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博科普丨F1世界环游记——第十七站 阿塞拜疆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5:18 1

摘要: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意为“火之国度”,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被誉为“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阿塞拜疆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千米,全国划分

又到了F1的比赛周末

本周我们将去往24个赛场中的哪一个呢?

怀抱心中的未知与兴奋

就随萌萌一起

继续我们的世界巡回之旅吧

欢迎来到F1第十七站的举办地

“火之国”——阿塞拜疆

阿塞拜疆共和国(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 Respublikası),简称阿塞拜疆(阿塞拜疆语:Azərbaycan)意为“火之国度”,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东南部,被誉为“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阿塞拜疆国土面积8.66万平方千米,全国划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66个区,78个城市,首都为巴库。截至2025年7月,阿塞拜疆人口1040万。

旧石器时代晚期,阿塞拜疆境内有了人类聚居的迹象,并有多处洞穴遗迹。公元前9世纪,斯基提亚人在此定居,后被古伊朗米底王国控制。公元前6世纪起,波斯帝国统治了该区域。此后历经阿拉伯帝国、沙皇俄国的统治,阿塞拜疆民族逐渐形成。1922年3月12日阿塞拜疆加入苏联,苏联解体后成为如今的阿塞拜疆共和国。

阿塞拜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阿普歇伦半岛和里海大陆架。属于阿塞拜疆里海区域的石油探明储量20亿吨,地质储量约40亿吨,石油具有埋藏浅、杂质少的特征。天然气探明储量2.55万亿立方米,远景储量6万亿立方米,油气工业是阿塞拜疆的支柱性产业。此外,境内还有铁、钼、铜、黄金等金属矿藏,以及丰富的非金属和矿泉水资源。

阿塞拜疆,这个被誉为“火之国度”的地方,其火焰山的传奇故事源远流长。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以北25公里的迈赫迈迪村,有一座真正的火焰山,当地人称之为“Yanar Dag”,意为“燃烧的山”,其成因是由于地下包含的天然气持续溢出导致的不间断燃烧,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据历史记载,13-14世纪时,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造访此地,他在游记中详细描述了当地居民利用石油取暖和照明的情景,并将那座自燃的火焰山称为“无源之火”。这种独特的自然现象,不仅吸引了无数探险家的目光,更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阿塞拜疆不仅以其自燃的火焰山闻名于世,还拥有另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泥火山,是由泥浆与气体喷出地表后堆积形成的锥状或盆穴状地质体,喷口常伴随间歇性泥浆涌出与气体释放,其形态规模远小于岩浆火山。这些泥火山,宛如大地的艺术作品,以它们奇妙的形态和活跃的喷发,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在阿塞拜疆的广袤大地上,这些泥火山与火焰山相映成趣,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阿塞拜疆境内50%的面积为山脉,40%为低地。东北部为大高加索山脉,西南有小高加索山脉,东南有塔雷什山脉。低地和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中部。主要河流是库拉河。

里海(英语:Caspian Sea;俄语: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咸水湖,位于欧洲和亚洲的交界处,总面积37.1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接壤周边国家最多的湖,共与5个国家接壤。里海拥有与海洋相似的生态系统,航运业发达。里海在地理学上属性为“海迹湖”,它与黑海最后分离成为一个内陆湖泊,距今不过1.1万多年。里海虽称海,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内陆咸水湖,之所以叫海,是因为面积足够大,以及其性质偏向于海水,如颜色、海滩等,有许多水生动植物也和海洋生物差不多。

里海湖岸线全长约7000公里,总面积37.1万平方公里,大小几乎与波罗的海相当,规模为亚速海的10倍,相当于全世界湖泊总面积(270万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积总和(24.5万平方公里)还大出51%。里海是仅次于波斯湾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大油气产区,石油和天然气是这一地区最重要的资源。

阿塞拜疆族(阿塞拜疆语:Azərilər آذریلر 或 Azəri türkləri,波斯语:آذری ها 或 آذربایجانی‎)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主要分布于阿塞拜疆与伊朗西北部。绝大多数的阿塞拜疆族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其文化传统融合了伊朗、高加索民族与突厥人等周边诸多元素。阿塞拜疆人说阿塞拜疆语(有时又被称作阿塞拜疆突厥语),属突厥语族的乌古斯语支,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阿塞拜疆人通过舞蹈、音乐和媒体等多种艺术手段来表达自身感情。阿塞拜疆族的民间舞蹈非常古老,类似于毗邻的高加索地区和伊朗。集体舞从东南欧到里海地区都是一种常见的舞蹈形式。

阿塞拜疆是一个伊斯兰国家,所以其饮食文化也是充满着伊斯兰风情。在各种饮食中,抓饭是阿塞拜疆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抓饭在阿塞拜疆的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其中藏红花米饭为必尝美食,被阿塞拜疆人自豪地称为“国菜”。阿塞拜疆的抓饭口味繁多,各地食谱各具特色。常见的做法是在香喷喷的米饭上撒上藏红花,而米饭底部则是一层名为Gazmag(阿塞拜疆语:qazmaq)的金黄脆皮。这层脆皮传统上由鸡蛋、面粉、黄油和酸奶精心制作而成。

除了抓饭外,烤饼也是伊斯兰传统美食。阿塞拜疆人尤其喜欢一种名为古特伯的半月形烤面饼。其制作工艺独特,先在薄薄的圆形面饼中巧妙地填充各类馅料,再经过封口捏形,最终呈现出形似“馅饼盒子”的诱人外观,食用时搭配独特的酸奶酱,口味独特。

中国人喜欢吃饺子,阿塞拜疆人一样喜欢吃饺子,不过他们的“饺子”和我们的大不一样。 Dushbara又叫饺子汤,这道阿塞拜疆的传统美食,源自巴库,如今已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广泛喜爱,被誉为真正的巴库美味。其外观类似于意大利饺子,但尺寸更加小巧精致。在阿塞拜疆,制作dushbara的技艺被传承下来,人们以一汤匙能装下十个为标准,可见其精细程度。洋葱与肉碎一同炖煮在肉汤中,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欲滴。

阿塞拜疆位于里海之滨,而鱼子酱是里海中特有的鲟鱼卵所制成的珍贵食材,全球将近百分之九十的鱼子酱来自里海。

巴库(英语:Baku;俄语:Баку),是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苏联时期著名的石油城,也是重要经济中心。巴库位于里海西岸阿普歇伦半岛南部,里海最大的港口,外高加索第一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因坐落于巴库油田,巴库被称为“石油城”。

巴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城内有众多名胜古迹,如11世纪建造的瑟纳克—卡尔清真寺塔、12世纪的克孜—卡拉瑟塔楼、13世纪的巴伊洛夫石堡、15世纪的希尔凡王宫及17世纪的汗王宫殿,均保存完好。

巴库城高高耸立于港湾之上的城市最高部分,以其被称作王(沙赫)宫的漂亮宫殿而著称。它真正建在突出的悬崖上,具有皇家的豪华和不同寻常的富丽堂皇。所有的一切都用闪光而削平的石头做成,彼此连接精巧之极,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辨不出缝隙。

坐落在巴库老城中心,毗邻里海海滨,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每层可容纳50余人,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塔上每层窗户都有防御设施,可倾泻滚烫的熔铅,或投下燃烧的石油火把,抵抗外敌的进攻。少女塔经历了1304年大地震,当时许多居民住宅都被夷为平地,它却安然无恙。

在巴库新城,一座别样的“火焰塔”映入眼帘。它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熊熊燃烧的火焰,而是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火焰”。三座大楼共同构成了火焰的形状,远远看去,优雅灵动、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建筑外立面采用干净利落的蓝色玻璃幕墙,由于火焰形态的曲面不规则设计,大楼在阳光的照射下会烁烁发光,并且总能呈现出一种渐变的视觉效果。

阿塞拜疆——巴库城邦赛道

阿塞拜疆的首都巴库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湖——里海,巴库全城海拔为负2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首都(比上一站荷兰阿姆斯特丹还夸张)。巴库既是一座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都,也是苏联时代重点建设的石油化工重镇。而如今,巴库还作为西亚与东欧的重要经济中心而飞速地进行现代化建设,走在街头仿佛穿梭在时间的长河之中。

巴库城邦赛道就穿梭在繁华现代与古朴寂静的新旧城区之间,作为一条街道赛道,极低的容错率是它们的共性,但是当车手们在挑战着极限的同时也会感受到历史的变迁。

巴库城邦赛道拥有6公里长的单圈长度,在近年增加沙特和拉斯维加斯大奖赛前,是F1赛历中仅次于斯帕赛道的第二长赛道。和整体速度不高的摩纳哥赛道不同,巴库赛道的长直道和狭窄弯道提供了高超车机会。在从16号弯到1号弯的这条2.2公里的赛历最长全油门路段上,车手们能充分发挥赛车的速度,长时间的高速行驶对赛车的散热和制动系统会提出严苛的考验,宽敞的1号弯可以同时容纳3辆赛车并排驶入,是比拼勇气的战场。而在狭窄的弯道部分,如只有7.6米宽的8号弯,则让比赛充满了戏剧性和观赏性,稍有不慎就会让赛车手“提前下班”。‌‌

名称:巴库城邦赛道

位置:阿塞拜疆巴库市区

等级:FIA认证的国际一级赛道

类型:临时街道赛道

赛道长度:单圈6.003公里

比赛圈数:51圈

比赛总里程:约306.049公里

弯角数量:20个(12个左弯,8个右弯)

比赛方向:逆时针

赛道纪录:1分43秒009(夏尔·勒克莱尔,2019年)

撰文/宋潇萌

图片视频源自网络

部分插图素材由AI生成

来源:北京汽车博物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