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步芳(1903—1975年),回族,字子香,甘肃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白藏乡人,是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马家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军阀家庭,凭借家族势力和铁血手段,在青海地区权倾一时,被称为"青海王"。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近40年,建立了一个封建军阀
兽行与抗争:马步芳强娶堂侄女马月兰始末
一、荒淫军阀:马步芳的黑暗统治
马步芳(1903—1975年),回族,字子香,甘肃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白藏乡人,是民国时期西北军阀马家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军阀家庭,凭借家族势力和铁血手段,在青海地区权倾一时,被称为"青海王"。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近40年,建立了一个封建军阀割据的政权,而马步芳当政的14年(1936~1949年)是其统治的鼎盛时期。
马步芳为人残暴不堪,更是"色欲"极强。他曾狂妄地宣称:"除了生他的和他生的,没有人他不可奸!"这句话成为了他荒淫无度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青海地区,马步芳凭借权势肆意妄为,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使得整个青海城的百姓都担惊受怕。据统计,被他凌辱过的女性多达5000余人,包括侍女、弟媳、巫女、下属家眷等,甚至他的外孙女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
1936年8月,马步芳迫使叔父、青海省政府主席马麟出走后,代理青海省政府主席,从此总揽青海军政大权。他在青海推行了以编组保甲、训练壮丁、修筑公路、植树造林、严禁鸦片、推广识字为主要内容的"新政",又称"六大中心工作"。然而,这些措施表面上是为了地方发展,实则是为了巩固其家族统治,加强对青海各族人民的控制。
马步芳统治下的青海,政治环境封闭,经济文化落后,社会发展程度低,生产力水平低下,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马步芳家族政权在青海实行残酷统治,极力推行反共政策,使得民主革命时期青海地区党的理论传播和组织建设都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
1949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进军,马步芳的统治面临瓦解。他留下儿子马继援与彭德怀大军对峙,自己则回到西宁老家,收拾多年搜刮的财宝准备逃亡。1949年8月下旬,马步芳花重金请了陈纳德的9架飞机,把多年搜刮的黄金、财物运往广州,最后全部抵达台湾。
抵达台湾后,蒋介石对马步芳心有顾忌,以擅离职守的罪名,将其撤职。这让作恶多端的马步芳感到不妙,随后又花重金,以各种理由,去了埃及开罗。后来在蒋介石的多次劝诫下,马步芳出任了驻沙特阿拉伯"大使"一职。
二、魔爪伸向亲人:马步芳的邪恶计划
马步芳有个堂兄弟叫马步隆,曾在他手下任军需处长。在马步芳逃亡沙特时,马步隆也随他而去,在马步芳的一家公司当会计。马步隆一表人才,妻子蒋云梅也是青海有名的美人。马步芳对蒋云梅早就心怀不轨,但蒋云梅对其颇有戒心,让他一直没能得逞。
1957年,马步芳被蒋介石任命为驻沙特阿拉伯"大使"。在沙特期间,马步芳依然恶习不改,利用手中的权势,强行扣押了上千名旅居沙特中国同胞的护照,并以此为要挟,单独召见他们的妻女,稍有些姿色的就被他强行欺辱。他通过向当地华人要钱,赚得盆满钵满。在玩腻了异国少女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自己的亲人。
1961年,马步隆的女儿马月兰已经18岁,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动人。马月兰遗传了母亲蒋云梅的美貌,往人群中一站简直就是鹤立鸡群。色迷心窍的马步芳盯上了自己的堂侄女,开始精心策划一场罪恶的阴谋。
马步芳深知马步隆家中人口多,开销大,于是故意找了个借口给马步隆降了薪水,让本就生活不宽裕的马步隆一家雪上加霜。然后马步芳又假惺惺地对马步隆说:"你家中人口多,开支大,月兰也不小了,让她来府上做些家务,也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马步隆虽然知道马步芳好色成性,但考虑到马步芳是自己的堂弟,又是马月兰的叔叔,总不至于对自己的侄女下手吧。于是,马步隆夫妇商量后,决定让女儿去马步芳府上做些零工,补贴家用。
三、暴力胁迫:马月兰的悲惨遭遇
马月兰刚到马公馆时,马步芳还保持着表面的克制,只是让她给自已收拾房间、整理文案。马月兰对他也很尊敬,一口一个"叔叔"叫着。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马步芳的兽性开始暴露。
在一个闷热的午后,马步芳递给马月兰一杯水,假装和蔼地说:"太热了,喝点水吧。"18岁的马月兰涉世未深,哪能知道马步芳的险恶用心,接过水一饮而尽。没想到刚喝完就觉得头昏脑涨,不久便不省人事。
当马月兰从昏迷中苏醒时,发现自己衣衫不整,躺在一张陌生的床上,而旁边赤条条地躺着马步芳。那一刻,马月兰心如死灰,她对着马步芳大声斥责:"你怎么能这样?我可是你的侄女,你怎么能做出如此天理难容的事情?"
马步芳却毫无羞愧之色,反而笑嘻嘻地说:"月兰,事已至此,你就顺从了我吧。"马月兰感到羞愧难当,哭着跑回家向父母诉说自己的遭遇。然而,面对马步芳的权势和威胁,无权无势的马步隆一家根本不敢声张。他们害怕马步芳的报复,更害怕失去在沙特的庇护和生存机会,只能选择沉默,将痛苦和屈辱深埋心底。
马步芳见事态已经败露,干脆撕下伪装,直接威胁马步隆:"不把小月兰送回来,你们全家都活不成!"在这种情况下,马月兰不得不又回到马公馆,成为马步芳发泄的工具,饱受摧残。
马步芳不仅强占了马月兰,还将其正式纳为第七房姨太太。然而,他的欲望并未就此满足,很快又将魔爪伸向了马月兰的母亲和三个妹妹。
四、变本加厉:对马月兰的残酷虐待
马步芳将马月兰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她进行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他强迫马月兰搬入他在吉大城的大厦,美其名曰改善居住条件,实则是为了更方便地控制她。
马月兰在马步芳的控制下,不仅失去了自由,还经常遭受拳打脚踢和各种身心折磨。马步芳对她稍有不满,就会对其施以暴力,使得马月兰整日生活在恐惧和痛苦之中。
更令人发指的是,马步芳并不满足于占有马月兰一人。他很快又将目光投向了马月兰的母亲蒋云梅和三个年幼的妹妹。马月兰的母亲蒋云梅因女儿的遭遇极度自责,她深知马步芳的险恶用心,对三个女儿进行严格的教育和防范。她告诫女儿们要时刻提防马步芳靠近,凡是觉得不妥的地方一律拒绝,并禁止17岁的月荷、16岁的月华、15岁的月莲单独接受马步芳的约见。
然而,马步芳并不打算轻易放弃。一天,喝完酒的马步芳突然对马月兰说:"你的妹妹也长大了,回去让你母亲把妹妹月莲也带到这儿来。"马月兰无法忍受马步芳,他算计完自己还要再算计自己的妹妹,所以她决定再也不会忍气吞声了,她要想办法逃离虎口报仇雪恨。
马月兰坚决拒绝了马步芳的要求,这彻底激怒了马步芳,他对马月兰进行了更加残酷的殴打和折磨,并将她幽禁起来。马月兰在绝望中意识到,只有逃离马步芳的控制,才能拯救自己和家人。
五、勇敢反抗:向宋选铨夫人求助
在被幽禁的日子里,马月兰一直在寻找机会逃脱。幸运的是,大厦中一位年长的女仆同情马月兰的遭遇,决定帮助她。这位女仆帮马月兰写了一封信给台湾当局驻沙特阿拉伯的"参赞"宋选铨的夫人,请求她的帮助。
宋选铨夫人是个思想开明的外国人,她接到信后深表同情,立刻派人前去支援,协助马月兰逃出马步芳的大厦。在宋选铨夫妇的帮助下,马月兰成功逃离了马步芳的控制。
马月兰深知只有让更多的人知道真相,才能让这个恶魔受到应有的惩罚。于是,她开始写信向台湾当局和报社控诉马步芳的罪行。她详细描述了马步芳如何设计陷害她,如何对她进行暴力侵犯和长期虐待,以及马步芳还企图侵犯她的母亲和妹妹的事实。
马月兰的控诉信引起了台湾舆论的轩然大波。台湾当局不得不派出一个三人小组前往沙特阿拉伯,对马步芳的丑闻进行调查。马步芳得知事情败露后气急败坏,他带着一行人堵在宋选铨家门口,并扬言要活埋宋选铨。
然而,面对马步芳的威胁,宋选铨夫人没有退缩,她坚定地站出来与马步芳进行激烈对抗。这场对抗引起了沙特高级官员的注意,他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开始介入调查。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马步芳在沙特期间的种种恶行,包括强迫华侨妇女为妾,残忍地迫害当地侨民等。
六、正义伸张:马步芳大使职位被撤
随着马月兰的控诉和调查的深入,马步芳的丑恶行径被彻底揭露。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台湾当局不得不做出反应。在舆论的压力下,蒋介石下令彻查马步芳的所有罪行。
调查结果证实了马月兰的指控,马步芳的大使职位被撤销。马步芳不仅失去了在沙特的特权地位,还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笑柄和谴责对象。他在沙特和中东其他国家变得寸步难行,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为非作歹。
马月兰的勇敢反抗和坚持不懈的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1962年,法院最终判处马月兰与马步芳离婚成功,自此马月兰获得了新生。她终于摆脱了马步芳的魔爪,开始了新的生活。
马步芳在失去权势和地位后变得一蹶不振,他终日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见人,他的恶行被世人所唾弃,他的名声也一落千丈。1975年7月31日,作恶多端的马步芳在沙特病逝,终年73岁。他的死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哀悼,反而让人们想起了他曾经犯下的种种罪行。
七、历史反思:马月兰事件的深远影响
马月兰事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个人悲剧和反抗的故事,更是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深刻反思。马步芳作为一个军阀和政治人物,在青海地区实行了长达数十年的独裁统治,他的暴行和荒淫生活反映了当时中国部分地区的黑暗面。
马月兰的勇敢反抗和最终胜利,向我们展示了面对邪恶时不应该选择屈服,即使是一无所有,也要为那仅存的一线希望勇敢地站出来抗争。她的故事不仅为那些曾经遭受过伤害的女性提供了勇气和力量,也向整个社会传递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
马步芳虽然在生前逃脱了法律的严惩,但他的恶行最终被揭露,他的名声被彻底摧毁。这也提醒我们,无论多么强大的邪恶势力,最终都无法逃脱历史的审判和人民的谴责。
马月兰事件也反映了当时台湾当局与马步芳之间的复杂关系。尽管马步芳在大陆时期犯下了累累罪行,但由于政治需要,台湾当局仍然任命他为驻外大使。直到他的丑闻被揭露,才不得不将其撤职。这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局限性。
八、结语:勇敢面对黑暗的精神榜样
马月兰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勇气、坚持和正义的故事。她在面对强大的邪恶势力时,没有选择沉默和屈服,而是勇敢地站出来,揭露真相,反抗压迫,最终获得了自由和新生。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要放弃希望。只要有勇气和决心,就能够战胜困难,走出困境。马月兰的勇敢行为不仅拯救了自己和家人,也为那些曾经遭受过类似伤害的人树立了榜样。
马步芳的一生,从一个军阀到一个流亡者,最终客死他乡,是一个关于权力、欲望和堕落的警示故事。他的结局也证明,无论多么强大的邪恶势力,最终都会被正义所击败,被历史所唾弃。
马月兰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黑暗篇章,但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和力量。在面对不公和压迫时,我们应该学习马月兰的勇气和坚持,勇敢地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来源:历史故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