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副总”上岗 “校外导师”开讲 校企地“四链融合”“聚智赋能”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1 10:02 1

摘要:春潮涌动千帆竞,牧野大地万象新。今年年初,新乡市举行了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条”发布暨校企校地项目合作集中签约活动,播下产学研融合的“政策种子”。三个月后的今天,新乡这片创新沃土又见“春日新芽”,第二轮“校企校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再掀热潮,跑出校企地合作共赢

融媒体记者 | 张艺芳 薛彬 李鸽 韩旭

春潮涌动千帆竞,牧野大地万象新。今年年初,新乡市举行了深化校企校地合作“十条”发布暨校企校地项目合作集中签约活动,播下产学研融合的“政策种子”。三个月后的今天,新乡这片创新沃土又见“春日新芽”,第二轮“校企校地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再掀热潮,跑出校企地合作共赢“加速度”。

新乡拥有13所高校、1600余家研发平台、2200余家规上工业企业,科教优势明显、工业基础坚实,校企合作前景广阔。今年年初,我市成功举办了校企校地合作首轮签约活动,签约项目80个,总投资11.2亿元。截至目前,已有72个项目启动实施,开工率达90%,为全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今天多家高校院所、重点企业、金融机构再齐聚,44个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了现场集中签约。

中新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尚阳锋:这次我们企业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约,将一同研发“离场”电催化分解硫化氢制氢气和硫磺技术,助力企业环保装置升级转型。市委市政府搭台,助力校企对接合作,这种形式帮助企业实现与高校精准对接,促进科研成果推广转化,解决行业瓶颈问题。这种形式非常好,希望以后多举办。

活动现场,选聘的首批“科技副总”、“校外导师”走马上任。根据我市最新印发的《新乡市“科技副总”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新乡市“校外导师”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百余名从高校院所选聘的“科技副总”进入企业担任“智囊”,为企业创新“精准把脉”;百余名企业优秀人才到高校担任“校外导师”,协同育人,让人才培养更接“地气儿”。实现了“科技副总+校外导师”双轮驱动,加快推动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更好实现了城市与高校共兴、产业与人才共荣。

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新乡悦农种业科技副总 郎剑锋:这种选聘制度非常好,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高校和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形成企业出题,政府资源整合,高校人才支持,社会效益反哺的完美创新闭环。

新乡化纤总工程师、新乡工程学院校外导师 谢跃亭:我们公司与新乡工程学院的合作始于2023年签署的战略协议,至今已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共育人才的典范模式。作为“校外导师”,我也有机会更多了解学校学科建设,以及学生们对未来就业的期待,同时也能够把我们企业对人才需求方向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们,为公司未来发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拓展更宽的路径。

本次校企校地合作集中签约现场,有100多家企业是由新乡学院邀请的,签约活动结束后,这些企业家代表走进新乡学院多个院系,参观学习,与专家学者深度交流。

拓新药业研发部部长 张辉:我们是一家制作香料分子的企业, 现在我们对很多香料分子都非常感兴趣,不知道咱们学院有没有相关研究,可以跟我们进行一些深度合作或者技术支持呢?

新乡学院药学院教授 夏然:我们新乡学院药学院成立了化学分子绿色合成的团队,这个团队当中有教授、有博士,你提到的这个技术需求,我们有相关的项目、技术和专利作为基础,可以满足你的需求。

拓新药业研发部部长 张辉:那太好了,咱们回来可以深度交流一下,深度聊一聊合作。

新乡学院药学院教授 夏然:非常期待。

新乡学院校长 王孝俊:新乡学院坚持在新言新、在新谋新、在新为新、在新创新,紧密围绕区域所需、牧野所向、师生所盼,聚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关键领域,深耕“政产学研创”合作沃土,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链与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科技攻关行动,加速推动标志性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奋力用“新院智慧”答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乡答卷”。

从"政策引领"到"项目深耕",我市用三个月时间开启产学研“倍数模式”。当越来越多的"科技副总"穿梭在实验室与厂房之间,当越来越多的"校外导师"站在讲台与生产线两端,新乡的“创新答卷”,必将写满高质量发展的“硬核答案”。

来源:新乡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