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劲”+“巧劲”, 推动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15:59 3

摘要:“这场线下招聘会解决了我的求职痛点。网络投递简历往往石沉大海,面对面沟通能直接了解岗位核心要求,还能展示个人优势。”今年五月,航天基地“千企高校行”走进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校区),通过“岗位推介+就业指导”双轨服务,为毕业生搭建高校就业通道,助力学子开启职业新征

“这场线下招聘会解决了我的求职痛点。网络投递简历往往石沉大海,面对面沟通能直接了解岗位核心要求,还能展示个人优势。”今年五月,航天基地“千企高校行”走进陕西科技大学(西安校区),通过“岗位推介+就业指导”双轨服务,为毕业生搭建高校就业通道,助力学子开启职业新征程。

岗位精准匹配

指导贴心到位、政策全面覆盖

不仅满足了专业学子的就业需求

也为航天基地区内企业补充了多样化人才

当前,航天基地

正通过“政校企”联动促就业

推动就业服务从“量”到“质”跃升

“政校企”协同

织密就业合作网

近日,航天基地“千企高校行”硕博人才巡回招聘会携航天科工、华燕航空等重点企业先后走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四所高校,通过四场精准对接的专场招聘活动,为航天基地重点企业与高校硕博人才搭建高效交流平台,收到约2500份简历。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人社服务进校园”“人社工作进园区”“千企高校行”“百日千万”等各类就业创业活动精准发力,将服务下沉到校园、园区、企业,96场活动精准对接各项要求,提供就业岗位8437个,收到求职简历18614份。

线上线下齐发力,航天基地不断深化“互联网+就业”服务,通过直播带岗、线上招聘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推送就业岗位信息132条,在线浏览量16.5万人次,实现“产业需求定向匹配,群体特征分类供岗”的良好产才互动格局。

促就业、稳就业,开拓岗位是前提。紧扣产业链及重点项目发展需求,挖掘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市场主体开发优质就业见习岗位,持续优化就业见习工作。截至目前,新增就业见习单位14家,募集就业见习岗位247个。

常态化发布见习生招募令,动态收集毕业生信息,建立个性化需求台账。依托岗位资源库,按照“专业对口、人岗相适”的原则,为毕业生精准推荐见习机会与正式岗位,构建“信息收集—精准匹配—跟踪服务”全链条服务机制。目前,已有56名毕业生通过见习渠道顺利上岗。

精准服务就业

激活市场活力

“政策辅导员制度”、实地调研,为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航天基地紧抓政策机遇,用好用活政策性红利,确保各项惠企惠民政策落地见效。

针对企业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依托大数据比对技术,筛选符合政策申报条件的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并组织专业力量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全面摸清小微企业的实际需求与现实困难,为后续政策宣传与服务提供精准依据。

推行“政策辅导员制度”,线上线下齐宣传,通过发放政策手册、线下政策答疑活动、线上政策讲解等方式宣传惠企政策,不断扩大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截至八月底,累计审核小微企业社保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稳就业补贴近100万元。

除此之外,航天基地还建立了“企业下单——机构接单——学员就业”闭环培训机制,大力开展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731人次,覆盖人工智能、康养护理等重点培训领域。

依托就业创业服务驿站,构建“产业园区+高校”双枢纽服务网络。聚焦航天、人工智能等产业重点方向,策划组织“高校航天行”活动18场,邀请700余名高校学子走进重点企业,通过“企业观摩+技术交流”交互体验,促进青年人才与产业发展双向认知。

在提升人才服务方面,建立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实时动态跟踪企业和人才诉求,专人受理人才认定、职称评定、人事档案等各项业务。累计引进人才86人,其中地区优秀人才44人,实用储备人才42人;办理工程、教师系列初中级职称证书共计279人,受理现场及电话咨询百余次。

从专场招聘活动到就业见习

从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到技能培训

航天基地不断夯实产业创新人才根基

更以校企协同为纽带

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融合

构筑起人才驱动产业升级的

可持续发展通道

来源:西安航天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