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交汇扬清风丨⑳盛世藏书 人文渊薮——扬州文汇阁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9 15:09 3

摘要:文汇阁,位于扬州市丰乐上街天宁寺旁,是清代七大藏书楼之一。有清一代,扬州极尽繁华,因为在这里形成了清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盐税。清廷对盐务十分重视,康、乾二帝屡次南巡也必经扬州,因皇家亲临,盐商修建了天宁寺行宫,康熙帝六次南巡,有两次驻跸于此;乾隆帝六次

文汇阁,位于扬州市丰乐上街天宁寺旁,是清代七大藏书楼之一。有清一代,扬州极尽繁华,因为在这里形成了清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盐税。清廷对盐务十分重视,康、乾二帝屡次南巡也必经扬州,因皇家亲临,盐商修建了天宁寺行宫,康熙帝六次南巡,有两次驻跸于此;乾隆帝六次南巡,有五次驻跸此处。皇家藏书楼文汇阁就建在天宁寺御花园内,位置在主殿大观堂旁,乾隆帝对文汇阁的修建也十分重视,他亲自给大观堂和御书楼题写匾额、对联 。

扬州文汇阁

历史沿革

于历史的顶峰瞭望,任何文明的系统传播往往依赖书籍作为媒介。乾隆帝十分重视文化,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是中华文化 史上的盛事。在世界文明史上,《四库全书》可谓独一无二,它共收书3500多种,79000多卷,36000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乾隆帝举全国之力,集中文化精英,抄录了7部《四库全书》,分藏于“北四阁”(北京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皇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与“南三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杭州文澜阁)中。扬州文汇阁即为贮藏这部书的“南三阁”之一。

《四库全书》木函

清代扬州不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且旅居文人之多、文风之盛前所未有,乾隆帝对扬州的偏爱,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也有一定的个人感情。他之所以在文汇阁放置一套《四库全书》,既是要表示他对汉文化的推崇,同时也是为了显示清王朝对南方文治的威慑力,所谓“江浙为人文渊蔽”是也。

扬州文汇阁始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先收藏御赐《古今图书集成》,后藏《四库全书》。根据史料记载,文汇阁藏《四库全书》 的抄录时间应该是从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开始,到乾隆五十二年结束,而全部抄完后,最终校订、装潢完毕,则是在乾隆五十五年。清人完颜麟庆在他的旅行笔记《鸿雪因缘图记》中,详细记述了他亲眼所见的文汇阁藏《四库全书》情形:“左右列厨贮经部,书面绢绿色。阁上列史部,书面绢红色。左子右集,子面绢玉色,集面绢藕合色。书帙多者,函用香楠。其一二本者,用版片夹开,束之以带,而积贮为函。”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入扬州,将文汇阁连同所藏书籍一起焚为灰烬,在扬州古城和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永久伤痛。

崇文自信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可以说是历史的语言,但如果仅放在书架上或者只读不用,那历史的语言就失去了生机。

出于文化传承与控制的双重考虑,乾隆皇帝对文汇阁等“南三阁”的管理与利用高度重视。他一再下旨,强调阁中所藏之书不是做 样子的,要允许读书人阅读和传抄。正因如此,文汇阁等“南三阁”在管理上要比“北四阁”灵活,“南三阁”脱离了皇家宫廷的直接控制,有独立的建筑和专门的管理人员,使官方藏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供普通读书人阅读抄录,这是古代藏书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三阁”也成为中国公共藏书楼和公共图书馆的萌芽。

“江浙三阁”藏书的具体送藏及管理的实际工作是由两淮盐政、盐运使负责。历任盐政、盐运使皆能顾觅学人,妥善管理,聘请著名学者担任讲习,鼓励盐商捐办教育,普通士子得以入阁观书、抄书、校书,进而著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嘉惠士林”的作用,促进了《四库全书》的利用和传播,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四库全书》入藏扬州文汇阁,对扬州学派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2023年4月,文汇阁这座清代的皇家书阁顺应民意得以重生。 让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是扬 州重建文汇阁的目的之一 。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 到中国国家版本馆考察调研,他详细听取《四库全书》版本源流、纸 张印刷、保护收藏等介绍,叮嘱工作人员:“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 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一些典籍在岁月侵 蚀中已经失去了不少,留下来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 珍惜好,把我们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文 汇阁的落成,填补了“江南三阁”独缺扬州文汇阁的空白,也再现了 “书阁合一”的盛景。修复后的文汇阁,在做好收藏、研究、展示和传 播《四库全书》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传承历史文脉的物质载体,如今 已经成为扬州的新地标。

向善自强

复建后的文汇阁,高悬乾隆帝御题“文汇阁”“东壁流辉”匾,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所书“大观天下”匾和楹联。 一楼为 “文汇阁历史文化展陈”,言简意赅,图文并茂,道尽文汇阁的前世今 生。二、三楼入藏原大原色原样复制文津阁版《四库全书》 一部,共 36000余册,分置于128个书架、6144个书函。

文汇阁一楼中堂

习近平总书记的很多用典也来源于《四库全书》,并为我们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了典范。扬州文汇阁创办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主题学习平台,“古韵新声”讲堂内容分为明势、求变、取道、正心和励行五大篇章,以文字、音视频等形式 展示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引用《四库全书》中的经典语句,方便参观者在游览文汇阁的同时学习总书记用典,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赓续历史文脉,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文汇阁于2023年11月成为市级廉洁文化基地后,持续接待了前来参观“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主题学习平台的干部群众。此外,文汇阁不仅是藏书楼,更是文化传播、非遗传承发扬的阵地之一,通过以节气类、节日类、非遗体验类、国学冬夏令营为主题的各种体验 活动,将传承与学习的意义传达给各个社区机构、市民亲子、各大中 小学校、各层级党群组织的体验者们,广受好评。

贴心向导

来源:清风扬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