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越长大越觉得戳心。衣食住行要花钱,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更要花钱,钱就像生活的“刚需品”,可真要挣到能撑起体面生活的钱,才发现这条路远比想象中难走。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越长大越觉得戳心。衣食住行要花钱,孩子上学、老人看病更要花钱,钱就像生活的“刚需品”,可真要挣到能撑起体面生活的钱,才发现这条路远比想象中难走。
打记事起,就没躲开过“挣钱”这两个字。小时候看父母起早贪黑,为了一家人的开销精打细算;长大后自己闯进社会,才真正尝到挣钱的滋味——不是“辛苦”两个字能概括的。每天闹钟响三遍才挣扎着爬起来,带着没睡醒的疲惫挤地铁、赶公交,在办公室的格子间里对着电脑敲到颈椎发僵,为了赶项目连外卖都凉透了才顾上吃。日子就这么循环着,一年到头,好像一直在忙,又好像没忙出什么“名堂”。
为啥挣钱这么难?答案藏在柴米油盐的琐碎里。
房价一年年涨,工资条的数字却总像“蜗牛爬”;菜市场的青菜贵了几毛,孩子报个兴趣班就要几千;父母年纪大了,体检单上的每一项异常都让人揪心,生怕一场病就掏空积蓄。生活成本像涨潮的水,不知不觉就漫过了收入的岸,辛辛苦苦攒下的钱,除去必要开销,能剩下的寥寥无几。
更让人喘不过气的是无处不在的竞争。技术更新快,今天学的软件明天可能就过时了,只能挤时间报班充电;公司里新人虎视眈眈,老员工稍不努力就可能被淘汰,“996”成了常态,周末加班成了习惯。为了保住工作、多挣点绩效,多少人把健康抛在一边,颈椎贴、眼药水成了随身必备,偶尔抬头看窗外,都忘了上一次好好休息是啥时候。
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想,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可慢慢发现,机会从来不是均等的。有人靠着资源和人脉少走十年弯路,有人在小地方拼尽全力,也难有大城市的发展空间。那些看不见的信息差、人脉圈,悄悄把人分成了不同的赛道,我们在泥泞里奔跑,却有人早已站在了终点线附近。
更矛盾的是,欲望总在跟着收入涨。刚工作时只想攒够房租,后来想要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有了房子又想换大点的,孩子要上好学校,旅行要去更远的地方。欲望像个无底洞,刚挣到一点,就被新的需求“吞”掉,永远在“不够花”的循环里打转。
于是常常在深夜焦虑:看着银行卡余额叹气,对着账单皱眉,对比别人的生活暗自失落。偶尔也会羡慕那些“轻松挣钱”的人,可转头想想,谁的光鲜背后没有不为人知的苦?或许是陪客户喝到吐的夜晚,或许是为了谈成合作放下的尊严,钱从来不是大风刮来的,不过是用不同的代价换来的。
挣钱这事儿,确实磨人。它要你用时间换,用精力换,甚至用健康换;它考验你的耐心,磨你的脾气,逼你在崩溃后又重新站起来。可生活哪有容易的?我们挣的每一分钱,都是给家人的底气,是应对意外的保障,是让自己活得更体面的资本。
与其抱怨钱难挣,不如踏踏实实地走。努力工作但别透支健康,精打细算但别委屈生活,在追钱的路上,别忘了陪孩子吃顿饭,陪父母聊聊天,偶尔给自己放个假。毕竟钱是挣不完的,日子却是过一天少一天。
钱难挣,但日子总要过。愿我们都能在奔波里攒下底气,在琐碎里找到温暖,挣该挣的钱,过想过的生活,活成从容又踏实的模样。
来源:暴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