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欧美老兵后代还在等一句道歉,东京却忙着删课本。2024年5月,大阪地方法院驳回英澳战俘后裔索赔诉讼,右翼议员现场开香槟。
欧美老兵后代还在等一句道歉,东京却忙着删课本。2024年5月,大阪地方法院驳回英澳战俘后裔索赔诉讼,右翼议员现场开香槟。
真相不能只剩亚洲人喊疼。
巴丹死亡行军里倒下的美军、泰缅铁路边埋的澳军、冲绳山洞被活体解剖的飞行员,这些名字在靖国神社游就馆里被写成“战殁英灵”。
课本删了,纪录片下架,连“慰安妇”三个字都成了敏感词。
受害者家属想开讲座,场地突然“装修”;学者出书,出版社收到“特殊关照”。
这不是遗忘,是系统抹除。
纽伦堡没审完的账,东京审判更没算清。
冷战一来,美国急着用日本当防波堤,甲级战犯摇身一变当议员。
现在轮到澳州国会拍桌子,美国十几个州立“战俘纪念日”,可日本政府一句“已多次表达歉意”就把球踢回。
最绝的是,外务省官网把“道歉”列表做成PDF,像素糊到看不清年份,像极糊弄作业的熊孩子。
历史修正不是日本内政,是往全人类脸上甩锅。
菲律宾的万人坑、新加坡樟宜监狱的涂鸦、荷兰平民被关棉兰老岛的口述,全被简化为“邻国纠纷”。
当欧美年轻人以为“珍珠港只是场海战”,右翼就赢了。
把他们的爷爷、爸爸受过的罪摊开晒,比任何外交照会都管用。
全球拼图少一块都拼不出真相。
联合国档案里还有没拆封的审讯录音,YouTube上老兵回忆视频被限流。
别等政客良心发现,民间先把资料翻译成十种语言,做成短视频、播客、漫画,让TikTok上的00后先刷到。
当“巴丹”和“奥斯维辛”一样成为常识,靖国神社门口那帮穿旧军服的老头自然成了笑话。
“历史不是过去,是还没结账的账单。
”网友@袋鼠不跳了留言。
来源:@玩耍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