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国也用信息战?BBC大搞种族歧视,纪录片预告刚发就惨遭打脸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7:55 5

摘要:最近这段时间,BBC 刚放出的纪录片《泰国:天堂的黑暗面》预告片,直接在泰国国内外搅起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暴。本来大家以为这是一部能客观揭示问题的纪录片,没成想它自己反倒成了舆论热议的中心,各种讨论声此起彼伏。

最近这段时间,BBC 刚放出的纪录片《泰国:天堂的黑暗面》预告片,直接在泰国国内外搅起了一场不小的舆论风暴。本来大家以为这是一部能客观揭示问题的纪录片,没成想它自己反倒成了舆论热议的中心,各种讨论声此起彼伏。

更让人意外的是,不少外国人纷纷站出来为泰国说话。他们可不是单纯的旁观者,很多人长期生活在泰国,有的已经在这里定居了好几年,有的则频繁来此旅行,对泰国的文化、社会风貌有着亲身体验,算得上是泰国真实面貌的 “见证者”。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就是想告诉全世界,泰国根本不是纪录片里展现的那种阴暗模样,真实的泰国有着更多温暖的一面。

先说说这部引发争议的 BBC 纪录片,主持它的是 28 岁的 Zara McDermott,她之前是《舞林争霸》的选手,并没有多少新闻领域的从业经验。

BBC 团队原本打算通过这部纪录片 “揭示泰国旅游业的黑暗面”,可光是选角这一点,就立刻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大家都纳闷,这么敏感、需要专业视角去呈现的话题,为啥要交给一个没怎么接触过新闻报道的人来主持?这让很多人一开始就对纪录片的客观性打了问号。

而且这部纪录片不光泰国本地人批评声不断,全球不少观众也对 BBC 报道的偏颇提出了质疑。其实早在此之前,BBC 在报道亚洲国家时,就不止一次被指出存在种族、地区以及政治方面的偏见。

这次的纪录片更是让这种质疑声再次放大,不少人觉得 BBC 似乎总是带着某种预设的视角来看待亚洲国家,很难做到真正的客观公正。

那些在泰国居住或者长期去泰国旅行的外国人,这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各种评论区里特别活跃,他们分享的经历和纪录片里的内容完全不一样。

有位在泰国生活了五年的外国人说,这五年里他从来没觉得不安全,只要是抱着欣赏的心态来感受这里的风景、文化和美食,并且注意礼貌待人,在泰国的日子就会过得很舒心。

还有人对比了在泰国和英国的生活,直言在泰国街头比在英国安全多了,泰国几乎没什么犯罪事件,当地人都特别热情友好,晚上走在泰国的街头心里很踏实,但在英国的一些城市,晚上根本不敢一个人出门。

更有人分享了自己在曼谷贫民区的经历,他当时背着价值 3000 英镑的相机,本来还担心会遇到麻烦,结果迎面走来的四个年轻人主动给他让了路,还用流利的英语跟他说 “晚上好,先生”。他说要是在英国遇到类似的情况,说不定相机早就保不住了。

这些真实的经历,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温暖又友善的泰国,和 BBC 纪录片里的负面叙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些在泰外国人,最近还自发组织了线上分享会,邀请更多有过泰国生活经历的人一起交流,他们把自己拍摄的泰国日常视频、和当地人友好互动的照片整理出来,发布到各个平台上,就是想让更多人看到泰国真实的样子。

有位在泰国开民宿的外国人说,每年接待那么多游客,大多数人离开时都会说舍不得这里的人和事,这些都是最真实的反馈,比纪录片里那些刻意放大的负面片段更有说服力。

这次的事件也让大家意识到,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和吸引力之间常常会出现矛盾。有些媒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点击率和关注度,总是不自觉地放大负面元素,一门心思打造有冲击力的内容,却忽略了普通人最真实的生活体验,这样的报道自然很难让大家信服。

对泰国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舆论危机,更像是一场关于 “国际形象该如何被客观描绘” 的大讨论。外国人集体站出来为泰国发声,背后其实是他们对公平报道的坚持 —— 当他们看到泰国的真实面貌被扭曲、被误解时,选择用自己的方式去捍卫事实,去还原一个更全面的泰国。

暖心小故事频现

很多外国人在为泰国辩护的时候,还忍不住分享自己和泰国之间的故事。有人说自己在泰国遇到困难时,是素不相识的当地人伸出了援手。

有人说自己因为喜欢泰国的文化,在这里学习传统手工艺,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与真诚。他们用这些小故事告诉大家,泰国不只有迷人的风景,更有让人温暖的文化和一群友善的人们。

而 BBC 作为西方媒体里的代表,这次的争议再次让人们想起它之前报道亚洲国家时的情况,那种带着 “有色眼镜” 看问题的态度似乎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大家难免会疑惑,媒体行业一直强调的真实、客观,在 BBC 的报道标准里,难道不是始终要坚守的原则吗?这次的纪录片争议,或许也能给更多媒体提个醒,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才是媒体长久发展的根本。

来源:青梅旭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