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着力打造全国优质海参主产区、全产业链发展样板区,到2030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8 18:16 1

摘要: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共山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提升、绿色养殖、高值利用、质量管理、品牌培育、金融赋能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杨璐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中共山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商务厅、山东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提升、绿色养殖、高值利用、质量管理、品牌培育、金融赋能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全国优质海参主产区、全产业链发展样板区,引领全国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意见》提出,到2030年,山东培育高质抗逆海参新品种4-6个,全省优质海参产量稳定在10万吨以上,培育有影响力的海参企业产品品牌10个以上,“胶东刺参”区域公用品牌得到广泛认可,山东海参产业在全国占据领先优势,产值突破600亿元。

优化海参产业发展布局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以山东半岛东、北部海洋牧场、近岸池塘为载体,以生态放养为主要生产方式,着力打造全国精品海参生产基地。借助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盐碱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海参池塘生态养殖。以烟台、威海、青岛为重点,建设全国优质海参苗种繁育基地。实施海参产业扶优培强行动,立足胶东半岛区域海参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培育海参产业龙头企业,推进种质创新、绿色养殖、加工流通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协同发展,建设全国海参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区。

实施海参种业提升工程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支持海参原、良种场保种与育种能力提升,开展相应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开发利用,支持新建或改造提升保种、育种设施,单个项目最高补助500万元。持续推进省农业良种工程和水产种业扶优行动,支持优势种业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海参苗种繁育技术研究,实施基因挖掘等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高质抗逆新品种。制定新品种性能评价标准,支持烟台、威海等地建设新品种示范基地,开展海参新品种性能测试与推广,提高优质海参苗种供应能力,持续提升我省海参种业引领地位。

实施海参绿色养殖工程方面,深入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示范推广海参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规范投入品管理,推广应用海参“近浅海底播增殖”“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等模式,强化优质商品海参生产供给。引导省海参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开展养殖容量、疫病防控等领域技术研究,建立海参养殖病(灾)害预警和综合防控体系。

实施海参高值利用工程方面,开展全参综合利用和新型即食产品研发,规范淡干、盐渍、即食、冻煮等品类加工工艺。拓展海参精深加工,鼓励围绕海参活性成分提取、功能性食品开发等进行深入研究,推动海参肽、海参多糖等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快海参医药级活性物质制备产业化开发与示范,促进加工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强化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海参加工蒸煮水、性腺、海参肠等商业应用价值。

实施海参质量管理工程方面,建立山东海参养殖、加工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养殖加工活动,鼓励开展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申报。集成应用海参产地、营养成分等精准鉴别技术,构建科学高效的产地认定、品质评价与溯源技术体系,建立海参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大产地环境、投入品、添加剂和产品质量的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力度,保障海参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对海参销售市场监管,强化海参商标使用管理,依法查处虚假标注产地、以次充好、虚假宣传、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组建山东海参产业联盟,依法依规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强化行业自律。

实施海参品牌培育工程方面,以“胶东刺参”区域公用品牌为重点,加强品牌宣传,制定品牌标识授权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产地认证+标识授权+标准体系”三位一体管控机制。加大品牌海参营销力度,统筹布局线上线下销售,搭建产品营销矩阵。鼓励行业协会规范开展海参品牌评选活动,支持烟台做大海参产业博览会,支持威海举办海参采捕节,打造有影响力的山东海参节会品牌。

实施海参产业金融赋能工程方面,创新“政银保担”联动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对信誉良好的海参养殖、加工企业给予信用贷款。鼓励金融单位创新开发“仓单质押贷”“保单贷”等信贷产品,指导有关金融机构开展对海参养殖、加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支持海参养殖企业开展生产设施更新改造,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贷款贴息。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市开展海参养殖保险,省财政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范围,统筹中央资金给予奖补支持。在烟台开展海参养殖气象服务试点,探索海洋气象要素保险标的物应用研究,开发海参养殖新型商业保险险种。

来源:齐鲁晚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