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法院创新运用“社会公益服务令” 引导轻罪当事人“现身说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19:46 1

摘要:为切实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筑牢公众反诈防诈思想防线,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盘龙法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扎实、成效显著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将法律知识送进校园,把庭审现场转化为警示课堂,更创新运用“社会公益服务令”引导轻罪当事人“现

为切实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筑牢公众反诈防诈思想防线,昆明市盘龙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盘龙法院”)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扎实、成效显著的宣传教育活动,不仅将法律知识送进校园,把庭审现场转化为警示课堂,更创新运用“社会公益服务令”引导轻罪当事人“现身说法”,推动普法宣传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深刻转变,使法治精神在关系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领域入脑、入心、入行。

法润青春

网络安全种子深植校园沃土

盘龙法院主动将网络安全普法阵地推进至校园一线,选派审判经验丰富、熟悉青少年心理的法官及助理组成宣讲团,分赴辖区内多所中小学,结合近期高发的“游戏账号交易诈骗”“刷单返利诈骗”“冒充明星粉丝群诈骗”等典型网络骗局,开展“案例解剖式”宣讲,不仅解析诈骗手法,更深入剖析受害人的心理弱点、法律后果及防范策略。

这种“寓教于乐、代入感强”的普法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有效提升了同学们的网络风险辨识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在青春土壤中播下了依法上网、安全用网的种子。

以案为鉴

高墙内外的法治共鸣

为进一步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有效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涉案银行卡、手机卡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筑牢反诈防线,盘龙法院将警示教育课堂“搬”进法庭,并特邀昆明监狱干警代表旁听庭审。

庭审过程庄严肃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清晰呈现了犯罪事实、证据链及被告人的心路历程。庭审结束后,承办法官结合案例为在场监狱干警进行现场教学,深入解读“帮信罪”“掩隐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与社会危害。

参与旁听的监狱干警纷纷表示,此类“沉浸式”法治教育极具冲击力和说服力。“此次零距离接触庭审,亲眼目睹被告人的悔恨,亲耳聆听法官的剖析,使我们对‘两卡’犯罪的危害性与打击必要性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为我们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思路启发。”一位旁听干警这样说道。

赎罪扬善

社会公益服务令激活普法新动能

盘龙法院在审理多起“两卡”犯罪案件时,对部分犯罪情节较轻、悔罪态度诚恳、具备条件的被告人,除依法判处刑罚外,还发出“社会公益服务令”,要求被告人在缓刑考验期内完成一定时长的网络安全及反诈宣传公益服务,让他们从普法的被动对象转变为主动的宣传员。

在法院、街道和司法局的指导监督下,这些特殊“宣传员”走上街头、走进社区,结合自身经历,向市民讲述如何一步步落入陷阱、因小利触法,以及犯罪行为带来的法律后果。

真诚的忏悔与生动的讲述,往往比任何说教都更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和警觉。大家纷纷表示:“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如今在他人的深刻教训里,才真正体会到法律的威严和守法的重要。”

下一步,盘龙法院将持续探索更多元、更高效、更贴近群众的普法形式,不断巩固和扩大宣传成效,推动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幸福盘龙贡献坚实司法力量。

全媒体记者:张小燕

编辑:贺靖

审核:段寅彬

二审:钟玲

终审:付晓海

来源:都市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