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屈原鲍先生也给了屈原两章:“无路可走”和“面向风雨的歌者”。他直言:屈原不好写,因为屈原是“箭垛式人物”,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我们不知道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东西不是他的。后人给他加上的东西太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屈原作为一种精神代表、一种文化符号,谁也
编者按本刊今日继续推出《风流去》一书的长篇读后感,由野山先生撰文,臧否千古风流人物,鉴往知来,敬请关注——
风华独领《风流去》(四)
作者:野山
屈原鲍先生也给了屈原两章:“无路可走”和“面向风雨的歌者”。他直言:屈原不好写,因为屈原是“箭垛式人物”,是一个大大的“滚雪球”,我们不知道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东西不是他的。后人给他加上的东西太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屈原作为一种精神代表、一种文化符号,谁也否定不了。他在政治上的失败,不能遮蔽他人格的伟大、艺术的创造。也正因为他政治上的失败,才成就了今日我们敬仰的屈原——这一点上,我与鲍先生是一致的。鲍先生的两章屈原,基本上是围绕他的25篇作品进行评述,很诗性、很文艺,我也很受教。我对屈原也写过小文的,如去年的端午就斗胆写过《姑妄言之》,可以作为屈原的第三章,摘录如下——又到端午。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囊等,据说都是为了拯救、纪念自沉汨罗江的屈原。15年前的端午节,血气正刚的我,初读《史记·屈原列传》,看得热血沸腾,愤懑满怀,写下《我为屈子歌》:汨罗清,汨罗浊。纳屈子者清,丧屈子者浊。清浊汨罗,千秋功过,且听我为屈子歌。瑾瑜比洁明志意以争日月,万年赞颂。忧愁忧思赋离骚而兼风雅,千载吟哦。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奈子志洁、行廉者何?颜色憔悴,泽畔行吟,长路漫漫,苦思苦索。形容枯槁,怆然浩叹,山河破碎,心忧故国。耻与鸡鹜争食,怒而飞,搏击长空,愿与黄鹄比翼。羞与驽马并辔,忿而驰,腾跃万里,宁与骐骥亢轭。以身之察察,焉能受物之汶汶?以皓皓之白,岂可蒙世俗之温蠖?卓然独立,只因众人皆醉,身影孤清,是为举世浑浊。俗世难容,贤士无名,廉贞谁与评说?纵身入湘流——荡涤千层浊浪,扬起万丈清波。一缕忠魂,昂昂若千里之驹,踏云乘雾,直蹈天河。屈子,屈子,魂兮归来,且听我为你歌。诗虽不成行,歌虽不成调,却倾尽了对屈原际遇的同情,对屈原蒙冤的不平,对屈原高洁的仰慕和对屈原忠贞的赞颂。十五年后,再读《史记·屈原列传》,依旧感慨良多,但却有了不一样的评述,这也许是十五年风雨兼程的积累带来的“成熟”?又抑或是十五年磕磕绊绊的仕路领悟到的“真谛”?不得而知。我以为《屈原列传》最为经典的桥段,在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孤高自许竟至于斯,刚直耿介竟至于此!这让我即刻想到了孔老夫子的宁武子之论——“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宁武子与屈原孰是孰非?谁对谁错?该如何取舍?我且两相对比下:屈原,亦刚亦直,宁折不弯,汨罗自沉——不念着“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宁武子,且智且愚,左右逢源,青山常在——谨记了“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一个无时不刚,犯颜直谏,屡失王心;无处不直,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一个有道则智,政通人和,甘棠遗爱;无道则愚,明哲保身,以待时日。一个恐惧于黄昏后的黑暗,拾级而上,追赶西边的落日。一个寄希望于灿烂的明天,回转身来,静待明日的朝阳。如此,你该作何选择?十五年前,我是屈子的影子,而今我谓屈子:上不能取信于君,使君王亲贤远佞,以振朝纲;下不能造福于民,为民生兴利除弊,以安黎庶。则何以立庙堂之上?信而见疑则赋离骚而怨诽,不知计将安出;忠而见放则赋怀沙而自伤,仰天徒叹奈何。则何不寄情山水,相忘于江湖?而今我劝屈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冰清玉洁、一尘不染者,难以在鱼龙混杂的政治泥潭里立足;孤芳自赏、顾影自怜者,如何能在弱肉强食的政治丛林中生存。而今我评屈子:孤高自傲,却拥有一颗吹弹可破的玲珑玻璃心;志向远大,却没有扭转乾坤的经天纬地才——作为理想主义者,你可以在笔墨纸砚中汪洋恣肆,却真的不适合在金殿丹陛下发号施令。后人将风、骚并称,恰如其分——风者,发乎桑间濮上之民间;骚者,适于文人墨客之抒怀。独领风骚的你,非要高居庙堂“訏谟定命,远猷辰告”,注定是个悲剧。岂不闻母鸡不可司晨,绵羊不可守户?你是一位有风骨的文士,是不肯同流合污的文学大师,却不是一个有智谋的政客,不是可以忍辱负重的政治大家。古人身后重谥号。窃以为,屈子道德博厚、学识渊深,笔墨间凤采鸾章、字字珠玉,当得起一个“文”字,甚至是华夏首“文”。若非要在政事上加个评价,其优柔寡断、慈仁少智,面对逆境束手无策,却可与其忠于的楚王共享一个“怀”字。我真心希望,他就是“屈文子”,而不是“屈文怀”。这里,我又想腹诽一下太史公:为史官者,秉笔直书为第一,不能因自己的喜好而任意褒贬。亲者褒,如一生不得封侯的李广,仇者贬,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已令人颇有微词。于屈原,“明于治乱”却被乱臣构陷则又一例证,但一句“空悲吊湘”却系春秋之笔。屈子生的孤独,死的悲壮。他将孤独演绎成一种伟大的情感——他携着孤独奔向自由!他将死亡刻画成一种唯美的告别,“他的诗,是作品,他的死,也是作品,是一种自我完成”。但他却无法将逆境扭转为奋进的事业、灿烂的人生。“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他不是猛士,他只是文士,忠贞不渝却无力回天的文士。所以,面对惨淡的人生,他的选择是一死了之,去天国寻找快乐自由。汨罗江的浊浪湮没了他孤独的身影,龙舟竞渡追之不及;汨罗江的清波将他的爱放逐在浪涛之上,凝聚成《离骚》《天问》《九歌》,流布中华大地,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魂魄。这份大爱,让我们追思他、怀念他、敬仰他!屈子,屈子,一代文宗,魂兮归来。(作者单位: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词四首
作者:蒋兴清
满庭芳·立春寒斗寅杓,律回无问,春归春度春光。年开首节,万木试新妆。消息梅花早露,池边柳、急织袿裳。别来久,远天归燕,展翅欲翱翔。世间,何处见,土牛岁稔,可是寻常。色鲜浸辛盘,乡思愁肠。相有约天渐长,轮回转、未敢相忘。佳期至,暖烟含雨,化作惠风扬。临江仙·惊蛰野阔风轻筛微雨,阳春萌发初生。一窗新绿景和明。无言造物,律转雁鸿行。莫问有谁知深意,期成玄鸟啼声。天开地辟动雷惊。耕耘始起,人道创升平。清平乐·春分绿涨柳展,花蕊颦含半。雨霁时暖寻归燕,一任画图满院。二气均等春深,鹂鸣几度光阴。无事闲居心静,踏青问道芳林。江城子·清明清明雨后翠屏峰,湿云重,洇青松,苦恋天涯,途履却匆匆。心事有缘谁相问,依约是,梦还逢。故园回首舞东风,露华浓,觅芳踪。登眺思归,遥忆远山钟。春景流光千里意,情无限,不言中。(作者单位:四川省司法厅))
春天的雨
作者:刘红
连续下了一周的雨,时光里的清寒,料峭如冬。清晨,推开窗户,雨雾蒙蒙,空中还飘着零星雨点。这是春天的雨,她没有夏雨的热烈,没有秋雨的缠绵,没有冬雨的冷冽,有的只是那份轻柔和细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丝丝细雨,如甘露一般滋润着大地,也浸润着我的心田,带来点点思绪……春天的雨,她是温柔羞涩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淅淅沥沥,细密绵长,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她像一个文静的少女,吹来了桃红梨白,吹羞了杏花烟雨,好似一阕清丽婉约的宋词。春天的雨,她是浪漫诗意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雨如烟似雾,草色入帘,稀疏零星。整个世界仿佛笼上了一层白纱,远处的山峦、大树、房屋朦朦胧胧,欲说还羞,若隐若现,又像是一幅丹青水墨画,淡雅而富有意境。春天的雨,她是生机灵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似一首大气磅礴的唐诗,徐徐铺展开万物蓬勃的生命画卷,奏出“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美妙序章。她是春的使者,默默地把喜悦洒向田野、村庄、小径、树木……柳丝长,春雨细,草木萌动,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样子。沉睡了一冬的万物,在春雨的悄然润泽下,开始欣欣向荣。春天的雨,她是空灵禅意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春雨中,一切都是宁静、安详的。若是在雨天的午后,择一茶室,沏一壶茶,捧一书卷,临窗而坐。此时春雨轻轻敲打着窗棂,也敲进了人的心里,仿佛在等待远方的故人缓缓归来。春天的雨,她是清逸脱尘的。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不觉间,她素雅洁净、轻轻盈盈地走来,充满着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更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上涨,细雨密密,野外渡口,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若是路过这儿,顿生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画面感。春天的雨,她是洒脱闲适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偷一阙清闲的光阴,逍遥自在。这一点也最喜欢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春天的雨,她是清冷孤寂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雨夜独坐,一盏孤灯映着窗外的雨帘。檐角的水珠坠入青石,碎成声声叹息,往事如潮漫过心扉。每每想起张爱玲笔下“宁愿天天下雨”的怅然,恰如春雨的清冷,她不喧哗,却将孤独渗入每一滴雨声,总让人对雨天又多出一份凄凄凉凉的感觉。也喜欢听雨,别有一番美好的感觉。季羡林先生就曾在散文《听雨》中这样写道:“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春雨的恬静淡雅,总让人心情宁静怡然。有时会感叹,有阳光的日子固然好,城市里的人们都喜欢走出户外去追逐阳光,于是公园里、山坡上、草坪上,到处都是在太阳下喝茶、打盹、嬉闹的人群,整个世界是喧闹的,人群也是嘈杂的。而春雨的到来,让城市的喧嚣一下变得柔和而宁静,人们撑着雨伞漫步在雨中,放缓一下整日里奔跑的脚步,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变得适当从容一点,也更多了一份闲适。无论是上下班的路上,或是去公园散步,可以感受着春雨的清新和美好,心情也变得愉悦而舒畅。难怪汪曾祺老先生也说过:“我以为,最美的日子,当是晨起侍花,闲来煮茶,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雨,依旧绵绵地下着,嘀嘀嗒嗒的雨声,如同一位妙龄女子在弹奏一首温婉的古曲,韵味悠长。低吟浅唱间,又像是和一位老友低语,彼此诉说着那些关于人生,梦想,还有故乡和往事……春风化雨,雨落成诗,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激起层层波澜和涟漪。与其在阴雨绵绵的天气里伤感悲凉,不如用一颗心静静地去等一场花开,等一缕暖香。“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春雨落尽,新茶已沸。且将往事的苦涩酿作甘醇,以诗心佐酒,敬这人间一场不期而遇的清醒。(作者单位:乐山市公安局)
一场“孤独的较量”
作者:贾小静
“老人被卖保健品的‘洗脑’,非要买昂贵却无用的产品,怎么办?”我在deepseek上搜索之后,便立即决定跟爸爸去听那所谓的健康知识讲座。坐了半小时公交车,又穿过好几条绕来绕去的小巷子,终于到达他每日必来打卡的地方。推开半掩的门,长长的柜台上零落地摆着几袋大米和几桶食用油,再往里面走,便是由仓库改成的大厅,昏暗的灯光下居然有一百多名老人,乌泱泱坐在胶凳子上,齐刷刷跟着台前的主持人大喊口号……几个工作人员是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穿着围裙在场内四处巡走,见我这个生面孔进来,便立即有一人钉在了我身后。没法录像,我只能假装认真听讲,“祖国多好啊,造福人民的政策是越来越多,我们的产品——牛磺酸氢肽安,就是国家免费赞助研发的,吃了百病消除,还能长生不老。现已全世界推广,平时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九一瓶的,为了感恩大家对祖国的贡献,今天只要九千九百九十九!最后一百瓶,卖完了还要再等至少五十年才能重新生产,不买就是你的损失,不把这好政策告诉给你就是我的失职,我不能辜负国家的培养!”浓妆艳抹的女主持人操着一口标准的川普,激情满满地吆喝着,可台下的老人看着那眼药水大小的“神药”却在集体犹豫,“太贵了!那么点却要那么多钱!”爸爸小声地说出现场老人共同的心思。主持人马上施展第二招——真人说教,她播放了一段四十多分钟的视频,里面全都是老人们对这“神药”的赞美:有的说自己患高血压十几年,才吃了一疗程就血压正常了;有的说自己老毛病一大堆,吃了药就全好了;还有的甚至说癌症都被这药治好了。“国家多好呀!一直记得大家付出的血汗,把退休金越提越高,我们也懂得感恩,所以推出买一盒送两盒的特大福利,只需要买两盒就能得到一个疗程的六盒,吃了药身体好,不给儿女添麻烦,要给祖国减负担。”主持人在说“退休金”时狠狠地咽了一下口水,可老人们却毫无察觉。“他们这么爱国,肯定不是骗子。而且这药确实好,我之前喝了几次试用品,静脉曲张都不痛了。可惜还是有点贵!”爸爸嘟囔着,节约了一辈子的他心动不已,却还是舍不得买。末了,主持人推出了终极大招——免费送人民币纪念册,这是快绝版的收藏品,市场价是五万五千五百五十五,购买产品最多的将获得唯一的这一套!纪念册在人群中传开,将老人们的购买热情剧烈燃烧起来。我借口上厕所去收集证据,办公区到处都是空白,没有一张广告纸,也没有一个产品。等我回到会场,老人们已经在哄抢着付钱买产品了,鲜红的百元大钞在工作人员的手中越来越多,他们的嘴角都快上扬到眼角了……我立即举起手机拍照,这至少是非法集资的证据。警觉的主持人很快发现,大声指挥门口的工作人员过来阻止,我解释是为了帮她们宣传,她却粗暴地把我赶了出去。我拨打了报警电话,结局却是不了了之。身边这样的案例有很多,丹姐的爸爸专门用一间房来放保健品,小芳公公的退休工资也被骗走了好几万……我一直想不明白:为何老人们那么容易被诈骗?这老套的情节可是漏洞百出呀!他们是智商在退化了,还是明知是骗局还心甘情愿地买单?翻阅爸爸的手机相册,我看到他很多张开心笑着的照片——要么是他和一群老人在驼奶粉店都带着生日帽吹蜡烛,要么是跟保健品店的工作人员在玩亲子游戏,要么是在宣讲现场积极互动……其中却没一张是与家人在一起的。他是不是从最开始就知道,自己购买的不是保健品,而是对尊严、价值感的绝望追逐?是的,比药更有效的是精神吗啡!保健品公司通过生日会、集体活动营造“临时家庭”,嘘寒问暖的密度远超我们这些真正的家人。更可怕的是,骗子将产品与“国家政策”“爱国情怀”捆绑,那些“国家免费赞助研发”“给祖国减负担”等话术,实际上却在利用老人们对体制的天然信任从而对其任意收割。更残酷的是,大部分受骗老人都会选择隐瞒子女,出于愧疚或惧怕指责……今天的父亲,可能就是明天的我们。我们到底该如何老去才能踏上反衰老与资本的围剿之路?那天我虽没能拆解骗局,却不知不觉地实现了“情感补偿计划”,我和爸爸一起买菜、做饭、逛街、办理暂住证和老年公交卡,他对产品神效的反复念叨逐渐变成了“明天吃什么”的温情讨论。事实已证明:用“有效陪伴”对抗“虚假温暖”,就能筑牢爱的家庭防线。此外,还需要相关部门能与社区联动,建立跨部门的老年消费安全联合执法机制,对老年活动中心、菜市场周边进行“反诈空间改造”,设置警示牌、播放案例视频。同时,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要求保健品销售需子女知情同意;鼓励社区开设“解套热线”,为受骗老人提供心理干预,从里到外构建出一个让老人免于恐惧、免于孤独、免于自我否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当我们开始凝视父母的衰老,才能阻止这个时代最隐蔽的暴力。爸爸叮嘱我一定要把这个真实的故事尽快写出来,去召唤子女的爱与陪伴,去赢得这场孤独、健康焦虑与资本贪婪的博弈。这,就是以上文字的由来。(作者单位:南部县法院)
四川法治报
来源:川法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