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名综艺成本高,品牌转战“小而美”,微综艺如何成为营销新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9 11:01 3

摘要:和过去动辄几十分钟、甚至两个小时的大型综艺相比,微综艺的单集长度短、制作精、节奏快,特别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观影习惯。

这两年,微综艺成了品牌和短视频平台的“心头好”

和过去动辄几十分钟、甚至两个小时的大型综艺相比,微综艺的单集长度短、制作精、节奏快,特别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观影习惯

要说传统综艺还在“苦哈哈”找赞助商,微综艺早就被品牌和各大平台捧在了手心里。

越来越多品牌开始不满足于在大综艺里露露脸,而是直接自创微综艺,真正做到与用户深度对话

比如,好望水的《这就是销冠》,一整天的直播,既有奶奶们表演rap的《中国老说唱》,也有《漂亮拍卖会》《直播模仿秀》这样的新鲜玩法,直接把品牌故事和产品卖点揉到内容里,实现了“广告植入-电商转化-商业变现”的全链路闭环。

再比如晨光文具的《人类文具补丁》,用温暖的调性拉近和年轻用户的距离。

品牌和用户的关系,从“你卖我买”变成了“内容共创、一起玩”

传统的综艺冠名已经是“高投入低回报”的代表

据《2025年H1剧集广告大盘报告》,今年综艺节目数量同比减少11%,招商也下滑了10%。

高昂的投放费用、同质化的内容、老面孔的嘉宾,让品牌也开始琢磨新路子。

微综艺应运而生,既能低成本、短周期制作,又能精准吸引目标人群,简直是“多方共赢”的典范

和短视频相比,微综艺更有逻辑更讲故事;和长综艺比,微综艺节奏快、占时短

观众下饭、品牌低成本,平台也能增加互动——这才是微综艺火起来的底层逻辑。

不少品牌现在宁可自己做一档微综艺,也不愿意在大综艺里当路人甲

以好望水为例,就通过一整天的微综艺直播,把品牌故事和各种卖货花样结合起来,直接打通了内容、转化、变现的链路。

如何让微综艺持续破圈?

随着入局品牌越来越多,微综艺也面临同质化和创新瓶颈的问题

要想真正突围,品牌必须在内容、运营和效果评估上不断创新。

用户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硬植入和过度推销只会让人反感,品牌要真正以内容为王

内容上要真诚、有价值,解决用户痛点,传递品牌温度

比如晨光米菲唤起童年回忆,中国人寿通过微综艺让大家对保险行业有新认识,这些都基于对社会情绪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

内容发布之后只是开始,品牌要有“长期主义”思维

通过抖音短视频、小红书种草笔记、微博热搜等多平台联动,形成内容传播矩阵,不断扩大影响力。

只有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创新,品牌才能在微综艺这条赛道上站稳脚跟

当品牌不再只是追求曝光,而是用优质内容和用户成为朋友,微综艺这支“轻骑兵”才能真正打赢用户心智之战,成为品牌营销的新主场。

来源:3分钟娱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