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看似熟悉的口腔世界里,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位“隐秘巨星”——一种以前从未被识别的超大DNA结构,名为Inocles。它潜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口腔细菌中,却藏得极深,直到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借助最新测序技术才将它揪了出来。
在看似熟悉的口腔世界里,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位“隐秘巨星”——一种以前从未被识别的超大DNA结构,名为 Inocles。它潜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口腔细菌中,却藏得极深,直到日本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借助最新测序技术才将它揪了出来。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被称为“遗传动力源”的巨型DNA,可能存在于全球超过74%的人群体内。这项发现,不仅重塑了我们对口腔微生物的认知,也为理解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打开了新窗口。
Inocles的“隐身术”并非魔法,而是归功于它的体型——平均基因组大小达35万个碱基对,比常见的质粒DNA大出数倍。传统的短读长DNA测序技术就像把一本书撕成碎片再试图拼回去,遇上这种“巨无霸”结构,拼图难度极高。
直到最近,东京大学研究团队采用了长读长测序技术,加上一种名为 preNuc 的方法,能在唾液样本中清除掉人类DNA,专注分析细菌DNA,这才让Inocles第一次完整现身。
研究还发现,这些DNA巨体通常由 唾液链球菌等常见口腔细菌携带。也就是说,Inocles可能早就藏在你嘴里了,只是我们一直没发现。
Inocles并非什么无用的“遗传垃圾”,相反,它携带着大量关键功能基因。研究显示,这些基因涉及 抗氧化应激、DNA修复、细胞壁构建 等功能,堪称细菌在复杂口腔环境中生存的“应急工具箱”。
想一想口腔这个环境:冷热交替、pH波动、免疫系统围攻、抗菌物质干扰……细菌想活下去,可不容易。有了Inocles,它们就像多了一套备用装备,提高了适应能力。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发现,Inocles可能还与一些严重疾病存在关联,比如可能成为癌症的早期标志物。尽管这种关联还需更多研究验证,但这已经足以引起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过去我们认为口腔细菌只会引发蛀牙、牙龈炎,但如今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口腔微生物的失衡可能与心血管病、糖尿病、乃至癌症有关。Inocles的发现,或许正是打通这些关联的关键拼图之一。
当然,Inocles的发现只是开始。想真正搞明白它的功能,科学家还面临几个难题:
怎么培养带有Inocles的细菌? 这是做深入研究的前提,但很多口腔细菌在实验室里根本养不活;它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Inocles可能会影响整个群体的口腔微生态;它是否直接参与疾病发生? 目前还缺乏机制级别的证据。但无论如何,Inocles的出现已经给整个微生物组研究领域带来了巨大冲击。长期以来,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细菌自身的核心基因组,而类似Inocles这种 “染色体外遗传元素” 常常被忽视。如今我们才意识到,这些“边角料”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功能秘密。
口腔,是人体中被研究最多的微生态系统之一。但这次的发现再次提醒我们,即使是最熟悉的地方,也可能藏着我们完全不了解的“暗物质”。
随着测序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不断进步,我们或许会在肠道、皮肤、甚至大脑中,发现更多类似Inocles的遗传巨体。它们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疾病的理解,也可能影响未来的个性化医疗方向。
一口唾液中,藏着的可能不是细菌,而是下一场医学革命的线索。
来源:老闫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