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位高三学生找到老师,对老师说:“河南理科生,期末考试非常不理想,成绩只有400分,理综170分,数学72分,语文105分,英语53分,该如何调整学习方法提升成绩,请老师帮忙指导下学习方法”?
有位高三学生找到老师,对老师说:“河南理科生,期末考试非常不理想,成绩只有400分,理综170分,数学72分,语文105分,英语53分,该如何调整学习方法提升成绩,请老师帮忙指导下学习方法”?
听完这位学生的话语,老师深感学生的成绩真是不理想啊,河南考生百万,竞争较为激烈,想考上一所重点大学或211高校,高考分数至少在600分以上,而想过本科一批分数线上普通本科院校,高考成绩也至少在520分以上吧。
一 精准复盘期末成绩,科学锚定高考目标
在高三这一关键学年,期末考试成绩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考生当下的学习状况。倘若成绩不尽人意,考生切不可陷入慌乱与焦虑,而应将其视作提升自我的宝贵契机,迅速开启全面且深入的复盘总结之旅。
一、成绩剖析,洞察优劣
科目梳理
:对期末各科成绩展开细致梳理,精准甄别出优势科目与薄弱科目。以理科考生为例,若理综成绩在 200 分左右(满分 300 分),语文成绩在 100 分左右(满分 150 分),在一众科目中表现相对突出,可归为优势科目;而数学成绩仅 80 分左右(满分 150 分),英语成绩在 70 分左右(满分 150 分),分数明显偏低,即为薄弱科目。这种清晰的划分,为后续针对性学习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错题归集
:将各科目错题逐一记入错题本,这绝非简单的题目抄写,而是深度学习的开端。每一道错题都是知识漏洞或思维误区的直观体现。比如在数学错题中,若频繁出现函数求导后单调性判断失误的题目,这表明考生对函数求导法则以及导数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理解存在偏差。此时,在错题本上详细记录题目、错误解答过程、正确解法以及错误原因分析,如 “对复合函数求导法则记忆模糊,导致求导错误,进而无法准确判断函数单调性”。通过这种方式,将错题转化为学习的宝贵资源。
二、定位提分关键领域
薄弱科目突破
:基于科目梳理结果,明确提分重点。如上述例子中,数学和英语作为薄弱科目,有着极大的提分潜力。数学可从基础知识点巩固入手,如重新学习函数、数列、几何等板块的基本概念、公式推导过程,通过大量基础练习题强化记忆与应用能力。英语则着重提升词汇量,每天背诵 30 - 50 个新单词,并通过阅读简单英文文章巩固记忆;同时,加强语法学习,系统复习时态、语态、从句等重点语法知识,通过专项练习题加深理解。
优势科目稳中有升
:对于理综和语文这类优势科目,不能有丝毫懈怠。理综可针对实验题和综合分析题进行专项训练,提升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以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语文则在保持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提高得分率。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优势科目继续发挥优势,为总分提升贡献稳定力量。
二 高效规划寒假,全力攻克薄弱环节
在明确高考提分点与目标后,寒假便是将规划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黄金时机。制定一份详尽且贴合自身的寒假学习时间安排和学习计划,对于高三学子而言,是实现成绩突破的关键之举。
高三的寒假虽短暂,仅有 10 至 15 天,但倘若能被充分利用,其产生的学习效益不容小觑。在这段宝贵时间里,不宜采用全面撒网式的学习策略,而是应集中火力,主攻薄弱环节,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一、作息安排,规律高效
合理的作息是保障学习效率的基石。建议高三学生严格自律,遵循 “早睡早起” 的原则,每日清晨 7 点准时起床,开启充实的一天;晚上 11 点按时休息,确保充足的睡眠,为次日的学习储备精力。规律的作息能够调整生物钟,使身体和大脑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时的专注度和吸收率。
二、学习时间精细规划
英语晨读时光(7 点 - 8 点)
:早晨是记忆力最为旺盛的时段,此时安排英语单词和短文的背诵再合适不过。可将每天背诵的单词量设定在 30 - 50 个,同时选取一篇经典英语短文,如课本中的课文或英语读物中的文章,进行朗读与背诵。通过大声朗读,不仅能加深对单词和句子的记忆,还能培养英语语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背诵过程中,可运用联想记忆、词根词缀记忆等方法,提高记忆效率。例如,记忆 “hesitate”(犹豫)这个单词时,可联想到 “he sit ate”,想象一个人坐在那里吃东西,犹豫不决的场景,从而轻松记住单词拼写与含义。
数学攻坚时段(9 点 - 11 点)
:9 点至 11 点,大脑思维活跃度较高,适合进行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如做一套数学试卷。选择与高考题型、难度相似的模拟试卷,按照高考规定时间进行限时训练,模拟考试氛围,提高解题速度和应考能力。在做题过程中,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对于难题不要过度纠结,做好标记,待完成其他题目后再集中攻克。例如,在解答数学选择题时,可运用排除法、特殊值法等技巧,快速筛选出正确答案,节省时间用于后面的解答题。
试卷深度剖析(11 点 - 12 点)
:完成数学试卷后,紧接着的 1 小时用于试卷分析与总结。逐题分析答案,对于做对的题目,思考是否有更简便的解题方法,总结解题技巧;对于做错的题目,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牢,还是解题思路有误,或是粗心大意所致。将错题详细记录在错题本上,包括题目、错误解答、正确解法以及错误原因分析。比如,一道关于数列通项公式求解的错题,若错误原因是对递推公式的转化方法不熟悉,那么在错题本上详细记录正确的转化过程,并补充相关的练习题,进行强化训练。
其他科目合理穿插
: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可根据自身薄弱科目情况,合理安排其他科目的学习。如英语薄弱,可安排 2 - 3 小时进行英语语法学习、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若物理成绩不理想,可用于复习物理的重点知识板块,如力学、电学等,通过做练习题巩固知识点,分析错题总结解题方法。同时,要注意各科目学习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长时间学习同一科目导致疲劳,影响学习效果。例如,可每隔 1.5 - 2 小时休息 15 - 20 分钟,活动身体,放松大脑,然后再投入到下一科目的学习中。
三 优化学习方法,强化查漏补缺与总结
对于高三学生而言,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往往暴露出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寒假作为高考前一段相对集中且宝贵的自主学习时间,正是调整学习方法、实现成绩逆袭的黄金契机。通过在寒假期间有针对性地对各科易错题进行查漏补缺和总结归纳,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效率,为高考冲刺注入强大动力。
一、“题海战术”:提升熟练度与题感
随着 2021 年高考日益临近,仅有约 100 天的备考时间,而寒假假期虽仅有 15 天,却不容小觑。在这段时间里,“题海战术” 可作为提升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大量做试卷,能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丰富多样的题型,从而提升做题效率并增强对各类题型的熟悉程度。以数学学科为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多套模拟试卷,能够训练考生在紧张环境下快速思考、准确答题的能力。在做题过程中,考生会逐渐熟悉不同知识点在题目中的呈现方式,以及常见的解题思路和陷阱设置。例如,在做三角函数相关的题目时,经过多次练习,考生能够迅速识别出题目是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性质应用还是恒等变换,从而快速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同时,大量做题还有助于培养考生的题感,使其在面对新题目时能够凭借直觉迅速找到解题方向。
然而,“题海战术” 并非盲目做题,做完试卷后的总结反思至关重要。考生需要将每一道错题都认真分析,找出错误原因,是对知识点理解有误,还是计算失误,亦或是解题方法不当。将错题整理成册,注明错误原因和正确解法,定期回顾,避免在后续考试中再次犯错。
二、“专题突破”:精准攻克薄弱环节
针对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知识点或题型,“专题突破” 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若在数学学习中对椭圆题型感到困惑,总是在这类题目上失分,那么就可以对椭圆题型展开 “专题突破”。首先,收集大量与椭圆相关的题目,包括从基础到难度较高的各类题型。然后,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练习。在做题过程中,注重总结解题技巧和规律。椭圆题型常涉及到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以及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知识点。通过对多道题目分析总结,考生会发现,在解决椭圆与直线位置关系的题目时,通常需要联立方程,利用韦达定理进行求解,同时要注意判别式的取值范围以确保直线与椭圆有交点。对于椭圆的离心率求解问题,往往需要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关于a、b、c(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半焦距)的等式或不等式来求解。通过对同一类题型的反复练习和总结,考生能够深入理解该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和解题思路,从而彻底攻克薄弱环节,提升解题能力。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中考逆袭上重点高中的同学,“我的初中学习生活很曲折,这都缘于我的懒惰和逃避。刚入学时,我的成绩大概位于班级中后段,我很不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在总共280多名学生中,我排250名左右,数学只有48分。今年我的中考成绩是530分,数学考了111分。昨天公布了第一批优质高中分数线526,我的总分还超过了4分。我做梦都没想过我能考到这样的成绩,更是做梦都没想过我能站在这里演讲。”从48分到111分,从排名靠后到超过优高线,这样一个励志的“逆袭”故事,听得很多人信心满怀。
接到学校的邀请时,我有点吃惊,内敛的他觉得自己可能讲不好。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这是他第一次站在这么多人面前演讲。朴实的话语,记录了他三年来真切的学习经历:“跟小学相比,初中要学习的科目多了,压力也增加了。我节假日作业很少完成,经常在家玩游戏。可想而知,到了八年级,我的成绩更差了。慢慢地,我产生了厌学心理,我不想来学校,就算来了我也提不起精神。我的爸妈和老师都很着急。尤其是班主任杨老师,她多次找我和我父母谈话,从多个角度分析我的学习现状,缓解我父母焦虑的情绪,鼓励我坚持来上学。任课老师也根据我的情况调整作业内容,利用课间时间当面给我辅导和讲解。迄今都记得,只要早上7点50还没到校,杨老师就给我打电话,劝我上学。只要接到杨老师电话,我心里就很温暖,连老师都没放弃我,我怎么可以放弃自己呢?我开始认真听课,努力完成作业。八年级时还没有晚自习,我主动要求父母给我报了晚托班。连续几个月的认真努力,成绩终于有了进步,数学能考到80多分了,我觉得自己还是有希望的。八升九的暑假里,我也没有放松,继续查漏补缺。到了初三,我吸取了教训,认真学习新的知识,午休时间经常在走廊上和同学讲题。我主动报了学校的晚自习,即便在脚骨折后都继续参加。老师们都表扬我上课的专注度很高,成绩进步也很大。同学们也很讶异我的进步,说我是一匹黑马,我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最后中考以690多的高分考上了重点高中。
来源:晓航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