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网选手来华第一天就翻车,网友怒喊:滚回美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7:36 3

摘要:“中国赛季”第一天,热搜就被一位美国网球选手“预定”。正在深圳出战比利简金杯(BJK Cup)的泰勒·汤森德(Taylor Townsend),连发数条 Ins 限时动态,全程挤眉弄眼、阴阳怪气,把酒店自助餐里的花胶烧甲鱼、干锅牛蛙、鸡胗鸡心吐槽了个遍,甚至扬

“中国赛季”第一天,热搜就被一位美国网球选手“预定”。正在深圳出战比利简金杯(BJK Cup)的泰勒·汤森德(Taylor Townsend),连发数条 Ins 限时动态,全程挤眉弄眼、阴阳怪气,把酒店自助餐里的花胶烧甲鱼、干锅牛蛙、鸡胗鸡心吐槽了个遍,甚至扬言“要给HR打电话”。视频一出,中国网友瞬间炸锅:这不是简单的“挑食”,而是赤裸裸的傲慢与种族歧视。

一、把无知当幽默,把傲慢当“真性情”
镜头里,汤森德对着一盘盘热气腾腾的中国菜,表情夸张地质问:“牛蛙不是有毒吗?吃了不会长疣吗?”随后又把镜头怼向甲鱼、海参、鸡屁股,称“他们正在摧毁它们”。短短两分钟,她几乎把所有中国常见食材贬低为“疯狂”“恐怖”,并给出2/10的“差评”。
要知道,这是赛事官方指定的五星级酒店自助餐厅,为了照顾各国球员,菜单中西结合,牛蛙、甲鱼更是珠三角地区的高蛋白“养生菜”。可在汤森德眼里,却成了“原始”“野蛮”的代名词。最讽刺的是,她一边嫌弃,一边又狂吃小龙虾,还夸赞“ gloves and tools like Louisiana”,双标嘴脸一览无余。

二、种族歧视的“红线”,不是“真性情”挡箭牌
有人替她“洗地”:美国人不吃内脏,吐槽是“文化差异”。但文化差异的前提是相互尊重,而非把己方标准当宇宙中心。
回顾历史,从“傅满洲”到“眯眯眼”,西方舆论对东方饮食的污名化从未消失:把皮蛋称作“世纪最恶心食物”,把鸡爪形容成“witch fingers”,本质上都是通过“猎奇+恶心”的叙事,强化“白人优越”的集体想象。汤森德的视频,不过是老调重弹——用“幽默”包装偏见,用“震惊”掩饰傲慢。
更过分的是,她身为职业球员,深知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却仍将中国食物贴上“有毒”“疯狂”的标签,任由评论区涌入“OMG never go to China”的歧视狂欢。这不是“真性情”,而是典型的“micro-aggression”(微歧视):通过贬低他者文化,完成自我优越感建构。

三、中国球迷的反击:从“骂回去”到“晒美食”
事件发酵后,微博话题 #美国网球选手公开侮辱中国菜# 阅读量破5亿。起初是愤怒,随后却演变成一场“大型美食安利现场”:
有人晒出外婆红烧甲鱼的软糯胶质,科普“花胶富含胶原蛋白,对运动员关节恢复有益”;
有人深夜放毒干锅牛蛙,配文“牛蛙去筋膜后高蛋白低脂肪,NBA球员都来成都打卡”;
还有人把烤鸡胗、鸡心剪成心形,调侃“谢谢小姐姐免费给中国特色食材打广告”。
一场“辱华”翻车,意外变成中华美食的反向输出。连外媒《Tennis Channel》都发文提醒运动员:“在中国比赛,请先学会尊重。”

四、赛事主办方与赞助商,不能继续“沉默”
目前,比利简金杯深圳赛区组委会已接到大量投诉,工作人员表示“正在内部评估,或将对球员启动道德调查”。汤森德的主要装备赞助商×××(某美国运动品牌)中文官微被刷屏“不道歉就抵制”,股价盘中一度跌超1.8%。
体育无国界,但运动员有国籍、有立场。WTA 行为准则白纸黑字写着:“球员不得发表任何贬损、歧视主办国文化、种族或宗教的言论。”若最终仅以“个人言论”不了了之,将伤害整个赛事品牌,也寒了中国球迷的心。

五、写在最后:学会尊重,是职业球员的“必修课”
中国赛季接下来还有武汉、中网、珠海、年终总决赛,越来越多国际球员来华“淘金”。我们欢迎真正的交流,但拒绝居高临下的“品鉴”。
希望汤森德们明白:偏见不是幽默,无知不是真性情。真正的国际范,是学会在差异里看见美好,而非把恐惧当成优越。
否则,下次端上桌的,就不只是香喷喷的牛蛙甲鱼,还有中国球迷齐声的“逐客令”。

来源:大卫行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