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是否曾将偶尔的“记忆短路”归结为无足轻重的小事?你是否曾将父母或长辈的健忘,视为年老力衰的正常现象?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瞬间,却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早期发出的警报。
你是否曾将偶尔的“记忆短路”归结为无足轻重的小事?你是否曾将父母或长辈的健忘,视为年老力衰的正常现象?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瞬间,却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早期发出的警报。
阿尔茨海默病是21世纪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它就像一个无形的“小偷”,悄悄偷走一个人的记忆、思维和自我。虽然它多发于老年群体,但也可能出现在三四十岁的年轻人身上。
这种疾病带来的痛苦和毁灭性影响,正席卷全球。正因如此,每年9月21日被定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呼吁我们:早防早治,守护认知,对这种影响无数生命的疾病多一点了解,多一份关爱。
及早诊断,刻不容缓
阿尔茨海默病并非简单的“上了年纪,记性变差了”,而是一种会逐渐侵蚀个人思维、功能和行为能力的进行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加。
然而,早期诊断的延迟是阻碍患者得到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在疾病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人误以为这是正常衰老的表现,从而未能及时就医。据统计,高达75%有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而接受诊断的患者平均在症状出现后等待了近三年,这导致他们错过了最佳的干预和治疗窗口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陈晓春教授强调
“阿尔茨海默病就像一场无声的火灾,早期只有轻微烟雾,很容易被忽视。如果我们等到大火熊熊燃烧再去救火,往往为时已晚。早期、精准的诊断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越早发现,我们能做的就越多,患者和家庭就能拥有越多高质量的时光。”
创新诊断方法带来希望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干预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延缓疾病进展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PET-CT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广泛应用受到检测成本、辐射暴露和低可及性等限制。
可喜的是,创新的诊断方法正变得越来越普及。脑脊液(CSF)AD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比PET-CT更早出现,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提供了一种精准、可负担且更易获得的替代方案。有研究显示,AD CSF检测结果与PET-CT的一致性可达90%左右。
据悉,罗氏诊断Elecsys AD CSF系列检测已在欧洲和美国上市,并于去年获得中国海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落地博鳌。目前,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受理其注册申请并将其纳入优先审批。这项新技术有望为医生的临床判断提供及时和精准的支持,帮助患者在诊断和治疗的“黄金窗口期”获得及时干预 。
阿尔茨海默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此视而不见。及早诊断,不仅仅是为了医学上的干预,更是为了让爱和记忆拥有更多的时间。
让我们一起行动
为爱,与时间赛跑!
本文仅作信息传递之目的,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