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理工学院及现任领导基础信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2:00 1

摘要:东莞理工学院学科门类丰富,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4个 ,其中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学科在学科评估中表现出色,展现出学校

一、学校实力大揭秘

(一)学科建设成果斐然

东莞理工学院学科门类丰富,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6个,“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4个 ,其中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学科在学科评估中表现出色,展现出学校在理工科领域的深厚底蕴。

在ESI全球排名中,学校已有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农业科学6个学科进入前1%,这是学校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有力证明。此外,学校拥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多个学科门类,并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为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二)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192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研究生占比66%以上,高级职称人员占比超过45%,70%为45岁及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其中,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巴西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等全职外籍院士4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57人,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等省级人才37人 。这些顶尖人才的汇聚,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科研创新成绩突出

2015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482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课题、千万级项目20项,科研总经费约37.75亿元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2024年首次完成单项突破500万元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首次完成单项突破500万元重大横向项目。教师首次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 ,36位学者入选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位学者入选2024年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彰显了学校在科研领域的卓越实力。

(四)人才培养质量高

学校注重人才培养,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近1600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共78名 。在本科教育方面,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与华为、西门子等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共建10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获批2个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 。2015年以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

在学生竞赛方面,学校成绩优异,在“互联网+”“挑战杯”等重大赛事中获奖300余项,其中2022年“互联网+”省赛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国赛实现双金历史性突破 ,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国际交流合作广泛

东莞理工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了覆盖全球32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网络,现有6个创新中心和瑞士海外校区 。作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合作办学主体,学校设有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国际学院、国际联合研究生院等合作办学载体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交流学习机会。

二、现任领导团队风采

(一)党委书记:成洪波

成洪波书记在学校的党建和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中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他始终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将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致力于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他的领导下,学校党建工作成果显著,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同时,成洪波书记积极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二)党委副书记、校长:马宏伟

马宏伟校长是学校行政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全面主持学校的行政事务。他具有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在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举措。马宏伟校长高度重视学校的“申博”和“更大”工作,带领全校师生积极推进相关任务,力争2026年新增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早日实现更名大学的目标。他注重与师生的沟通交流,关心师生的成长和发展,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力。

(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赖日辉

赖日辉同志主要负责学校的纪检监察工作,他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为学校的健康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他积极推动学校内部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在他的努力下,学校的纪检监察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党委副书记:李忠红

李忠红副书记负责学校的组织、宣传、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和民族宗教、人才工作、国际暨港澳台交流与合作、工会、机关党建等工作。她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积极作为,推动学校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她积极拓展合作渠道,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同时,她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积极传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成果,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党委委员、副校长:徐勇军

徐勇军副校长分管教学、招生、科研、财务、招标采购、继续教育、信息化、产业运营等工作。他在教学管理方面,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科研工作中,他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创新,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在产业运营方面,他积极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六)党委委员、副校长:胡钦华

胡钦华副校长负责莞城校区、思政教育、学生管理、共青团、武装保卫、就业创业、校友、资产管理、基建、后勤(含卫生防疫)、实验室、安全生产、信访、对口帮扶等工作。他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在就业创业工作中,他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他重视校友工作,积极推动校友与学校的合作与交流,凝聚校友力量,共同促进学校发展。

(七)副校长:郑愚

郑愚副校长分管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人事、研究生、图书、学报等工作。他在学科建设方面,积极推动学科规划和布局优化,加强学科团队建设,提升学科水平。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方面,他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人事工作中,他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来源:墨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