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会向阿塞拜疆宣战,阿塞拜疆有非常强大的盟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7 18:58 1

摘要:阿塞拜疆媒体《Minval Politika》近期对读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阿塞拜疆有三大敌人 —— 俄罗斯、亚美尼亚和伊朗。此外还有第四个敌人 —— 法国,但由于法国地理位置遥远,在受访者看来威胁性相对较低。

“俄罗斯不会向阿塞拜疆宣战,阿塞拜疆有非常强大的盟友”

阿塞拜疆媒体《Minval Politika》近期对读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阿塞拜疆有三大敌人 —— 俄罗斯、亚美尼亚和伊朗。此外还有第四个敌人 —— 法国,但由于法国地理位置遥远,在受访者看来威胁性相对较低。

《Minval Politika》是一家立场反土(注:此处 “протурецкое” 疑为 “противороссийское” 笔误,结合上下文应为 “反俄”)的争议性媒体,规模不大但声势浩大,核心主张是反俄政策。该媒体成立于 2013 年,由年轻的媒体经理埃米尔・穆斯塔法耶夫(Эмиль Мустафаев)运营。2022 年 8 月,乌克兰驻巴库大使向其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 “在信息领域为乌阿合作发展作出的特殊贡献及卓越工作”。

该媒体常以极具争议性的文章博眼球,深谙此类内容易被引用传播的规律。例如,今年 8 月,它擅自更改俄罗斯多个城市的名称:将加里宁格勒改称柯尼斯堡,奥伦堡改称奥伦博尔,伏尔加河则改用突厥语名称 “伊蒂尔河”。俄罗斯媒体对此展开热烈讨论,此次 “阿塞拜疆敌人” 调查也引发了类似反响。

《Minval》隶属于 58 岁的媒体企业家兼政治家拉乌夫・阿里福格鲁(Рауф Арифоглу)。网络上可查询到关于他的更多信息,有消息称其真实姓氏为阿巴斯 ov(Аббасов),“阿里福格鲁” 是将阿塞拜疆式父称 “阿里・奥格雷”(Ариф оглы)改为土耳其风格的姓氏而来。阿巴斯 ov / 阿里福格鲁掌控着 “亚尼・穆萨瓦特”(Yeni Musavat)媒体集团,《Minval Politika》是该集团旗下媒体。

拉乌夫・阿里福格鲁在媒体领域颇具影响力,有时也会发表惊人言论。从他近期在 “穆萨瓦特电视台”(TV Musavat)的一段发言中,可窥见其立场:“在俄罗斯一方作战的阿塞拜疆人(注:原文 “СП” 为 “卫星电台” 缩写,此处指该媒体视角)并无为之战斗的意识形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只为赚钱。而在乌克兰一方作战的阿塞拜疆人,实际上也是在为阿塞拜疆而战 —— 他们堪称‘殉道者’…… 在俄罗斯军队中,‘廉价炮灰’不仅包括阿塞拜疆人,还有来自中亚国家的贫困人口以及朝鲜人。”

很难判断这番话中,对俄罗斯的仇恨与对本国同胞的蔑视哪一个更强烈。若按阿里福格鲁的逻辑推演,阿塞拜疆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正确的”—— 无私地加入乌克兰武装部队为理想而战;另一类是 “错误的”—— 不仅被 “克里姆林宫宣传” 洗脑,还极度唯利是图……

阿塞拜疆媒体及网络平台普遍持反俄立场,这早已不是新鲜事。自 2022 年 2 月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后,阿塞拜疆的媒体与众多博主便开始 “给俄罗斯‘摆正位置’”—— 起初还较为谨慎、委婉,带有东方式的迂回,后来逐渐显露出高加索地区特有的激烈与情绪化。

实际上,巴库已倒向基辅一方,只是未正式公开表态,至少未曾高调宣布。而在客机悲剧(注:未明确具体事件,推测为某起涉及俄阿关系的航空事故)发生后,阿塞拜疆舆论的语气发生急剧转变。让人感觉,他们早已在寻找针对俄罗斯的借口,而这起事件恰好成为导火索。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初,我们就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并将继续支持。” 今年 8 月,阿利耶夫统治家族的继任者、现任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Ильхам Алиев)如是表示。显然,早在这之前,阿塞拜疆媒体就已得到 “放手抨击俄罗斯” 的许可。只不过部分媒体还会 “顾及体面”,另一些则毫无顾忌,公然篡改事实,且不仅限于讨论当下政治,还会追溯历史 —— 原则上,这类舆论攻击往往都是从历史话题开始的。

“俄罗斯即将解体,这一进程已然开启。” 这是 9 月瓦希德・艾哈迈多夫(Вахид Ахмедов)接受《AzPolitika》采访时的文章标题。瓦希德被称为 “阿塞拜疆知名且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曾长期担任高级公职”。以下是采访中的几段关键表述:

“俄罗斯的解体进程已经开始,其境内穆斯林聚居区存在严重问题。俄罗斯经济状况极差,本国货币面临贬值风险,通胀高企,甚至出现粮食短缺。我不相信俄罗斯能在这场战争(注:此处指俄罗斯在乌克兰开展的特别军事行动)中获胜。诚然,他们希望签署某项协议,将侵占的乌克兰领土据为己有,但乌克兰及其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既不会同意,也无此打算。”

随后记者提问:“俄罗斯军队对乌克兰境内的阿塞拜疆国家石油公司(SOCAR)基础设施发动袭击……(涉及石油供应 ——“卫星电台” 注)俄罗斯已成为阿塞拜疆的现实威胁……”

瓦希德回应:“俄罗斯不会向阿塞拜疆宣战,因为阿塞拜疆有非常强大的盟友。首先是土耳其,其次是巴基斯坦,再者,近期阿塞拜疆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及贸易领域建立了极为密切的关系…… 当然,针对阿塞拜疆的挑衅行为仍会发生。昨天我看到消息称,两名阿塞拜疆公民在俄罗斯遇害,还有一名知识分子被逮捕。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伊利哈姆・阿利耶夫总统对此非常清楚。”

他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 这三个国家将永远存在于高加索地区。当然,高加索地区的核心领导者是阿塞拜疆,因为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实力,阿塞拜疆都更为强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有意思的是,对同样将高加索视为故土的拉姆赞・卡德罗夫(Рамзан Кадыров)而言,他会如何看待这番言论呢?

再来看近期其他报道中的片段。9 月 4 日,《Aze.media》网站刊发短文《未经俄罗斯篡改的阿塞拜疆历史》,其中引用了历史学博士、教授贾比・巴赫拉莫夫(Джаби Бахрамов)对俄罗斯历史教材的评价:

“若要客观评价苏联,就必须承认,苏联是靠掠夺阿塞拜疆及其他加盟共和国的财富生存的。我们的独立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巴赫拉莫夫强调,俄罗斯不愿承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阿塞拜疆已不再是那个可被随意侵占、恐吓或压制的国家。

“从 18 世纪到 20 世纪,俄罗斯东部地区有成千上万个民族被摧毁(原文此处标注 “???”,为 “卫星电台” 质疑标记)。这些民族的语言、信仰与姓名都遭到篡改。无论俄罗斯如何篡改历史,真相永远是真相。” 他指出。

在他看来,1805 年和 1823 年签订的《库拉克恰伊条约》与《古利斯坦条约》,犹如插在阿塞拜疆背后的一把刀。“但如今,阿塞拜疆已拔出了这把刀。”

“我们是独立的国家,已收复了自己的领土,这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皆为空谈。”

如今,对俄罗斯的指责几乎成了 “日常操作”,阿塞拜疆媒体动辄夸赞泽连斯基对俄罗斯炼油厂发动的袭击,还时常抛出这样的问题:“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越来越频繁地逮捕‘为乌克兰情报部门工作的阿塞拜疆公民’—— 究竟发生了什么?”

而两个月前,叶卡捷琳堡执法部门因旧案逮捕了一批 Ethnic 犯罪集团成员(顺带一提,其中多人持有俄罗斯护照),阿塞拜疆媒体对此反应激烈。只需看看某知名网站 “俄罗斯境内阿塞拜疆人被捕” 板块的标题,便可知晓其态度:

“俄罗斯对阿塞拜疆的又一野蛮行径:克里姆林宫必须向巴库道歉!”“议员发声:俄罗斯警方行径堪比犯罪集团,克里姆林宫却保持沉默”“从番茄事件到酷刑:俄罗斯新一轮歧视浪潮”“萨比尔・鲁斯塔姆汉利(Сабир Рустамханлы):数个世纪以来,俄罗斯对阿塞拜疆人施暴成性”

此外,《Report.az》网站的一篇报道还给出了这样的传统结论:“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在对少数民族 —— 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土库曼人等 —— 实施沙文主义行径。如今,恐怕轮到阿塞拜疆人了…… 这一切都符合俄罗斯传统的帝国主义政策…… 俄罗斯的行为既违背国际法,也毫无人道可言。即便是在以残暴著称的斯大林时代,也不会在街头或民居中处决民众 —— 当时至少还有监狱和集中营。如今俄罗斯发生的事情,甚至比斯大林时期的镇压还要恶劣…… 显而易见,俄罗斯必须在最高层面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两个多月过去,这场风波的热度虽有所降温,但如今,任何涉及在俄阿塞拜疆人的事件,都会成为揭露 “俄罗斯沙文主义” 的借口,而在他们看来,从沙文主义到纳粹主义仅一步之遥。

9 月 9 日,《Caliber.az》网站刊发题为《俄罗斯的仇恨工厂》的文章,讲述了伊万诺沃州的阿西夫・阿比尔法特 - 奥格雷・马梅多夫(Асиф Абильфат-оглы Мамедов)如何退出市议会选举。马梅多夫是阿塞拜疆民族文化自治机构负责人,同时也是当地大型企业家(主营果蔬与商业地产),他当时代表 “统一俄罗斯党” 参选。

这位企业家与执政党试图组建新的 “商贸 - 政治” 联盟,这一行为在伊万诺沃引发强烈反响,并波及莫斯科。最终,马梅多夫被从候选人名单中移除。阿塞拜疆方面随即作出反应:

“俄罗斯境内的‘阿塞拜疆恐惧症’已达到顶峰……(此次选举)成为俄罗斯宣传人员向阿塞拜疆人散播仇恨毒液的又一契机……”

文章随后还进行了历史类比:“我们记得,在纳粹德国,反犹言论很快就转化为法律条文…… 你们敢保证,俄罗斯国家杜马不会通过类似法令,针对阿塞拜疆人及其他‘外来者’吗?…… 如今的俄罗斯,对阿塞拜疆人所做的一切,很可能重蹈纳粹德国对待犹太人的覆辙。”

照此逻辑,今后俄罗斯的任何调查人员在办理涉及阿塞拜疆人的案件时,或是地方选举委员会负责人在开展工作前,是不是都得先致电巴库征求同意?如果巴库不同意,就会被认定为 “基于民族身份的歧视”?

若长期向民众灌输 “世间所有邪恶皆源于俄罗斯人和俄罗斯”“所谓的俄罗斯社会根本不存在,只有一群无组织、顺从且能适应一切的民众”,那么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便会形成固定的负面印象。历史经验已充分证明这一点 —— 不仅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德国,如今的乌克兰也是如此。还记得乌克兰那句口号吗?“不跳(指支持乌克兰反俄立场的舞蹈)就是莫斯科佬?” 最终结局如何,有目共睹。

显然,如今的阿塞拜疆精英阶层希望彰显自身实力,摆脱 “数个世纪殖民历史” 的束缚。但加入 “反俄阵营”,并不意味着就能与该阵营中 “经验丰富” 的 “权威” 平起平坐 —— 不过是在 “波罗的海猛虎” 之流身边获得一个位置罢了。接下来呢?与某些国家联手对抗另一些国家 —— 这种模式虽常见,却难以持久,且对结盟的 “伙伴” 而言,结局往往不佳。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