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的吗我不信”到“亲爱的鲁豫老师”,她如何成为了女孩的榜样?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19:00 1

摘要:在电视媒体方兴未艾的年代,陈鲁豫在互联网上的风评不算太好。一句“真的吗?我不信”一度被网友称为“低情商采访”的代表。从提问方式,到长相、身材、体态等方面,网络对她的恶意一直存在。

提到鲁豫,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在电视媒体方兴未艾的年代,陈鲁豫在互联网上的风评不算太好。一句“真的吗?我不信”一度被网友称为“低情商采访”的代表。从提问方式,到长相、身材、体态等方面,网络对她的恶意一直存在。

但最近几年,陈鲁豫在综艺节目、播客平台上的越发活跃,让网友们对“鲁豫老师”有了更多的认识。

从《岩中花述》《脱友2》《豫见她们》,到她的视频播客《陈鲁豫·漫谈》……人们似乎才终于意识到,“鲁豫”这个人与从前互联网给她塑造出来的印象,并不一样。

在脱口秀综艺里,重新认识陈鲁豫

上一次意识到鲁豫不一样还是2022年。

彼时,她被网友调侃为“尬聊女王”,却以领笑员的身份出现在《脱口秀大会》第五季。观众不由怀疑,这个知名主持人,真的懂脱口秀吗?

情况很快得到了反转。

作为开场嘉宾,她用“开个记者会直播吃两碗大米饭”大方玩梗,回应“每天只吃三粒米”的谣言;复活环节,她毫不掩饰自己对女性的“偏心”,坚持复活颜怡颜悦,直言“希望有更多的女性脱口秀演员”……

到了此时观众才发现,鲁豫不仅能给演员提出专业建议,精确到可以改稿,甚至还能整段背诵知名脱口秀演员乔治·卡林的贯口,是很多网友公认的“笑友团天花板”。

去年和今年,鲁豫再一次以笑友团的身份出现在《脱友》系列,而这次,无数观众都更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存在感。

承担点评角色的笑友团不好当,一旦把握不好平衡,在观众的观感上,无知或傲慢就在一线之间。鲁豫似乎就抓住了这种平衡。

据脱口秀演员透露,鲁豫在录制前对每个参赛选手都做了功课,不仅会看他们过往的段子,还会听他们的播客……鲁豫做的功课之深,从她信手拈来的表达就可见一斑。

孙书恒用一套“INFP段子”在《脱友2》亮相,只拿下221分,排在三十多名,堪堪晋级。鲁豫在点评孙书恒时选择用“你应该是还有(其他东西),是不是舞台的时间限制……”代替“你今天怎么发挥得不好”的表达,并向其他嘉宾推荐了孙书恒早年的专场《三堂会审伽利略》。

在播客《小fool人》里,女性脱口秀演员称她为“定海神针”,“你说什么鲁豫老师都能听懂,且都能听出个门门道道。”在《脱友2》上,步惊云在淘汰感言中说,“她在,我们什么话都敢讲……”

或许这就是观众不愿跳过鲁豫点评的原因。

除了脱口秀嘉宾,鲁豫还回归主持人的本职,主导了《脱友2》的衍生节目《豫见她们》——一档以女性脱口秀演员为主的对谈节目。

几位女性围坐在圆桌前各抒己见,嬉笑怒骂,恍惚之间以为是在看全女版的《圆桌派》。可主导这一切的鲁豫却说:“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像这样的一个圆桌,四个女性谈话的场子是没有的。”

这确是不争的事实。三十多年前有黄霑、倪匡、蔡澜的《今夜不设防》、上世纪90年代有《锵锵三人行》、网络时代有《圆桌派》……这些节目的名字如雷贯耳,谈话的房间里女性来来往往,却始终未有足够的声量。

《豫见她们》是鲁豫久候终至的一张圆桌。

在这档节目中,鲁豫说,“我正视自己的才华”,说“你得客观一点,你真的就是很优秀”;脱口秀女演员小帕说,“你一定要多说话,那些看不见的母亲们、家庭主妇们也需要被看见”;步惊云说,“我特别欣赏女性保持某种泼辣……”

越来越多女性议题被谈论,随之而来的是“流量密码”、演员吃性别红利等噪音,而将自己“藏”起来多年的鲁豫走到了台前。

光是2025年,她就以常驻嘉宾的身份出现在《脱友2》《令人心动的offer7》《圆桌派》,以主持人的身份主导了《豫见她们》《陈鲁豫的电影沙发》《陈鲁豫·漫谈》《岩中花述》《热浪之外》等节目,甚至还完成了一本译作,加拿大作家海莉·麦克吉的《年龄是一种感觉》。

八档节目,一本译作,陈鲁豫用更大量的表达,无声地拥抱了那些正在表达、想要表达的女孩。

第一次听播客,建议你从《岩中花述》开始

与其光彩夺目的成就相比,鲁豫像是藏在舞台阴影处的一双眼睛。这与她接受的教育有关。

上学时,鲁豫接受的是“你们要报道新闻,而不是成为新闻”的教育。对她而言,记者成为事件主角是一件可怕且羞耻的事。她曾对好友窦文涛感慨,“做了32年的节目,但是我有二十多年都是不表达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接受完鲁豫的采访后评价,她“这些年藏自己藏得很成功”。

直到2022年的冬天,父亲离世,鲁豫的情感开关开始有了些松动。

在《人物》的采访中,鲁豫回忆了很多与爸爸相处的细节。在鲁豫眼里,这位独抚父亲很传统,他沉默,很少表扬女儿;却也很不传统,不说教、不指责,尽可能地给她自由和空间,父女二人甚至约定,18岁后她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这个看似荒诞的约定却被一以贯之地执行了下来。

即便是后来鲁豫上大学,去香港工作,她与父亲之间都是淡淡的,没有拥抱,也不谈思念,更不谈爱,只要她不问,他就不说,客气地相处着。

父亲去世后的春节,她完成了人生第一部译作《替补:哈里王子自传》,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父亲工作的魅力,也是她打开自己的端倪。

2023年8月,她接过了心理咨询师史秀雄的棒子,成为播客《岩中花述》的主持人。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播客,那建议你从《岩中花述》开始。

与短视频、公众号文章、小红书笔记相比,播客是相对小众的内容形式,听的人视之为精神食粮,不听的人完全无法理解它的乐趣。鲁豫主持的《岩中花述》似乎反驳了这种论调。

截至目前,《岩中花述》订阅数超154万,豆瓣评分9.1,最受欢迎的三期节目,单集播放量均突破99万,这样的数据哪怕放在头部播客节目中也非常能打。

与36岁的庞颖聊女性的生育考量;与女导演邵艺辉和滕丛丛聊创作及行业中的性别偏见;与心理咨询师张春聊“保住狗命”;与作家七堇年聊如何找到生活中的横断山脉……

在《岩中花述》里,鲁豫展示了自己过目不忘的记忆力、丰富的知识储备、进退有度的访谈能力、恰到好处的升华能力。只要在网上搜索片名,你一定能看到这样的留言——

“女生们都去听岩中花述啊啊啊啊”

“我不信有人听了岩中花述会不爱上鲁豫”

“被岩中花述拯救了!”……

《岩中花述》的鲁豫用对话和声波,跨越万里,温柔地拥抱了每一个听众。

前不久,鲁豫新的视频博客《陈鲁豫·慢谈》上线,她与易立竞的对谈再次点燃了互联网。

有别于你问我答的传统访谈,鲁豫与易立竞的表现更像一场彻底的对话,两个多小时里,观众感受到无数次攻守转换,互为提问者,互为表达者,从过往的工作经历,聊到自己的反思;聊了对时代改变的洞察,又谈及生命中的黑暗与希望。

她们相互倾诉、相互看见、相互肯定,言语之间,也立体地向观众展现了彼此。

如果说,点评脱口秀掀起了鲁豫业务能力的冰山一角,那播客就是关掉舞台灯光的按钮,让所有人发现,她是一颗自会发光的夜明珠。

“陈鲁豫”是如何炼成的?

“我人生可能在那一刻就做了决定,有一天我要用我的手去扼住命运,我的人生必须自己做主。”

在最近一次媒体专访里,鲁豫是这样形容自己的“人生决定性瞬间”的。她的成就与经历,一定程度上就是很多女孩梦寐以求的“大女主”剧本。

鲁豫曾在过往的采访中坦言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有“努力羞耻”,她不愿意告诉别人、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个很努力的人,觉得自己就像天鹅一样——湖面之上优雅美丽,湖面之下奋力蹬脚。这也就不难解释,当她被观众“戳穿”在桌底下岔开腿坐,被表扬“太好了,她愿意岔开腿坐”时,心底翻涌而上的感慨和复杂情绪——“如今我这样都会有人为我鼓掌。”

时代在变化,鲁豫也在变化。

如今的鲁豫会坦然大方地承认自己很努力、很辛苦,每个工作都会做很多准备,她觉得这样的自己很酷。这不仅是对公众的坦诚,更是对自己的诚实。

鲁豫会是女孩想成为的样子吗?

雨衣

责编 吴耀锋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