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上戈镇乔河张氏文化:从家谱序到神祗的家族脉络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8 17:12 1

摘要:家谱者,所以联宗族别支派也。自周时已代有名人。但姓氏繁衍,谱牒不存,无所考证。不敢冒托名儒贵官,效尤时辈。至明末清初,即在乔家河村居住。而时遭鼎革,兵燹之际,先人木柱亦多沉埋,故祖宗名讳行次亦记忆不全。吁今尚如此,后又将作如何景象也?因自高祖守然公叙起,以寄水

洛宁县上戈镇乔河

张氏文化

(一)上戈镇乔河张氏家谱序

家谱者,所以联宗族别支派也。自周时已代有名人。但姓氏繁衍,谱牒不存,无所考证。不敢冒托名儒贵官,效尤时辈。至明末清初,即在乔家河村居住。而时遭鼎革,兵燹之际,先人木柱亦多沉埋,故祖宗名讳行次亦记忆不全。吁今尚如此,后又将作如何景象也?因自高祖守然公叙起,以寄水源木本之意,因思祖宗积德深则子孙茂,人品正则祖宗荣,凡我后人宜孝悌治身,勤俭治家,无作下流,以贻谱牒辱也可。

嘉庆拾九年七月初六日叙

(二)张氏家谱序

乔河祖茔,中间小峪祖茔,左边庄子祖茔,右边身等祖茔,坟墓相连,若一茔焉,同族无疑。第伊失其所传,其次序名讳无考。

上戈街东头有菩萨堂,堂倾颓,有钟一枚,万历四十二年铸造,送在街西岭上庙,其上刻有张守道、张守田,其次来忠等六人,三让一人,其名讳、次序与身等始祖三世相符,其后人皆不可考。有迁移灵宝东家庄者,有迁陕州会兴头者,又有三顺者无后,其婿曲姓承嗣,盖在明季,族繁人衍。及甲申之变,或逃去,或死已,势所必有,第世远年深,后人不知前事,又无谱牒可考,不敢妄为附会,置之勿论可也。

乾隆四十四年买地一分,其地上下左右四至,俱至坟界。每年所收利息坟社①用。

嘉庆捌年,卖坟内柏树钱贰十串,所取利息神社②用。永奎、文贵二人经管。

咸丰陆年玖月,卖坟内柏树钱玖拾贰串,当时转当张文升,当宋朝栋地壹分,当价钱肆拾串整,经理人张文昌。

咸丰柒年拾月,图绘神主,置香案、桌裙以及修理家谱等项,共合钱玖串陆百叁拾叁文,以上所费之钱俱是余利。

咸丰七年十二月初二日

重修 族长 九畴 国祥 文彦

户首 国玺 鸿岐 敖南

纂辑 永奎

经理 文昌

修薄 文炳

注释:

①【坟社】: 坟社,通常指新坟祭扫需在春社日前完成的习俗,即“新坟不过社”。春社日是中国传统祭祀土神的节日,每年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天干地支纪日法中的第五天)。

核心含义

该习俗源于古代对土地神的祭祀传统,认为新坟逝者需在春社日前接受供奉,否则可能面临“魂魄无依”的困境。不同地区对“新坟”的界定存在差异:部分地区要求对去世三年内的逝者遵循此规,而有些地方则适用于当年或次年新亡者。

春社日计算方式

以农历立春为起点,第一个戊日开始计数,第五个戊日即为春社日。例如2025年立春为2月3日,第五个戊日为3月20日,因此当年春社日为3月20日。

②【神社】: 神社,指中国传统神社,主要指祭祀土地神(社神)的场所,其核心特征是祭祀对象为自然神(如土地、谷物等),并逐渐融入人格化形象。这类建筑通常被称为“社庙”或“社林”,常见于古代城市周边或特定区域。

社神起源

社神最初是自然神崇拜的产物,与农业祭祀密切相关。汉代文献记载,社神由共工氏后裔句龙(即后土)演变而来,因其治理水土有功被奉为土地主神。古代帝王为祈求农业丰收,常在春耕前举行“社祭”,祭拜对象包括土地神、谷神(稷神)等。

(三)乔家河张氏祖茔

乔河张氏祖茔,中间小峪张氏祖茔,左边庄子祖茔祖茔,右边亦为张氏祖茔,坟墓相连,若一茔焉,同族无疑。第伊失其所传,其次序名讳无考。

(四)张氏家谱

乔家河《张氏家谱》,今存上戈镇西岭村,一册,80余页,毛笔小楷抄本,保存完好。修谱时间为大清咸丰七年(1814年)十二月初二日。重修族长: 九畴、国祥、文彦;户首:国玺、鸿岐、敖南;纂辑:永奎;经理:文昌;修薄:文炳。

按《张氏家谱》初修于清嘉庆拾九年七月初六日叙,二修于大清咸丰七年(1857年)十二月初二日。现存《张氏家谱》为二修本。

(五)张氏神祗

张氏家族有清代中期张氏神祗一轴,为西岭村户首张彦文收藏,保存完好。张氏神祗自张氏始祖守然公叙到九世国泰、国柱、国周、国纯,最后一代人九世应为民国后期,解放初期人。

张氏神祗记载张氏家族九辈人,25对张氏先祖夫妇牌位。最上边正中牌位为张氏历代先祖神主。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来源:洛宁城事电子商务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