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对等关税”之下,日系车企能做什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1 10:08 1

摘要: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数据,汽车行业占日本总出口的20%,其中大部分出口都流向美国市场。美国对汽车行业征收25%的关税,意味着日本可能在美国损失170亿美元的出口潜力。

日系车企应该意识到,中国市场所提供的,不仅是销量的贡献,更是对北美市场的制衡。

文 /《汽车人》卢山

就在美国宣布“对等关税”政策的当天,日本游戏厂商任天堂宣布将推迟SWITCH 2在美国的预订日期。

任天堂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评估关税和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潜在影响,4月9日将不会在美国开始预订。

任天堂是游戏业巨头,SWITCH是全球最受欢迎的游戏机之一,累积销量超过1.5亿台。但是相比任天堂,日系汽车企业则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和底气。

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ITC)的数据,汽车行业占日本总出口的20%,其中大部分出口都流向美国市场。美国对汽车行业征收25%的关税,意味着日本可能在美国损失170亿美元的出口潜力。

不同于任天堂在游戏业的地位,美国市场是丰田、本田等几大日系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且竞争对手众多。这让日系车企不敢轻易涨价,更不愿轻易收缩市场规模。面对既定的事实,他们又能做些什么?

在美国做什么?

目前,日系三巨头——丰田、本田、日产分别对关税问题做出回应。丰田表示暂时不会涨价;本田表示会在关税生效前将尽可能多的汽车运往美国;日产则表示将取消之前的美国缩减计划,在美国保持更多不受关税影响的本地化产量。

但这些做法并不能真正对冲掉关税所造成的影响。

一方面,尽管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三巨头就在美国建厂,但2024年在美销售的日系汽车中,仍有数十万辆依赖从日本进口。

其中,丰田占比达到23%,总数超过50万辆;日产有约14%依赖从日本进口,数量超过13万辆;作为在美国本土化最高的日系车企,本田的占比最低,2024年仅进口了5000多辆日本产车型。

除了这三巨头,其他规模较小的日系品牌,将受到更严重的打击。因为它们在美国的制造业务不够发达,这意味着它们的整体销售额中很大一部分来自进口汽车。

例如,斯巴鲁在2024年从日本出口了超过32万辆汽车,占其在美国销量的50%左右。马自达的情况也类似,去年马自达在美国销售的55%的汽车来自于进口。而三菱自2015年关闭了伊利诺伊州工厂以来,其在美国销售的所有汽车均为进口车。

当然,本田、丰田、日产、马自达也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产大量汽车,尽管这三个国家在川普第一任政府期间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但它们也将缴纳同样的关税。所以,情况依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另一方面,整个汽车行业也在等待另一只靴子落地,即汽车零部件关税开始生效。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进口汽车零部件占美国产汽车的40%-80%,占零售价的20%-40%。因此,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不管汽车产自哪里,价格都会上涨。而零部件关税的影响会很快显现出来。”

AutoForecast Solutions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乔·麦凯布(Joe McCabe)表示:“即使汽车制造商希望将生产转移到美国以避免关税,但迁移工厂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而且将耗资数十亿美元。”

资产管理集团Comgest的投资组合经理理查德·凯耶(Richard Kaye)在接受CNBC采访时则说:“虽然丰田和日产等重量级汽车巨头在美国拥有大型生产设施,但它们无法将生产设施扩大到足以抵消关税的影响。”

“丰田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最有能力抵御关税。但他们不可能在不影响利润的情况下承受这种影响,这会很痛苦。”凯耶说。

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关税提高5%,厂家或许可以通过压缩成本来维持运营。关税提升15%,国家或许可以考虑用汇率贬值来对冲。但当这一比例超过20%,则很难通过企业自救和汇率来冲抵成本。

换一种说法就是,虽然三巨头都做出了回应,但其实真正能做的事情并不多。未来一段时间内,日系车必然要在销量、利润之间做出两难的选择。

在日本做什么?

神田是日本南部九州岛的一个小镇,该镇的命脉是日产旗下的一家庞大的汽车厂。该工厂约有10000名员工,每年生产数十万辆汽车,其中一半销往美国。

日产在神田生产并销往美国的奇骏(Rogue)也在美国生产,但神田提高了效率,即使考虑到之前2.5%的关税和运输汽车的费用,从日本出口的成本也更低。但自从美国宣布25%关税政策之后,日产正在考虑将这部分产能转移到美国本土。

任何大规模的生产转移都可能导致日本工厂裁员,并直接为当地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日本的分析师表示,如果其他汽车公司也如此效仿,还可能影响日本更广泛的工业格局。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美国汽车关税可能导致日本今年的经济增长减半。

“目前,在将生产转移出日本的问题上,汽车公司不太可能采取重大行动。相反,他们会在美国先销售一两个月的库存,然后观望一下。”

东京汽车咨询公司中西综合研究所所长中西隆树表示:“如果关税持续六个月或一年,企业或多或少可以承受这种影响。但如果持续四年,就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

根据高盛的预测,在这一轮关税影响下,马自达可能遭受打击最大,利润将减少59%;其次是日产,预计利润将减少56%。此外,丰田的销量将下降6%,而本田的销量将下降8%。

而三井住友银行的计算,如果日本汽车制造商将出口价格降低25%以吸收关税影响,利润将受到高达1.75万亿日元(190亿美元)的损失。这约占东证股价指数整体净利润的3.1%。

日本本土的汽车行业从业者高达近600万人,占日本人口的8%,占日本工业产值的15%。过去四十年来,日本已经垂直整合了大部分汽车制造供应链。从轮胎到座套、从门把手到车窗玻璃,所有零部件即使不在日本生产,也肯定是由日本公司生产的。

因此进一步看,此次关税对日本汽车业的影响,远远不止于短期销量和个别企业的利润,而是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日本经济的根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如此迫切与美国“求和”的原因。

4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就“对等关税”政策表示:对日本来说如同国难,希望能尽快访美,寻求美国降低关税的举措。4月8日,日本股市在大幅反弹,主要受到石破茂与川普通话的积极影响,市场对双方达成关税协议充满期待,丰田的股价也攀升了7.2%。

尽管市场对日美贸易谈判的乐观情绪推动了股市上涨,但投资者仍需关注谈判进展和最终结果。未来几周,贸易谈判的走向将继续对日本股市产生重要影响。

在中国做什么?

众所周知,日系车企在中国正遭遇巨大挑战。但过去一年,在产能恢复和日元持续贬值的利好下,日系车企全球盈利水平大幅提升。

应该说,这一轮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北美市场的贡献。而如今美国“对等关税”的出台,无异于是对日本车企的一次釜底抽薪。

除了在美国和日本尽力做出调整应对之外,其实这一次关税也是给了日本车企一个警醒。虽然有过漫长的蜜月期,但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风险,在遇到川普这样的“黑天鹅”时就一览无余。

日系车企应该意识到,中国市场所提供的,不仅是销量的贡献,更是对北美市场的制衡。

但日系车想在中国市场重塑曾经的地位并非易事。传统全球车导入的合资1.0模式已经式微,与中国合作伙伴共创共进的合资2.0模式正在成为跨国车企的选择。

同样是合资2.0,能够合作共创到什么样的广度,能够坦诚平等到什么姿态,能够开放融合到什么样的深度,决定了合资2.0的成色。

中国正在加快从生产型社会结构向消费型社会结构的转型。从生产型到消费型转变的重点,并非仅仅是企业的科技更新与生产线更新,而是对资源进行有效分配,使企业不再局限于产品的效能,而是将产品技术与消费者诉求结合起来,实现“以人为本”。

这对于包括日系品牌在内的所有跨国车企来说,都无异于一次“二次创业”。重新认识中国市场,重新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如同当年进入中国市场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一些品牌将会出局。留下来的,将是更懂中国、更具竞争力,也更可信赖,更能与中国汽车工业共进的品牌。【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来源:汽车人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