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看我们的司机这个月拿了多少奖励,拿了多少钱,一共多少钱,高速费多少,平台可以做得清清楚楚。乘客付多少钱呢?不知道。突然间告诉我们15.7%的抽成,怎么算的?”一开始,就有司机关于抽成表示疑惑和不解。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婕 黄伟芬
近日,由滴滴网约车司机生态发展委员会发起的滴滴开放日——“司机体验监督员评审会”第三期活动在北京举办。
滴滴希望通过这样的评审会来实践“开放、倾听、进步”的理念,让潜在问题浮出水面,让多元视角充分碰撞,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平台治理,让好意见被听见、被落实。
这一次,滴滴聚焦的是司机师傅们关心的抽成问题。
滴滴网约车CTO曹乐在活动开始之前说:“一会要是大家不知道说什么,那么就‘有话直说’好了。”
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司机、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围桌而坐,现场气氛很热烈,讨论、分享、答疑,一直从上午持续到傍晚。
滴滴工作人员分享返程费改进进展
作为司机,最关心的当然是收入问题,一些人觉得平台关于抽成“不够透明”。
“你看我们的司机这个月拿了多少奖励,拿了多少钱,一共多少钱,高速费多少,平台可以做得清清楚楚。乘客付多少钱呢?不知道。突然间告诉我们15.7%的抽成,怎么算的?”一开始,就有司机关于抽成表示疑惑和不解。
对这个社会各界和司机师傅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滴滴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开诚布公的回应,“2024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14%。”并围绕抽成的计算、影响抽成高低背后供需逻辑、以及抽成的用途等一一说明。
首先,司机们的抽成是怎么计算的。“作为双边交易平台,平台通过司机和乘客分别独立计费,在基础计费之外,会发放司机奖励、乘客优惠等,从而更好地适配供需规律变化,满足乘客和司机的用户价值,促成更多订单。”相关负责人说,“抽成不等于利润,平台抽成中的大部分资金通过补贴反馈司乘。”
西安的滴滴司机孙师傅分享抽成账单
通俗地来讲,司机的抽成会受“供需”影响。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在叫车热区,也就是乘客的用车需求较大但车较少的时候,平台会针对司机发放奖励,来鼓励司机接单。当司机能够提供的服务大于乘客用车需求的时候,即在需求冷区,平台则会多发乘客优惠,吸引更多人打车,来拉动更多订单。
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即便是同样的路线,每一个订单会因为供需因素响最终乘客支付金额和司机到手收入,从而影响计算出来的抽成高低。
至于月均抽成比例,这位负责人说:“会充分考虑不同订单的里程,以及司机和乘客分别得到和支付的实际金额,所以计算方式是把乘客支付的每一笔订单车费累计相加,以及司机实际收到的每一笔订单报酬累计相加,分别得出总车费和总收入金额,然后来计算月均抽成比例。”
滴滴开放日司机评审会讨论现场
关于乘客优惠券到底是谁来承担的,也是现场司机师傅们关心的问题之一,他们觉得“平台把原本应该给司机的钱给乘客发了优惠券”。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相关负责人解释并不是的。
以某一个订单举例,假设乘客按照计价规则这个订单实际需要支付25元,司机师傅到手20元,如果平台没有发放没有任何优惠券,按照上述抽成计算方式,平台抽成比例为20%。如果说这时候乘客有一张平台发放的5元优惠券,乘客实际支付的车费就是20元,但此时司机师傅的计价不受影响,到手还是20元,那平台的抽成就从5元变成了0元。“这个例子大家可能会比较清晰地知道优惠券其实是平台为了调节供需,反馈给乘客的运营投入。”该负责人说。
此外,抽成还会用于平台系统维护、支付与结算安全、客服、保险与理赔、合规与税费等各项费用。因此,抽成并非单纯进入平台利润,而是用于维系整个服务生态。
专车司机代表晶晶分享观点
不过,即便已经说得蛮通俗易懂,依旧有司机提出来:“平台抽多少我们不管,但是抽到一定的份额的时候,平台能返给我们司机什么?能给我们司机带来什么福利?”有专家调侃并建议:“我是理工科出身的,当年线性代数、微积分学得都不错,统计学过,会计也略有了解,但是抽成比例的细则,我还是有点懵,在今天这样一个可视化的世界中,交付给我们合作伙伴(司机师傅)的可视化的界面是不是可以做得再简约、简洁一些?”
还有不少代表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在潮新闻记者看来,这都是为了推动网约车生态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和可持续发展,大家对司机关怀达成的共识,比如遇到负抽成、不抽成的订单时,平台增加语音播报来提升司机“获得感”;比如在账单中自动帮助司机师傅们计算上月总收入金额和对应的乘客实际支付的总金额,让他们跑得“明明白白”;再比如平台能落实好降抽成,让司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收益,提高收入。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傅蔚冈分享观点
滴滴举办开放日活动,希望以开放倾听的态度与机制,让细微问题得到关注,既增进多元身份对争议话题的理解与共情,也能凝聚集体智慧探寻兼顾多方诉求的解决方案,为推动出行生态向更良性、和谐的方向发展提供一种尝试。
潮新闻在现场最大的一大感受就是开放,能感觉到滴滴在试图通过“倾听”来“进步”。实际上,在讨论抽成问题之前,关于此前两期评审会中提到的“场站作弊治理”和“跨城订单返程费”两个议题中相关问题的整改情况,滴滴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接受了“拷问”。
滴滴网约车CTO曹乐在评审会现场
有司机质问滴滴对于场站作弊的司机惩罚太轻,“为什么只是禁跑几天,而不是直接封号?”相关负责人说,滴滴内部已经联动多个部门成立了场站作弊治理专项,对发现的系统规则漏洞快速进行了加固修复。
但是曹乐说,因为平台有可以继续完善的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他还说滴滴已经在部分城市试点升级场站接单规则,如司机在场站听单时需保持在听单页面加强人脸核验,“希望维护每一位司机师傅的接单公平性。”
无论是场站作弊治理还是跨城费治理进展反馈,到回应司机关心的抽成问题,再到落实滴滴司机公益救助,这场评审会上,潮新闻看到的是,滴滴正持续在司机、乘客与公众间搭建沟通桥梁,让出行生态变得更好。也正如曹乐在现场说的那样,“我们希望将滴滴开放日评审会一直举办下去,不断帮助司机解决问题。开放、倾听、进步是我们的初心,也恳请大家持续监督、批评、帮助我们改进。”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