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推进中,三水区乐平镇范湖村以特色水产养殖为核心,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作为佛山市最大的泰国笋壳鱼苗养殖示范基地,范湖村通过构建“一轴四区”空间格局,实施六大行动,全力创建省级示范村。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推进中,三水区乐平镇范湖村以特色水产养殖为核心,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作为佛山市最大的泰国笋壳鱼苗养殖示范基地,范湖村通过构建“一轴四区”空间格局,实施六大行动,全力创建省级示范村。
范湖村泰国笋壳鱼苗养殖示范基地。
产业筑基:特色养殖引领发展
范湖村地处乐平镇东部,毗邻广州花都,下辖16条自然村。村内渔业资源丰富,鱼塘面积达4989亩。2023年,村里成立合创捷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带动村民从低值鱼养殖转型到笋壳鱼养殖。“范湖有20多年笋壳鱼养殖历史,我们要以此作为产业发展核心。”村党委书记梁志瑶介绍。2024年初,村里打造笋壳鱼苗养殖示范基地,采用“公司+龙头企业+农户”模式,为养殖户提供全流程服务。2024年鱼苗销售达160万尾,销售额62万元;2025年订单量近300万尾,已销售200万尾,收入77万元。
全链布局:完善产业体系
范湖村着力构建笋壳鱼全产业链体系,打造“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村内建有现代化种苗繁育基地和预制菜加工中心,并与渔江汇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即食笋壳鱼产品。渔江汇公司拳头产品有忘不了鱼、苏丹鱼等新品种,并拥有1600平方米生产车间,日产鱼类15吨,年产量超5000吨。通过共同搭建冷链物流体系和电商营销网络,有效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抗风险能力。
范湖村着力打造“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模式。
农旅融合:打造精品路线
——范湖村将特色养殖与休闲旅游深度融合,精心规划了一条集产业展示、文化体验与人居环境提升于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范湖村委会——渔江汇——少羊西村——合创捷基地——少羊东村。该路线集中展示笋壳鱼等高值渔业养殖成果,游客可参观现代化育苗基地、体验养殖技术、品尝预制菜美食,并感受农房风貌提升与美丽庭院建设成效。通过“高值鱼研学路线”串联预制菜加工、鳜鱼养殖等节点,形成具有范湖特色的农文旅品牌,推动村集体增收和乡村全域振兴。
少羊西村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程。
美丽治理:人居与共治双提升
范湖村在推进产业振兴的同时,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推行人居环境积分制和“自己地方自己管”模式,计划至2028年建成10个精品“四小园”。通过统一规划与农房外立面微改造,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少羊西村借绿化种植和景观建设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开窗见绿、村景融合。
治理上,范湖村创新构建“一网双擎三元四治”基层治理体系,建立社会力量调解工作室,开创村企共建共治新模式。通过与企业建立联席会议机制、邀请企业代表参与监督,协同破解环境卫生、停车管理等民生痛点,借助企业资金、技术和村民共同参与,形成“事务共商、难题共解、成果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显著提升治理效能与村民幸福感。
展望未来:明确发展目标
按照“一年创建样板、二年乐平标杆、三年三水典型、五年佛山示范”目标,范湖村制定分期计划:到2025年底,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打造笋壳鱼全链创新示范区,村集体经济增长6%以上。到2026年底,形成广府水乡文化体验地,串联田园风光、水系生态与特色美食。到2027年底,建成笋壳鱼养殖全链技术输出与品牌高地,打造5个精品“四小园”。
梁志瑶表示,接下来将集中资源突破重点:优先人居环境整治,推进精品路线建设,加快养殖基地升级。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范湖村以“鱼韵悠长,乡村兴旺”为主题,沿着“一轴四区”发展蓝图,为全省典型村建设提供范湖经验。少羊东村等村落探索围合管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唐永健 通讯员詹岗琳
图/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佛山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