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种情况,我们临床上特别警惕。凌晨三四点,是交感神经兴奋最弱的时候,肺部通气和换气效率也最低。如果肺功能本就吃紧,气体交换稍一下降,就容易出现低氧血症。低氧血症通俗一点说,就是血里氧气不够用了,像房间里空气被抽走了一样。
肺好不好,白天看不出来,夜里却藏不住。
门诊上,常有患者一脸疑惑地说:“白天也没觉得累,就是晚上睡着后总觉得憋气、醒得早、还老做梦,是不是我年纪大了?”
说实话,很多肺的问题,白天靠意志能撑住,但一到夜里,身体进入“自动驾驶”,那些被忽视的肺信号就开始浮出水面了。
如果你入睡后出现这三种反常,别急着归咎于失眠或压力,肺可能正在悄悄“求救”。
反常一:夜间频繁醒来,尤其在凌晨三四点
不是被梦吓醒,也不是膀胱发话,而是突然觉得胸闷、喘不过气,醒来后要坐一会儿,才能缓过来。
这种情况,我们临床上特别警惕。凌晨三四点,是交感神经兴奋最弱的时候,肺部通气和换气效率也最低。如果肺功能本就吃紧,气体交换稍一下降,就容易出现低氧血症。低氧血症通俗一点说,就是血里氧气不够用了,像房间里空气被抽走了一样。
研究显示,《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曾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夜间监测,发现超过60%的患者在凌晨有明显血氧下降,而且这些人夜间醒来的频次明显高于其他人。
如果是年轻人,频繁凌晨醒还伴有胸口发紧、呼吸不顺,那就更不能忽略。肺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年轻人吸烟、熬夜、空气污染暴露,也在透支肺功能。
建议这类人群,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夜间动脉氧监测,尤其是有家族肺病史的,千万别等到白天喘不上气再查。
反常二:睡觉打呼噜突然停顿,像是“憋住了”
很多人把打呼噜当成“睡得香”的象征,甚至觉得“我爸一倒床就打雷一样”,但真相是:呼吸暂停综合征正在悄悄啃蚀肺的储备能力。
打呼噜本质上,是气道在呼吸过程中变窄、振动发声,就像风吹破旧窗帘的声音。当气道完全塌陷时,呼吸就会突然停止几秒甚至几十秒,大脑因为缺氧猛地惊醒,于是你“哇”地一声吸进一口气,又继续睡。
这种反复的“缺氧-惊醒-重新呼吸”循环,对肺是巨大折磨。肺每一次都要从“窒息”状态中强行恢复,肺泡反复扩张塌陷,慢慢就失去了弹性。
《中华临床医学》一项横断面研究指出,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其肺部残气量普遍升高,肺顺应性下降,这意味着肺的“弹簧”功能变钝了,呼吸效率越来越差。
如果你或者家人晚上打呼噜时伴有突然安静→憋气→猛吸一口气的过程,这不是“睡得沉”,而是肺在负重前行。
建议这类人群做一次睡眠呼吸监测(PSG)+胸部CT筛查,有些人甚至需要佩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设备,才能减轻夜间肺负担。
反常三:早晨醒来口干、咽痛、头昏沉,像没睡好
很多人以为这是“空调吹多了”或“火气大”,但这些反应有时是夜间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潴留的信号。
当肺功能下降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就像垃圾堆久了发臭,血液也会被“毒气”污染,大脑就开始抗议。
尤其是慢阻肺、哮喘、肺纤维化这类慢性肺病患者,夜间呼吸变浅、频率变慢,二氧化碳更容易潴留,醒来后就会觉得脑袋如灌铅、喉咙如刀割。
《呼吸病学进展》曾指出,晚期慢阻肺患者,清晨血二氧化碳浓度明显高于白天,且与晨起头痛、记忆力下降有强关联。
这类人群,建议早上醒来先别急着起床,可以在床上测一测指尖血氧饱和度,如果低于95%,就要引起重视了。还可以配合肺康复训练,比如缩唇呼吸、缓慢深吸气,帮肺“把废气赶出去”。
肺不好,为什么晚上最难受?
有个病人曾问我:“为啥我白天爬楼都没事,晚上反而喘得厉害?”我当时说了一句话,他沉默了:“白天你靠的是意志,晚上靠的是肺自己。”
夜里,肺没有意识干预,也没有身体活动的辅助,全凭本能在运作。如果肺本身弹性差、气道狭窄、换气效率低,就更容易在夜间“掉链子”。
再加上平躺睡觉,腹部器官向上压迫膈肌,肺扩张空间变小,弱势的肺就更吃力了。很多肺功能本就偏低的人,白天没症状,但夜里一躺下,症状就来了。
别等咳嗽才想起肺,睡觉时它早就告诉你了
肺的问题,从不会一夜爆发。它是慢慢耗,慢慢撑,等你真喘不上气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干预窗口。
很多人等到肺功能只剩下60%、50%时,才开始重视,那时候再来用药、吸氧、做康复,只是“止损”,而不是“逆转”。
真正聪明的人,是在身体还没拉响警报前,就学会听懂“耳语”。
如果你经常夜里憋醒、打呼噜带停顿、清晨口干舌燥、醒后像“被车碾过”,请别再自我安慰说“睡姿不好”或“太累了”。这些反常,可能是肺在提醒你,它已经喘不过气了。
医生叮嘱:别让“夜里喘一口气”变成奢侈
肺病最怕“拖”字。早期的肺纤维化、肺气肿、阻塞性通气障碍,很多都能通过干预延缓甚至稳定。但一旦进入晚期,肺泡一旦坏死,就像被踩碎的气球,永远鼓不起来了。
如果你身边有家人常年咳嗽、夜里打呼、晨起不适,请务必带他去做一次肺功能评估。别等到氧气瓶成了生活必需品,才想起当初的“凌晨惊醒”是肺给的信号。
我们都该学会,在沉默中听懂身体的声音。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李延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氧血症的研究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43(4):321-325.
[2]赵建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学,2021,29(6):450-454.
[3]王宁.清晨血气变化与慢阻肺患者症状相关性分析[J].呼吸病学进展,2022,12(3):198-203.
来源:何医生健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