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朦胧母亲发声,阴谋论该停了!但别忽视,微笑型抑郁症有多致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7:29 1

摘要: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她陷入深深的悲痛中,但她接受了警方的调查结果,并妥善处理完儿子的后事。

本文字数约:1920 字

阅读时间约:5 分钟

本文章节:

01、于朦胧母亲发表声明,请停止阴谋论

02、受限于认知,于朦胧母亲或许也看不清真相

03、无论真相如何,都应该重视微笑型抑郁症

01、于朦胧母亲发表声明,请停止阴谋论

昨晚,于朦胧的母亲对外发布了声明,说儿子是饮酒意外坠楼。

这一突如其来的噩耗令她陷入深深的悲痛中,但她接受了警方的调查结果,并妥善处理完儿子的后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于朦胧的骤然离世,无疑是一场令人惋惜的人间悲剧。但他的死因到底是什么呢?

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主要分为三种观点:

一派认为他是死于非命,背后或有隐情,各种阴谋论在网上盛传;

另一派与于朦胧母亲一样,认为是意外坠楼;

还有一派认为他可能长期受情绪困扰,最终选择了自杀。

而我们更倾向于第3种推测,认为于朦胧罹患了微笑型抑郁症(又叫“阳光抑郁症”),最终选择了自杀。

这一观点也引来了不少网友和粉丝的批评,有人说我们“不善良”、“动不动甩锅给抑郁症”、“不尊重逝者”……但说实话,我并不惧怕这些声音。

我作为一个山东人,今年刚经历过脑瘤手术、去“鬼门关”走过一遭,算是重活了一次的人,这些攻击和质疑,早已不能动摇我。

如今,于朦胧母亲发表了最新的声明,那些阴谋论也应随之平息了。

要知道,这世上没有人比她更爱于朦胧。如果儿子的死背后真有冤情,她绝不会沉默。

她接受了警方的结论,也承受着作为母亲最深切的无奈与痛苦。

若还有人质疑声明的真实性,甚至怀疑一个母亲的诚信,那才是对她最大的不尊重!

02、受限于认知,于朦胧母亲或许也看不清真相

从精准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理解也尊重于朦胧母亲的说法。

但其实,于朦胧坠楼背后的真相,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才清楚。无论是警方、母亲,还是我们,都只是“解释者”。

于朦胧母亲相信这是一场意外,也许源于她认知上的局限。

她眼中的儿子阳光、开朗,与自己的感情亲密,怎么可能会选择自杀离世呢?

而且,她也可能存在“病耻感”,不愿儿子离世后还被贴上“抑郁症”的标签,于是更倾向以“意外”来解释。

当然,这也仅仅只是我们的猜测,而我们的解释也有可能会被啪啪打脸,因为我们也没有上帝视角,只能根据所得知的信息进行推测。

在于朦胧工作室最初的声明中,只提及于朦胧系坠楼身亡,警方已经排除了刑事嫌疑。至于他是意外坠亡,还是自杀,并没有详细说明。

而通过网络资料,我们发现于朦胧性格比较内向、敏感,平时安静少言,甚至有点缺乏自信。

于朦胧,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失恋后还会独自躲在家里伤心哭泣,不愿意见人,只能通过听歌来安慰自己。

可见,他常常习惯把负面情绪都归因于自己,容易陷入“精神内耗”。

他在采访中还提到,自己在情绪低谷时会努力自救,最大的动力是心中仍有想要坚持完成的事。

这一切都暗示了,于朦胧长期情绪压抑,甚至已有抑郁倾向。

不过,于朦胧出现在大众面前的时候总是表现得积极、阳光,从不展示自己的脆弱,这正是微笑型抑郁症的典型症状。

03、无论真相如何,都应该重视微笑型抑郁症

其实,即使于朦胧确实是意外死亡,我们真的被打脸了,但也不能否定微笑型抑郁症的存在。

“微笑型抑郁症”这个概念不是我们自创的,而是早就存在了。

据说,在20世纪90年代,有一位英国精神科医生就已经使用“Smiling Depression”这个词,专指那些故意隐藏真实情绪、表面看起来很快乐的抑郁症患者。

另外,乔任梁自杀离世后,尽管其父母多次声明他是自杀,仍有人不断散布谣言。

乔任梁,图片来源于网络

哪怕于朦胧的死因与其母亲的声明还存疑,但乔任梁自杀离世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即便如此,仍旧有人不愿意相信。

最近,向太说,“哥哥张国荣离我而去,让我内疚了一辈子。他的离开不是因为抑郁,可能是因为有脏东西。”

张国荣,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哥哥”张国荣罹患的也是微笑型抑郁症,而向太的解释完全走向了玄学,更加荒谬了。

还有香港精神科医生认为“哥哥”张国荣是生理性抑郁症,认为是脑部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不平衡导致的。

神经递质浓度异常真的与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吗?后续,我们再撰写文章深入、详细地阐述这个话题。

实际上,如果一个人突然去世了,背后的原因往往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认知,很多人就会认为他们是死于非命。

而我们站出来解释这与微笑型抑郁症有关,很多人是完全不接受的,甚至认为我们是不尊重死者。

如果是明星等有名气的人突然去世,就更容易引发舆论与争议!我们的解释也会遭受其粉丝的攻击。

其实,于朦胧突然离世,确实令人无比痛心。

但逝者已逝,活着的人除了悲痛以外,还是要重视微笑型抑郁症的危害!

我们要真正重视那些藏在微笑背后的低泣与呼喊,学会高效地识别与预防,才能有效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来源:精准心理学何日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