减再减在台湾海军陆战队
而随着反攻大陆梦碎,台湾海军陆战队成为裁减、转型的对象,兵力一减再减。主要使命任务也由对大陆的登陆作战,蜕变成逆登陆作战、外岛守备作战、外岛登陆作战、支援外岛地面防御作战和基地警卫作战以及反恐等。
其中,逆登陆作战还有点海军陆战队的味道,设想在解放军登陆方向的翼侧、后方登陆,分割、侧击解放军登陆部队;外岛守备作战,平时即驻守部分外岛,战时执行外岛防御任务;外岛登陆作战,主要指的是夺取敌占岛屿,包括南海岛屿;支援外岛地面防御作战,主要是在金门、马祖、乌坵等这样的重点外岛防御吃紧时,作为预备队驰援;基地警卫主要是防守台湾海军各港口、补给设施、观察通信指挥设施等等。
目前,台湾海军陆战队仅有两个旅、一个群、三个大队的规模,隶属海军陆战队指挥部,总兵力约一万人。其中包括:
第66旅,号称“先锋部队”,旅长为少将。驻地台湾桃园龟山区,下辖若干战车营、炮兵营、步兵营。是海军陆战队的头号主力旅。
第99旅,号称“铁军部队”,旅长为少将。驻地台湾高雄林园区,下辖若干战车营、炮兵营、步兵营。该旅已经基本变成陆军机动作战部队。
海军陆战队防空警卫群,从第77旅改编而来,指挥官为上校。驻地台湾高雄左营区,主要负责基地警卫和守备任务,相当团级单位。
海军陆战队两栖侦搜大队,负责海上侦察、爆破任务。
海军陆战队登陆战车大队,是台海军陆战队以两栖车辆为主的、最像海军陆战队的部队,是海军陆战队的主要作战部队之一。目前的主战装备是购自美国的AAV7。
海军陆战队战斗支援大队,负责通信、后勤、工程、医疗等作战保障任务。
海军陆战队乌坵守备大队,指挥官为上校。驻地福建省金门县乌坵乡(台湾地区地名称呼),守备乌丘屿,相当团级单位。
此外,台海军陆战队还有一个旅级的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基地指挥部,是由海军陆战队负责管理的台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基地。之所以由海军陆战队而不是陆军或其他军兵种管理三军训练基地,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个基地建于反攻大陆时代。
台海军陆战队新转型
近年来,随着美军海军陆战队作战理念的变化,台湾这支海军陆战队也跟着学起来。
美国海军陆战队转型方向之一,就是从二战诺曼底登陆模式下的部队,向着多域战部队转变。也就是海军陆战队也要执行远程对地打击、反舰作战、防空作战、网络作战、电子作战甚至太空作战任务。其中一个标志性转变就是组建海军陆战队多域战部队——滨海作战团(Marine Littoral Regiment,MLR)。
濒海作战团是美海军陆战队是大国战略竞争需求牵引、在“远征前进基地作战”理念下的产物,武器装备多样化,作战编组分散化、隐蔽化,具备快速部署和独立作战能力。其目前配备主战装备包括“海军打击导弹”(NSM)等先进反舰导弹、AN/TPS-80地面防空雷达、MQ-9“死神”等察打一体无人机以及轻型两栖舰艇等运输工具。
美军平时部署于远离敌远程打击范围的安全地带,战时迅速占领或攻占近敌岛屿、偏远海岸,建立远征前进基地,如对华方向第一岛链上岛屿、中国大陆附近岛屿等,执行侦察、海上拒止、封控和支援等任务。可运用利先进导弹系统和无人机群,对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与海军协同,构建防空反导体系,保护自身和友军免受空中威胁;与海军水面舰艇配合,打击对方海上目标,维护海上通道安全;通过情报和监视技术,保持对海上活动的持续监控,为决策提供支持。还可运用网络工具和战略信息传播,干扰敌方信息网络,掌握心理和信息优势。
濒海作战团规模1800至2000人。配备先进情报、侦察、网络战和通信装备,以适应执行多种作战任务需要。每团下辖一个濒海战斗队,由1个两栖步兵营和1个反舰导弹连组成,可灵活拆分成多个加强排规模、可独立作战的小队,执行侦察、打击和防御任务;一个濒海防空营,负责防空反导、空中监视预警、空中管制以及为飞机提供快速加油和重新武装支持任务;一个战斗后勤营,负责后勤物资补给、管理、医疗支持和战场维护等。
2022年3月,美军首个濒海作战团在夏威夷成立,隶属印太总部;2023年11月,第2个濒海作战团在日本冲绳组建。未来10年,美海军陆战队还将再3个濒海作战团,全部部署在亚太地区。其矛头所向,不言自明。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国防部制定《临时国防战略指导方针》,明确将阻止中国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和美国本土作为唯二的优先任务,并且把前者作为美军唯一步步逼近的“威胁”;要求台军加强防卫投入,支持台军整军备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民进党赖清德当局和台军必然继续向美国一边倒,按照美军的指挥部建军作战。包括海军陆战队,向美军海军陆战队看齐,也就自然而然了。
如何看齐美国海军陆战队?
近期,台军规划进一步调整海军陆战队的任务定位,在此基础上调整编队编制体系和武器装备。总的方向是,把现有以坦克、自行火炮为主的进攻型海军陆战队,转型为保有两栖作战能力的防御性部队。
4月12日,台军方人士向媒体,以驻守大台北地区的海军陆战队66旅为例,内部结构将有重大变动。
其中,装备M60A3坦克的战车营转型为无人机营,装备M109履带式自行榴弹炮的炮兵营转型为火力营。66旅防空连在内的旅本部各直属连,也将适应新式装备的陆续加入进行优化调整。
海军陆战队防空警卫群去年11月就组建戒护一营,主要任务改为为准备岸基反舰导弹的海锋大队,提供更强有力的防空掩护,保证岸舰导弹部队不受来自空中打击的威胁。2026年组建滨海作战团的指挥部后,台海军岸舰导弹部队将大规模扩编,由大队-中队体制,调整为指挥部——打击群体制,届时防空任务空前加重,海军陆战队将改编、组建更多戒护营。
看看上述所谓转型,像不像在效法美军的多域战理念?或许就是美军教的。台湾海军陆战队进行这样的转型,也便于将来一旦美军软介入或硬介入台海冲突,更与台军更顺畅地进行包括海军陆战队在内的对接。
台湾海军陆战队想的转型还包括海军陆战队66旅派部队进驻台北市,承担市区重要军事要点的防御任务。如年初派部队驻守位于台北的空军松山基地等,与原本驻守该基地的宪兵部队组成“联合卫戍战斗队”,共同承担松山基地的防务。
来源:灵感闪现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