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六条”以来沪市累计发布并购交易557单 多样化案例不断涌现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1 19:42 1

摘要: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的重要抓手。《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推出,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提供了更加便利、包容

本报记者 毛艺融

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上市公司强化投资者回报的重要抓手。《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等政策相继推出,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提供了更加便利、包容的政策环境,可以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主渠道作用。

近期,沪市公司多样化的并购重组案例不断涌现,“并购六条”以来沪市累计发布并购交易557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和发行股份案例69单,同比增长330%。

其中,部分公司前期经营面临阶段性困难,出现原有主业经营发展陷入瓶颈、丧失自我造血能力、流动性压力等问题,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控制权变更、资产剥离等方式化解困难和潜在风险,积极改善经营质量,实现提质增效。

资产注入探寻业绩增长新曲线

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资产置换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情况较好的免税业务,发展成为以免税业务为核心、围绕大消费运营等产业链布局的上市公司。通过免税资产注入,公司切实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上市公司整体价值,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统一股份积极推动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引入绍兴国资对全资子公司统一石化增资入股,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

中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传统自行车市场增长放缓背景下,宣布对境外高端自行车品牌Factor Bikes的股权收购及增资,交易金额1526.39万美元,持股21.15%,重点瞄准Factor Bikes的碳纤维技术及海外销售网络。

控制权变更为公司谋求新活力

在原控股股东难以为上市公司经营提供持续支持的情况下,一些公司也在通过变更控制权的方式来为公司寻求发展的新动力。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和水”)上市以来,业绩、股价双双走低,业绩预告显示将在2024年年报披露后被实施财务类退市风险警示。

太和水通过变更控制权的方式寻求转机。近期,公司披露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何文辉及第三方北京欣欣炫灿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书面通知,何文辉拟将其所持的公司12%的股份高溢价转让给北京欣欣,其所持6%股份对应的表决权、提名权、提案权将委托给北京欣欣行使。

市场对于此次“换血”反应积极,控制权变更或为太和水带来新的战略资源,为公司改善经营、推动转型注入力量。

资产剥离实现降本增效。一些公司通过购买资产实现主业的夯实,也有的公司通过剥离资产的方式实现轻装上阵,进一步专注主业经营。2024年底至2025年初,大位数据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以1.25亿元、0.95亿元的价格转让两处闲置土地资产,合计回笼资金近2亿元。通过出售闲置资产,公司不仅获得了宝贵的现金流,还大幅降低了折旧摊销等运营成本,为进一步聚焦主业、持续改善经营管理创造了条件。

大股东增持彰显长期信心

除此之外,虽然有些公司暂未通过并购重组方式提升质量,但公司大股东或董监高作出表率,以增持方式体现对公司长期看好的信心。近期,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昂立”)、浙江康隆达特种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陆续披露大股东及董监高增持计划完成公告。

交大昂立控股股东上海韵简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增持2828.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65%。此次增持传递出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进一步稳定了市场预期,提振投资者情绪。自增持计划披露至今,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超100%。

未来,上市公司将不断把握住市场和政策的机遇期,持续做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落地,切实提高经营质效、治理质效、信披质效和回报投资者质效,真正成为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