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以歌为媒激活乡村振兴“文化引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9 15:19 1

摘要:入夏以来,每周五傍晚,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古城西街商圣广场“民歌大舞台”前处处欢歌笑语、热闹非凡。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2025年“四季村歌”陕西省示范展示活动“商南民歌大家唱”在这里准时开唱。

入夏以来,每周五傍晚,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城古城西街商圣广场“民歌大舞台”前处处欢歌笑语、热闹非凡。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响起,2025年“四季村歌”陕西省示范展示活动“商南民歌大家唱”在这里准时开唱。

从七夕专场的浪漫情歌到红歌专场的激昂旋律,从本土歌手的深情演绎到跨省艺人的互动交流,“商南民歌大家唱”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八场次。这方“民歌大舞台”不仅让商南民歌这一省级非遗“活”了起来,更唱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百姓舞台聚人气

“以前总觉得唱歌是专业演员的事,没想到咱普通人也能站上这么像样的舞台!”刚从“民歌大家唱”舞台走下来的王婷,难掩激动。作为卫健系统的一名职工,王婷平日里忙于工作,唱歌是她闲暇时的爱好。听说“民歌大家唱”开通了群众报名通道,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最终凭借一首《秦岭最美是商洛》赢得满堂彩。

像王婷这样通过报名通道登上舞台的文艺爱好者,还有很多。自活动启动以来,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已有1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民歌爱好者站上舞台,无论是退休老人、在校学生,还是上班族、个体工商户,只要热爱唱歌、热爱家乡,都能在这里一展歌喉,还能收获一份精心准备的文创礼品。“我们就是要打造一个‘想唱你就来’的百姓舞台,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民歌的传唱者。”商南县文化馆馆长方圆说。

舞台上,歌声阵阵;舞台下,掌声不断。演出中,县剧团演员吴晓娟演唱的《打银锁》,用细腻的歌声将银匠锤子下的儿女情长娓娓道来;冯丽娜的《崖畔酸枣红艳艳》,唱出了山野间的酸甜与热烈;河南省淅川县剧团演员们带来的《丹江号子》,与商南本土号子隔空“对话”,一柔一刚间尽显丹江两岸的风情。

“每次来都有新惊喜,这些歌里有咱商南的山水,有老百姓的日子,听着就亲切!”城关街道文明路社区居民张红霞是“民歌大家唱”的忠实观众,每逢周五,她都会提前带着小板凳在舞台前占好位置。

为了让更多人感受民歌魅力,活动还设置了互动教唱环节。第八场演出中,主持人邀请淅川县剧团演员学唱商南《丹江号子》,“丹江险滩咱敢闯哟,号子一喊震天响哟!”简单两句歌词,在一教一学间,拉近了两地文化距离。第三场演出的《划船调》互动环节,县文化馆志愿者带领现场观众左手拍腿打节奏、右手挥起当船桨,热闹的氛围将演出推向高潮。

非遗传承赋新能

“家人们,欢迎来到今晚的红歌专场,左上角点个关注,让我们在歌声中重温滚烫岁月,在旋律里汲取奋进力量!”9月5日晚,当地自媒体达人“兰哥爱商南”抖音账号的直播间里,主播热情地与网友互动。

“民歌大家唱”活动不仅在线下吸引大批观众,还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同步直播,每场直播累计浏览量超10万人次,超千条弹幕互动让这场“乡土音乐会”突破地域限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以前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看了直播才知道,商南民歌这么好听,下次一定要去现场感受!”网友“葫芦”在直播间留言。

线上直播不仅扩大了商南民歌的知名度,还为商南文旅宣传打开了新窗口。直播中,主播会时不时介绍商南的金丝峡、闯王寨等景区,推荐商南茶、羊肚菌等特色产品,不少网友被吸引,纷纷询问旅游攻略和特产购买方式。

作为陕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商南民歌源于秦楚文化交融,形式多样,包括山歌、号子、小调、孝歌等。为了不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失传,商南县文化馆、县剧团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入乡村,走访老艺人,系统整理民歌千余首,编纂《商南县民间歌谣集成》。邀请本地民歌传承人、资深演唱者登上“民歌大家唱”舞台,系统呈现商南民歌的传统曲调与经典唱本,让部分濒临失传的民歌片段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商南民歌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还要让它与时俱进。”商南县剧团团长程刚说。近年来,商南县创新将传统民歌与现代元素融合,创作出《丹江号子》《春风吹绿茶园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节目。在“民歌大家唱”舞台上,既有《单探妹》《小对花》等传统商南民歌,也有陕北歌手带来的红色经典《东方红》、镇巴民歌传承人倾情演唱的《打仙桃》、淅川民歌《送吉祥》、镇安民歌《山桃花又开》等特色节目,地域文化的碰撞,让商南民歌更加焕发出新鲜活力。

文旅融合促发展

“我是从西安来旅游的,白天刚游览了金丝峡景区,晚上正在夜市品尝小吃美食,没想到还赶上了这么热闹的活动。”9月12日,游客李女士在“民歌大家唱”活动现场收获满满,“听完民歌,再去逛逛旁边的非遗集市,挑一些商南茶和文创产品带给家人。”

在西街商圣广场,非遗文化体验、特色产品展销、文旅纪念品展出等主题集市与“民歌大家唱”同步开启,丹江针绣、商南草鞋等非遗手工艺品,水晶茶具、团扇等文创产品,商南茶、茶叶酱等农特产品,吸引了大批观众和游客驻足体验、预定。

“‘商南民歌大家唱’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我们推动‘民歌+旅游’‘民歌+农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商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波说。自活动启动以来,商南县以民歌为纽带,串联金丝峡、阳城驿、后湾等景区与乡村采摘园,设计“听民歌、游乡村”主题旅游线路,吸引周边省市游客前来体验。同时,将民歌元素融入茶叶、香菇等农产品包装及品牌宣传,让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民歌大家唱”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营造了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乡村氛围:常态化演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风文明”;文旅融合带动农产品销售、景区增收,推动“产业兴旺”;文化传承培养乡村文化能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力”。

“我们将继续依托‘民歌大舞台’,常态化开展‘民歌大家唱’活动,挖掘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发挥乡村文化能人、文化志愿者和各类文艺团体作用,把‘商南民歌大家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让民歌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杨波表示。(李 行 崔海飞)

来源:商南县融媒体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