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中将被俘,为活命提出大胆条件:我有一件国宝要献给国家!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7 18:41 1

摘要:189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他,早年投身湘军,凭借保定军校的科班背景和战场上的悍勇,从排长一路晋升至中将副司令官。

1952年7月12日,昆明郊外的刑场上,60岁的国军中将周磐被两名战士架着走向刑场。

彼时的他垂头丧气、面如死灰,那个曾在北伐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领一去不复返。

然而,就在对周磐即将行刑的时候,他突然大喊一声道:先别杀我,我有一件国宝要献给国家!

此话一出,震惊全场。周磐为何提出这个大胆要求,难道他真有国宝在身?

这一切,还得从周磐的人生轨迹说起……

1893年出生于湖南邵阳的他,早年投身湘军,凭借保定军校的科班背景和战场上的悍勇,从排长一路晋升至中将副司令官。

值得一提的是,1916年3月,彭德怀加入湘军,在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一连当兵,而他的排长便是周磐。

后来在北伐战争中,时任师长的他又率部与叶挺独立团并肩攻克武昌,亲手将青天白日旗插上蛇山 ,威名一时远扬。

可是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曾资助彭德怀逃亡、保护其免遭迫害的旧军官,竟然在历史洪流中逐渐迷失了方向。

1927年“马日事变”时,他竟然默许部下屠杀共产党人;而抗战胜利后,又在湘西组建反共武装,与人民为敌。

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50年,周磐在昆明被捕,从威风凛凛的国军将领瞬间变成人民公敌。

彼时的他蜷缩在监狱潮湿的草席上,听着窗外此起彼伏的口号声百感交集。因为他深知自己罪孽的确深重:强征民夫修建工事致3000人死亡、与日伪暗中勾结、巧取豪夺文物的罪行桩桩件件都足以致命。

所以,就在这关键时刻,周磐决定将陪伴了近三十年的“护身符”拿出来,它是一个叫“皿方罍盖”的宝贝,因为只有这个宝贝才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

其实周磐要献出的皿方罍盖子,承载着一段跨越三千年的文明传奇。

那是1919年,湖南桃源的一个农民在田间劳作时,挖出了这件重逾百斤的青铜器,当时他并未意识到自己触碰到了商代文明的脉搏。

只见器身上的兽面纹与夔龙纹,见证过商王武丁时期的宗庙祭祀;内壁“皿天全父己尊彝”的铭文,记录着皿氏家族的荣耀。而这件被誉为“方罍之王”的重器,本应完整地诉说历史,却因贪婪而身首异处。

据悉,当一个古董商以800银元骗走器身后,皿方罍的盖子便辗转落入小学钟校长手中。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钟校长的心里,对方罍器身的牵挂也一日甚于一日,他下决心要想办法将它追回来。

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又来到了桃源附近的驻军部队,呈请团长周磐“缉拿奸商”,追回本属于他的方罍器身,让他获得全器。然而周磐并没有当回事,并且说自己是正规军,不会办这事。

后来大约过了3个月,当初那个古董商也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周磐,希望周团长以军方的名义迫使钟校长出卖方罍盖,自己愿出价3000块银元作为购资,并许诺事成之后给周团长5000块银元作为酬劳。

一听对方肯出这么高价格,周磐简直惊呆了,这才警觉起来,但他又感觉此事非同小可,自己怕担干系,没敢当场答应。

后来古董商走后,周磐赶紧向师长贺耀祖作了汇报,请示是否出兵追宝。

谁知贺耀祖表面说不用追了,私底下却悄悄派了一个排的士兵到钟校长家搜寻方罍盖,但什么也没有搜到。

然而,这下又让钟校长担心起来,唯恐再持有方罍盖会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又一次找到周磐,表示愿将方罍盖捐献给国家,但求资助兴学。

周磐这时也看出了门道,也不由起了私心,想将方罍盖据为己有。

于是,周磐当即支付给钟校长5000块银元帮他办学,让他不要声张,此事到此为止。而钟校长也想快点置身于方罍事外,因此拿了钱便答应了周磐。

就这样,方罍盖神不知鬼不觉地落入周磐之手。而钟校长也以家门入盗为名,四处宣扬器盖丢了。

此后二十余年,这个盖子随他一起辗转战场,从湘西到昆明,始终藏在樟木箱最底层——他或许未曾想到,这个沾满铜锈的盖子,终将成为他与历史对话的唯一凭证。

1952年6月的一个深夜,周磐被带到审讯室。当他颤抖着从棉袄夹层掏出用油纸包裹的皿方罍盖子时,在场的文物专家高至喜惊呼:“这就是1925年失踪的方罍盖!”

随后,周磐竹筒倒豆子般交代了皿方罍的流转经过,所有专家否听得入了神。

再后来,当消息传到北京,国家文物局立即派专车将盖子运往长沙。

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库房里,专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每一道纹饰,确认这正是商代晚期皿氏家族的宗庙礼器。

不过,当专家们询问器身下落时,周磐只能摇摇头,由此在场的人也陷入沉默——他们知道,这件国宝的完整回归,或许需要等待半个世纪。

不过,尽管周磐主动献了宝,妄图用文物换取性命,到最终还是未能逃脱历史的审判。

1952年7月12日,周磐被押赴刑场被枪决。

据悉,就在临刑前,他望着远处的滇池,还喃喃自语:“彭德怀当年劝我弃暗投明,我却执迷不悟……”

或许周磐至死也不会想到,他献出的盖子,竟成了皿方罍回归的起点。

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日本收藏家新田栋一家中意外发现器身,这个消息震动了整个文物界。

此后二十余年,从纽约佳士得的竞拍现场到长沙黄花机场的接机仪式,无数人为这件国宝的回归奔走努力。

直到2014年6月28日,分离近百年的皿方罍终于在湖南省博物馆合体。

当人们注视它时,这个通高84.8厘米的青铜器在灯光下流光溢彩,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坚韧与执着。

来源:夕史朝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