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德依托“三江一湖”气候优势,以草莓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培育“建德草莓”区域公用品牌与“建德草莓师傅”人才品牌,2024年品牌价值破15.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50.1亿元,带动莓农年户均增收30万元,并形成可复制的共富模式。
近日,
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
“土特产富”全链发展优质优价实践案例。
建德市
“莓好"产业路 “共富"新篇章
入选!
建德依托“三江一湖”气候优势,以草莓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培育“建德草莓”区域公用品牌与“建德草莓师傅”人才品牌,2024年品牌价值破15.1亿元,全产业链产值超50.1亿元,带动莓农年户均增收30万元,并形成可复制的共富模式。
一起来看看
建德草莓如何“链”就共富路
技术驱动筑基
与省市科研院校合作建成多元科研平台,推广新技术20余项、新品种50余个,推进建德草莓生产的标准化和品质化,实现亩均产1500公斤、产值超3万元;不断健全育苗体系、探索育苗新模式,本地年可供优质种苗200万株以上,合作选育的“建德红”等品种推广至15个省市,亩均收益提高2万元。
人才支撑扩面
制定《“建德草莓师傅”人才品牌培育实施方案》,连续40年开展培训,培育出7200余名“建德草莓师傅”;出台异地发展政策,建成8家建德草莓分会和6家农资配送中心,87%以上莓农、90%种植基地分布全国,“建德草莓师傅”已成为全国草莓行业中的“土专家”。
营销创新提效
建设专业化草莓交易市场,完善冷链物流与分拣设施,构建“平台直供、电商直播、基地采摘、社区团购、农批兜底”的销售体系。与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平台合作,实现草莓产销衔接、优质提价。社区团购与休闲采摘等直销模式成效明显,亩均产值超5万元,收益增50%以上,带动乡村旅游年收入超3.5亿元。
模式创新赋能
首创草莓“标准地”模式,建成5417亩标准地,如大同镇“西乡草莓园”项目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20万元,同时形成“一核四区多园”省内布局及覆盖27省的全国布局,带动全国近5万人就业,如黔东南基地惠及337户低收入农户。
建德还创新推动品牌与“标准地”深度绑定,优化共富模式;以“人才品牌+区域品牌”双轮驱动,扩大共富群体;深化品牌与种苗、加工、农旅的融合,增强共富动能。
来源:军哥好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