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示:超加工食品并非你想像中的健康元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9 06:46 2

摘要:在当代营养学争论中,超加工食品(UPFs)日益被视为罪魁祸首,被指与从痴呆症到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相关,甚至被称为“食物成瘾”的流行病。这类工业生产的食品(如薯片、即食餐、碳酸饮料和包装零食)常被指责为现代健康问题的根源。批评者认为,它们"经过特定配方设计和激进营

我们对食物的渴望,可能既源于其成分构成,也取决于我们的心理认知——这一发现挑战了将“超加工”标签视为某些食物令人难以抗拒的唯一解释的传统观点。

科学揭示:对食物的认知比“超加工”标签更易引发暴食,需重视饮食心理的个性化干预。

在当代营养学争论中,超加工食品(UPFs)日益被视为罪魁祸首,被指与从痴呆症到肥胖症等多种疾病相关,甚至被称为“食物成瘾”的流行病。这类工业生产的食品(如薯片、即食餐、碳酸饮料和包装零食)常被指责为现代健康问题的根源。批评者认为,它们"经过特定配方设计和激进营销,以最大化消费和企业利润",利用大脑奖赏系统促使人们过量进食。

政策制定者已提出严厉措施,包括警告标签、营销限制、税收甚至校园周边禁售。但这些紧迫举措究竟有多少可靠证据支撑?研究团队通过对 3000 多名英国成年人的研究,分析了他们对 400 多种日常食物的反应,发现结果挑战了简单化的 UPF 叙事,指出了更精细的解决路径。

营养研究中常混淆两个概念:享受食物口味与享乐性暴食(为愉悦而非饥饿进食)。喜爱关乎风味偏好,而享乐性暴食指因体验愉悦而持续进食的倾向。二者相关却不相同:许多人喜欢粥类却很少过量食用,而巧克力、饼干和冰淇淋则同时触发喜爱与暴食。

通过三项大型在线研究,参与者对无品牌食品图片的喜爱度和暴食倾向进行评分。结果显示:人们对食物的认知信念与营养成分同样重要。被认为甜腻、高脂或深加工的食物更易引发暴食(无论实际营养成分),而被认为苦涩或高纤维的食物则效果相反。结合营养成分数据(41%)与对食物的感官认知(38%),可预测 78% 的暴食行为变异。

尽管 UPF 备受关注,但 Nova 分类(按加工程度分类食物的体系)在预测模型中的贡献微乎其微——在排除营养成分和认知因素后,UPF 标签仅能解释不足 2% 的喜爱度变异和 4% 的暴食变异。这并非否定所有 UPF 的危害(许多确实高热量、低纤维且易过量),但 UPF 标签过于粗放:它将含糖饮料与强化谷物、蛋白棒与素食肉替代品混为一谈。某些产品可能欠健康,但其他(如适合食欲低下老年人、饮食受限者或追求便捷营养人群的产品)可能有益。

简单标签所有 UPF 为“有害”会过度简化问题。人们进食不仅基于标签,更基于口味、身心感受及健康社交情感目标。依赖 UPF 标签制定政策可能适得其反:警告标签或使人们错过全麦谷物等有益食品,反而造成认知混乱。我们建议采取更智能的个性化方案:

强化食品素养教育:帮助公众理解饮食满足感的来源、渴望触发机制及自身暴食信号识别;针对性配方改良:开发既美味又满足的食物,而非默认清淡“减肥食品”或过度设计的放纵型零食;理解进食动机:认识到舒适、社交、愉悦等非生理饥饿因素,通过提供更健康却不失美味的替代品减少对低质食物的依赖。

部分 UPF 确实值得警惕(高热量、激进营销、超大份量),但它们并非万恶之源。仅凭加工方式将整个食品类别标签化,忽视了进食行为的复杂性。驱动饮食行为的因素虽复杂却可解析:我们现在已有数据和模型来解读这些动机,支持人们建立更健康、满足的饮食模式。最终,食物的营养特性、感官特征及我们的认知方式,比“是否来自包装”更重要。若要推动更好的饮食习惯,是时候停止妖魔化食品类别,转而关注选择背后的心理机制了。

本文改编自 The Conversation 平台首发文章。研究作者 Graham Finlayson 曾获地平线欧洲计划、英国研究创新署(UKRI)及英国瘦身世界公司资助;研究作者 James Stubbs 担任英国瘦身世界公司顾问,并获 UKRI 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自我报告食物喜好与享乐性暴食的食物层面预测因素:超加工食品的语境化分析》,作者 Graham Finlayson、Rebecca Allen、Angelika Baaij、Kristine Beaulieu、Nicola J. Buckland、Clarissa Dakin、Michelle Dalton、 Ruairi O’Driscoll、Cristiana Duarte、Catherine Gibbons、Mark Hopkins、Graham Horgan 和 R. James Stubbs,2025年4月26日发表于《食欲》。DOI: 10.1016/j.appet.2025.108029

文章来源:Graham Finlayson 和 James Stubbs,英国利兹大学

来源:康嘉年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