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1719年6月16日,福建巡抚吕狄龙给时任万岁爷康熙上了一道奏折。折子也没说什么正事,就是给领导进贡了两样东西,一种是“武彞山芽茶”,另一种是“台湾芒果”。
公元1719年6月16日,福建巡抚吕狄龙给时任万岁爷康熙上了一道奏折。折子也没说什么正事,就是给领导进贡了两样东西,一种是“武彞山芽茶”,另一种是“台湾芒果”。
吕大人说,这个芒果啊,是我昨天淘换到的新鲜玩意,在台湾叫“番檨”(shē),这玩意好吃,酸甜儿。本来想用蜜浸或者盐渍的方法给您送来,又觉得这两种处理方法都“不及本来滋味”,不能体现我马屁之殷勤。所以晒干切条,给您拿小瓶装了点儿,您尝尝。
别的不说,福建这太阳确实可以,一天就晒成干了。吕大人呐,动动脑子吧你可。
芒果干也好吃呀康熙你不要给我
这一番骚操作还真换得了皇帝的御笔朱批:“知道了。番檨从来未见,故要看看。今已览过,乃无用之物,再不必进。”
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跪舔得不错,下回别舔了。
佛国奇珍还是上古魔术?
芒果原产印度和马来半岛,中国引入之后叫过莽果、「木莽」(打不出来)果。植物学上正字其实是“杧果”,但生活中用的极少,咱也不用那么严谨,这篇就写芒果。
有的芒果没成熟时全绿,有的是半红半绿
芒果当然不像康熙说的那么不堪。一来是吕大人的芒果干可能本来就做的一般,说不定都给捂坏了,二来万岁是关外人,吃不惯这南方的水果。其实芒果的美味早有公论,它也是少见的在大航海之前和初期就迅速被全世界引种的水果,可见全世界都认为它好吃。
现在的芒果世界地图
在佛教中,芒果被认为是“圣树”之一。在佛陀时代,印度已经遍种芒果,佛陀在芒果林中讲经论法,慧泽世人,意思跟孔夫子杏坛传道、妈妈在高高的谷堆上讲故事差不多。佛陀的反对者为了阻止他讲经,就砍光了芒果树。佛陀一看不露一手也镇不住你们,就拿起一颗芒果种子,眨眼之间就变成了参天大树,这就是佛经上的“芒果树奇迹”。直到今天,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寺庙里大多种植芒果树,历代佛教壁画也都有芒果圣树花纹图样,虽说画的非常抽象吧。
芒果树纹样在佛像上的应用
图源:tradewindsfruit
说个岔头儿。印度有一项极其远古的传统魔术,叫做“现结芒果”。玩法是魔术师(当然他们那肯定叫法师之类的)拿一个花盆,放进一粒芒果种子,盖上布,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再揭开布,盆里已经是一棵小小的芒果树了。这个魔术显然是受佛陀故事的影响而编排的。
在汉魏时期,这些印度魔术就随着佛教传入了我国并载于典籍,对我国的传统戏法的创作思路造成了重大的影响,什么点石成金、空盆变金鱼,甚至我们今天看到的春节晚会上黄宏老师“数个一二三四五”、赵本山老师“枯树开花”的戏法都是“现结芒果”的变种。
没想到吧,中国传统魔术的祖师爷,居然是芒果
图源:小品《花盆儿》
爱情之果就得甜!
在印度,除了是佛教圣果,芒果还象征爱情……感到有一丝分裂。
印度神话中的爱神伽摩是梵天之子,年轻俊秀,在一些塑像中有八只手臂。但无独有偶,和丘比特同志一样,伽摩的“武器”也是一把弓箭,弓背由甘蔗制成,弓弦由蜜蜂组成,箭则是芒果花聚集而成。总而言之甜死你。
伽摩:要甜甜的恋爱是吧?够不够甜够不够甜?
芒果的圆锥花序很大,花却很小,数量极多。再加上伽摩同志的八只手,这喀秋莎加散弹枪的玩法,谁能逃得开爱情的魔咒啊。
芒果花
芒果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蜜望”,你看这甜的。清代戏曲理论家李调元所著《南越笔记》中载:“望果,一名蜜望。树高数丈,花开繁盛,蜜蜂望而喜之,故曰蜜望。”当然,这也可能只是误解,因为在东南亚的各族语言中,芒果的发音也都和“蜜望”有相似之处,比如泰语中的“mak muong”。
👆🏻这里有很甜的芒果可以尝尝👆🏻
东南亚人还因为芒果花多果多,而觉得它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有多子多福的意思,看,天底下的迷信都差不多。我国古人则认为芒果“花多果少”,这是相对而言的,比起花来果确实少。但如果他们真见过芒果树的话,肯定不会觉得它果少了,尤其是在果树普遍结实率低的古代。
不少了不少了
说到花多果少,又想起一桩植物学的公案。芒果的大名早在唐朝以前就随着佛经进到了国内,当时翻译为“庵罗果”,不过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余甘子,也就是这几年做饮料很火的“油柑”(某度现在都是)。但古书上关于庵罗果的详细记载和余甘子多有出入,比如花多果少,比如“状若林檎(苹果类)而极大”。芒果的梵文是“āmra”,译作庵罗果,余甘子发音类似,译作“庵摩勒”,确实容易混淆。
其实余甘子的分布中心本就是我国,古来有之,汉代书里就有这个词了,所以佛经说的庵罗果如果是余甘子,当时的人应该不难对应。而芒果是一千多年后才登陆我国的,古人彻底没见过,只能音译。这也是“人未到而声先至”的一种吧,水果王熙凤了属于是。
余甘子,看着就想窜了
过敏源大科也不影响美味
杧果是漆树科杧果属的植物,我们的老读者大概看到漆树科都要心中一凛,没错,这是个过敏原大科。大多数漆树科植物都含有酚类物质,能使人产生不良反应,原来的芒果也一样。
确认芒果过敏的话当然不要嘴馋啦!
图源:电影《前任攻略3》
印度种植芒果最少有两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选育和全世界的引种,今天的芒果大品种上百,小品种上千,对人体致敏性很低了,只有很少数的人会有严重反应。
人类这么不遗余力的改造芒果,当然是因为它好吃了。芒果有热带水果之王的美誉(榴莲也有,二者相争多年),肉多、味美、色诱人,尤其是香气,馥郁而友好,不像榴莲那么臭,也不像香蕉那么淡。一两颗芒果摆在屋里,从窗外都能闻得到。
没划开时已经闻到味了!
芒果的香味物质一共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萜烯、酯、醛和酮五大类。由于成分太过复杂,所以芒果的香气也经常“因人而异”。有的人认为主要是甜味,有的人觉得是菠萝味,有的人觉得是椰子味,有的人觉得是松香味……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气味成分敏感,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复杂、复合,芒果才这样受人喜爱。
👆🏻超香的芒果味!👆🏻
随着选育技术的成熟,芒果也越来越好吃。二十年前酸涩、核大、纤维多的品种逐渐被市场淘汰了。现在的芒果,香甜馥郁,肉多化渣,有的品种个头大,五斤一个吃到爽;有的个小,但香甜无比如蜜糖,有的品种还有微微的酸,更增加了口感的层次。
芒果好吃的品种不少
博物给大家推荐来自海南三亚的芒果!!
有台农芒和贵妃芒两个品类
今天上架台农芒,贵妃芒过几天再喊大家来~
坚持树上自然熟,下单现摘!手慢无!
来源: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