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晨曦掠过鹤壁市工人文化宫场馆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的不仅是千万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这座工运名城以“五大行动”为笔、“双十工程”为墨,在新时代绘就的壮阔图景。今年以来,鹤壁市总工会在鹤壁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
当晨曦掠过鹤壁市工人文化宫场馆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的不仅是千万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这座工运名城以“五大行动”为笔、“双十工程”为墨,在新时代绘就的壮阔图景。今年以来,鹤壁市总工会在鹤壁市委和省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工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紧扣市委“十个聚焦”工作部署,重点实施“五大行动”,切实办好“十件实事”,扎实推进“双十工程”,持续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将理论宣讲铸魂、工匠精神传承、职工服务暖心三大主旋律奏成恢宏交响曲——从思政师资库61名讲师送课进校园的琅琅书声,到劳模志愿服务队扎根田间地头的技术帮扶;从工人文化宫项目有序推进,到职工互助保障网越织越密,鹤壁工会正以鹤壁速度诠释着当好“娘家人”的时代内涵。
这份成绩单背后,是320人次劳模走访慰问的温情足迹,是4万名职工参与劳动竞赛的澎湃激情,更是237家单位、2.89万名新会员用行动投下的信任票。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光辉映照在产改标杆企业的车间里,当匹克球赛的欢呼声与非遗剪纸的剪刀声在260场文化进基层活动中交织,鹤壁工会不仅交出了服务+赋能产业升级的工运答卷,更在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征程上,镌刻下工人阶级主力军的闪亮坐标。
用理论宣讲铸魂。打造“鹤壁工人大思政课”,组建市、县两级61人的思政师资库,推动“鹤壁工人大思政课”融入“鹤壁好榜样”品牌。举办“劳动创造幸福”劳模巡回宣讲报告会,组织劳模代表观摩学习,提升师资队伍宣讲能力。将“劳模工匠进校园”纳入全市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组织27名劳模与20余所中小学结对开展校园宣讲,实现市直中小学全覆盖。
用职工教育固本。围绕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开展百年工运史系列网上宣传活动。持续打造“‘鹤’你一起‘工’读经典”职工读书品牌,将其纳入全市重点读书活动项目。
用职工文化润心。用好工会文化阵地,举办文化进基层活动260余场。发挥工匠培训中心作用,举办“工匠大讲堂”公益技能培训8期,培训职工500余人次。开展诗词朗诵会、职工书法、绘画、摄影联展、非遗文化剪纸等各类公益活动18期,服务职工群众1万余人次。与公益场馆联盟单位共同举办各类公益活动16场次,惠及职工群众8000余人次。举办“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党旗耀鹤城·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覆盖职工2000余人。联合鹤壁市教体局开展全市匹克球比赛,覆盖职工2600余人。
用新闻宣传聚力。持续深化“劳模匠星耀鹤城”宣传品牌,讲好鹤壁工会故事、职工奋斗故事。在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等刊发稿件750余篇,《“服务+”赋能产业升级的鹤工答卷》登上《河南工人日报》头版头条,“15分钟纳凉圈”被央视报道。
落实鹤壁市委市政府“双十工程”,市工人文化宫项目稳步推进。根据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的“五个定位”“三个亮起来”总体目标和“6+X”功能体系要求,一期项目划分文化艺术、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创新创造、综合服务五大区域,各场馆相关活动器材和电子设备等安装完毕。目前,二期安全教育馆、幸福体验馆、AI技术体验馆、职工书屋(婚恋交友中心)、工运史馆5个场馆正在积极推进。
做好劳模评选服务工作。做好典型标杆的选树培育工作,2名职工被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1名职工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每人发放一次性奖金3万元。争取上级资金12.1万元开展全国劳模走访慰问和困难劳模帮扶救助工作,全市工会系统共走访慰问各级劳模320人次。
开展劳模工匠出彩行动。签订师带徒协议600余份。全力推进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矩阵、创新工作室联盟和工匠学院体系建设,开展线下交流活动30余场。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活动27次,为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推动360余名先进人物、70余家先进集体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助力农业系统各级劳模工匠成立“农业劳模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开展技能培训、技术帮扶、技术攻关39场。
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做实做优重点企业“一企一品”产改品牌,培育市级产改标杆企业23个。深入开展“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29场,参与职工4万余人次。
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围绕热点问题、重点群体,聚焦重点时段进行常态化风险排查,着力防范化解劳动领域风险隐患。充分发挥协同机制作用,及时有效处置劳动领域重大问题。
深化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深入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实践培育工作,推进“一站式”劳动争议多元解纷平台建设,市、县(建制区)全部实现入驻县区综治中心,实现劳动争议“一站式”化解。扎实开展“工会+人社+法院”诉裁调对接工作,参与办理劳动争议案件72件,调解成功率约85%。积极推进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围绕春季就业、高温作业等关键节点和重点领域,累计发出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33份,及时提醒用工单位规范用工行为,全市已建立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219个,培训劳动法律监督员689人,监督网络日益健全。
深入开展职工法治宣传教育,为职工提供法律培训、法律咨询、法律讲座等73场。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完成法治公园建设。鹤壁《市总工会践行“枫桥式”工作法积极化解劳动争议纠纷》入选该市2024年度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做实工会帮扶品牌。聚焦家庭生活保障和特殊群体关爱,申报中央财政职工困难帮扶资金项目48个,资金总量达184万余元。组织开展“工会送清凉防暑保安康”活动,鹤壁市总工会筹集资金23万元,为交警、环卫工、快递员、外卖员等户外一线劳动者送去防暑降温物品,带动全市各级工会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慰问高温作业的电力、交通、物流、镁加工等企业和重点项目工地,覆盖职工5万余人。
提升服务户外劳动者能力。探索创新“工会驿站+”多元赋能,推进工会驿站升级改造。推动工会驿站开展爱心互献行动7场,为职工群众提供关爱帮助。开展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活动,覆盖环卫工人4400余人。
关爱特定职工群体。组织3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赴北京参加全国总工会夏令营,自主开展80人规模的工会夏令营活动。开展“六一”儿童节活动13场次,关爱慰问196人次。为2000余名技术工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困难企业职工开展免费体检。为1798名女职工提供免费“两癌筛查”服务。组织产业工人、一线职工开展疗休养活动。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以“工会帮就业”为主线,以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转岗待岗职工等为重点,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47场。开展在职职工住院医疗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专项意外伤害互助保障活动,截至目前,该市已有292家单位2.5万余人参加活动。开展暑期爱心托管服务,举办爱心托管班49期,服务职工子女2288人。举办“‘鹤’你‘豫’见会聚良缘”交友活动20余场,参与职工1300人次。积极开展消费惠农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工会和广大职工采购农产品价值100.8万元。
全面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抓好对平台企业、重点企业的排查梳理,全市新建工会组织237家,新发展会员2.89万人。开展工会会员信息采集工作,实现建会单位信息应采尽采。推进工会数智化建设。运用豫工惠App、市总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各类信息600余条,开展国家安全知识、工会法知识、工运史知识等网上学习+普惠服务活动26次,11.07万人次参与。
推进学习教育,筑牢纪律防线。安排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组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每月开展集中学习交流,促进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一体推进学查改,确保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深化理论武装,把准政治方向。购置《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等学习资料,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研讨夯实理论基础。将《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论述摘编》纳入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牢牢把握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
夯实基层党建,激发组织活力。发放党支部工作手册,规范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深化“党旗红·劳动美”品牌,扎实开展“走进基层一线感悟劳模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坚持从严治党,深化自我革新。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送“鹤工清风”信息20期,营造廉洁氛围。聚焦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重点工作集中整治。
突出政治属性,不断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建立动态反馈机制,深化工会、校、企三方合作,引领广大职工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持续加强工会新闻宣传力度。进一步树立大宣传理念,加强与宣传部、网信办、市级主流媒体等单位的合作,拓展工会宣传传播链。完成劳模公园建设。擦亮“劳模匠星耀鹤城”主题宣传品牌,大力宣传劳模先进、一线职工、中心工作,讲好鹤壁职工故事,传播好鹤壁工会声音。持续开展“百场文化进基层”“职工大舞台”“工惠情”等文艺演出活动,更好满足职工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精神文化需求。持续打造职工读书活动品牌。
突出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做好2025年鹤壁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发挥鹤壁市产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广泛开展师带徒、“匠”带兵活动。组织开展鹤壁市职工职业技能选拔赛,积极参加第八届河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帮助参赛企业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伤亡人数和职业病发病率“三下降”。
突出维权维稳,助力平安鹤壁法治鹤壁建设
持续推进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工作,抓实风险防控,守牢安全底线。举办培训班,提升各级工会维护政治安全的能力水平。抓好职工信访工作,做好12351工单办理工作。完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探索建立与信访、司法部门联动,积极参与劳动争议调处。加强基层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常态化、规范化运用“一函两书”推动解决订立劳动合同、治理欠薪等重点难点问题。做好《河南省工会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围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法律进园区”“法律进企业”等宣传活动。
突出服务职工,满足职工群众美好生活向往
常态化开展送温暖和困难帮扶工作。深化就业创业服务,开展就业直播、劳模送岗、访企探岗等工作,擦亮“工会帮就业”就业直播“工”字品牌。提高爱心驿站使用率,利用驿站开展送早餐、送就业、送慰问等活动。利用网络平台探索网上普惠、绿色出行、消费帮扶的新途径、新方式。全力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扩大互助保障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互助保障广泛覆盖、提质增效。
突出强基固本,提升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水平
完善工会财务工作制度,不断提高工会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坚持“公益性、服务性”原则和“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加强职工服务阵地建设,牵头做好“六馆联盟”工作,为职工群体提供更具时代特色、更贴合职工特点、更贴近个性需求的服务,在融入鹤壁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建设中发挥辐射效应。
突出党建引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项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对党员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本领,当好职工群众最信赖的“娘家人”。
来源:河南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