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旅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夜间经济”“夜游体验”已成为景区提升吸引力的核心突破口。如何通过灯光激活景区夜间活力,让自然山水与文化底蕴在夜色中焕发新光彩?广东巴菲照明聚焦峨眉山景区特色,量身打造“峨眉云脊”主题路灯,以精妙灯光设计为笔,将峨眉山的灵秀山水与千年
在文旅产业加速发展的当下,“夜间经济”“夜游体验”已成为景区提升吸引力的核心突破口。如何通过灯光激活景区夜间活力,让自然山水与文化底蕴在夜色中焕发新光彩?广东巴菲照明聚焦峨眉山景区特色,量身打造“峨眉云脊”主题路灯,以精妙灯光设计为笔,将峨眉山的灵秀山水与千年底蕴融于夜间照明,为景区注入全新夜间生命力。
一、“峨眉云脊”:从设计构思到现实落地的匠心力作 为让路灯既精准契合峨眉山“雄、秀、神、奇”的自然特质,又承载古建、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实现优质照明功能,我司设计部团队开启了细致且漫长的创作之旅。 设计师们先深入峨眉山腹地采风,徒步于山峦间捕捉峰岭轮廓的写意感,静坐于古寺旁观察云海流转的韵律,还有意描摹古寺飞檐的翘角与层次——这些自然与人文的“灵感碎片”,成为后续设计的核心养分。回到工作室后,团队手绘超百份设计稿,历经二十余次方案打磨:从“山云纹”的线条弧度到飞檐造型的比例,从灯杆结构的力学稳定性到灯光系统的初步模拟,再到铝合金、LED光源等材料的选型测试……历经“灵感萃取—图纸推演—模型测试—细节优化”等多个环节反复推敲,“峨眉云脊”的设计终于从图纸走向现实。 这款路灯造型充满巧思:上部以简洁线条勾勒“山云纹”,还原峨眉山云海绕山峦的标志性景观;底部借鉴古寺飞檐造型,蕴含佛教文化与古建艺术底蕴,实现“文化表达”与“照明功能”的共生。而让这一造型真正“活”起来的,正是其中精心雕琢的灯光系统。
二、灯光细节:雕琢夜间“峨眉盛景”的光影魔法
1. “山云纹”区域:还原云海山峦的朦胧诗意 “山云纹”是路灯造型的核心视觉点,也是灯光设计的重中之重。我们采用定制化LED线性光源,沿着山形与云纹的轮廓进行嵌入式安装——光源与造型完全贴合,从视觉上强化“山峦起伏、云雾萦绕”的形态感,让“山云”仿佛是从夜色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艺术符号。 在亮度与色温的把控上,团队经过十余次实地调试,最终选定3000K暖白色温。这种色温既不会因“冷白”破坏峨眉山的清幽氛围,又能精准还原“云海”的柔和质感:点亮时,光线如清晨或傍晚的柔光,轻轻笼罩在“山云”轮廓上,营造出云海环绕山峦的朦胧诗意。 同时,光源亮度经过精准计算,实现“明暗层次的精细处理”:“山”的部分亮度稍高,清晰勾勒峰岭轮廓;“云”的部分亮度略低且带轻微渐变,模拟出云雾的轻盈通透感。白天看似简约的金属线条,夜晚便成了“流动的云海山峦”,仿佛把峨眉山标志性的“云海盛景”截取到了路灯之上。
2. 灯头照明:兼顾功能与艺术的双重考量 路灯的两个灯头,既是造型的延伸,也是核心照明区域。我们选用高光效、低能耗的LED集成光源,单灯头光通量达2000lm以上——充足的亮度,能为景区路面提供均匀、清晰的基础照明,满足夜间通行的安全需求。 而在灯光投射角度上,通过光学软件模拟与实地测试,最终将灯头设定为向下30°倾斜。这一角度既避免了光线向天空的无效散射(契合“绿色照明”理念),又能让光线最大限度覆盖路面,形成“清晰且舒适”的照明区域。 夜晚,两个灯头如同从“山云”间洒下的光束:既照亮了游客前行的路,又与“山云纹”的氛围光形成呼应——功能性照明不再是单调的“光亮”,而是成为艺术景观的一部分,让“照明”与“造景”浑然一体。
3. 古建飞檐底座:唤醒古建文化的夜间温度 底座的古建飞檐造型,是文化表达的关键载体。我们在飞檐的檐角、檐面等部位,巧妙布置微型LED点光源,光源采用5000K正白色温,与“山云纹”的灯光形成统一调性,确保整体光影氛围的和谐。 当灯光点亮,檐角的光源如同古建上悬挂的“灯盏”,柔和光线沿着飞檐线条缓缓晕开:细腻勾勒出飞檐的翘角弧度与层叠感,让金属材质的造型仿佛拥有了木质古建的温润质感,悄然唤醒佛教文化与古建艺术的底蕴。 更妙的是,底座灯光亮度相对柔和,主要起“氛围烘托”作用。与上部“山云纹”的主体灯光、中部灯头的功能灯光形成“近弱远强、层次分明”的光影节奏:从底部到顶部,灯光仿佛有了“韵律感”,让整个路灯成为一件“会呼吸的光影雕塑”。
4. 智能与节能:长效赋能景区的灯光智慧 除了艺术与功能的融合,灯光系统还融入“智能”与“节能”考量。整套灯光采用智能光感控制系统,可根据外界环境亮度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傍晚光线渐暗时,灯光缓缓亮起,以全亮度运行保障游览体验;深夜景区人流量减少时,系统自动将亮度适度降低(但仍保持基础照明与氛围效果)。 这种“按需照明”的设计,既延长了灯具使用寿命(减少光源过度损耗),又大幅降低能耗——经测算,相比传统路灯,“峨眉云脊”的能耗降低约40%,真正实现“绿色照明”。 同时,所选LED光源的显色指数(CRI)达Ra80以上,能精准还原峨眉山周边植被的翠绿、古建的朱红等真实色彩,让夜间景区环境依然保有“自然鲜活”的视觉体验,进一步提升游客夜游时的感官舒适度。
三、灯光赋能:灯头的光线均匀铺洒路面,让夜间行走的游客倍感安全与舒适;古建飞檐的柔光则在不经意间传递文化温度,唤起游客对峨眉山佛教文化、古建艺术的共鸣。 这种“自然景观+文化元素+照明功能”深度融合的灯光设计,从多维度激活了景区活力: 延长游览时间:优质的夜间照明,让“夜游峨眉山”从“小众体验”变成“普遍选择”,直接拉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长;打造打卡地标:富有特色的灯光景观,成为景区全新“夜间打卡点”,吸引游客拍照分享,进一步扩大景区传播力; 提升文旅体验:文化与光影的融合,让游客在夜间也能深度感受峨眉山底蕴,让“文旅体验”从“白天单向度”转向“昼夜多维度”。
广东巴菲照明通过“峨眉云脊”路灯,让峨眉山的云海、山峦与古建文化在夜色中实现了诗意共生。未来,我们将以该项目为起点,持续深耕峨眉山景区夜间灯光系统的优化与延展,同时针对更多文旅景区的自然禀赋与文化特质,定制兼具艺术表达、功能照明与文化传递的灯光解决方案,让每一处景区的夜色,都能成为展现其独特魅力的“第二张名片”。
广东巴菲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东升路7号高新创智城二期22栋厂房
电话:181-0750-5566
181-0750-2266
181-0750-2001
邮箱:2756295705@qq.com
来源:巴菲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