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位于六汪镇的青岛鑫高呈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曾是一家主要依靠在全国各地发展线下代理商开展生产经营的企业,如今该企业成功转型走上电商之路,逐渐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赵媛媛这位来自河北邯郸的“外乡妹”,在六汪镇种出了“获奖地瓜”,做出了“专利薯干”,并通过电商平台将薯干
位于六汪镇的青岛鑫高呈宠物食品有限公司,曾是一家主要依靠在全国各地发展线下代理商开展生产经营的企业,如今该企业成功转型走上电商之路,逐渐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赵媛媛这位来自河北邯郸的“外乡妹”,在六汪镇种出了“获奖地瓜”,做出了“专利薯干”,并通过电商平台将薯干销往全国……这些案例,成为六汪镇以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作为西海岸新区的农业大镇,近年来,六汪镇紧抓电商发展机遇,以“企业实践+校地合作”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故事一
从“找代理”到“招主播”
宠物食品打开线上大市场
“2014年公司刚成立时,我们带着样品跑遍全国,虽然在很多省份都找到了代理商,但实际销售情况却并不乐观。”9月10日,在青岛鑫高呈宠物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高呈”),该公司负责人李昕向记者讲述了企业的发展史。
从成立之初,鑫高呈就专注于宠物食品生产,最初的销售模式就是在全国各省份发展独家代理商,由代理商负责当地线下渠道铺货。“那时候信息不如现在透明,代理价压得很低,市场份额一直上不去。”李昕说道。
转机出现在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昕接触到阿里巴巴B2B平台。“当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在平台开了店铺,没想到第一个月就接到了外地的订单,虽然量不大,但却给了我们坚持下去的信心。”李昕说,这次尝试让他看到了电商的潜力,“如果做得好的话,就不用再去外地发展代理商了,能给我们节约不少成本。”李昕当年便组建团队,专门负责阿里巴巴店铺的运营。
2018年,随着天猫平台宠物食品类目流量增长,鑫高呈在天猫平台开了旗舰店,同时布局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从那以后,线上销售额逐年增长,公司也逐渐放弃线下业务,将重心转向线上。到2023年,公司线下代理商基本清零,电商销售额占比达到100%,年产能稳定在1万吨左右。
“光有线上店铺还不够,得让消费者真正了解我们的产品。”李昕说,2022年,随着抖音电商的兴起,公司果断决定组建专业直播团队。“我们在青岛东方影都租了一块办公区域,布置了直播间,组建了一支包含10名员工的专业直播团队,涵盖主播、运营、场控等,这10人全部为公司培养的专业人员。”李昕说,“我们没找明星带货,就靠自己人把产品讲透,比如宠物食品的原料、配方,主播都能说得明明白白。”李昕打开抖音后台,向记者展示近期的直播数据:单场直播观看人数稳定在几百人。“刚开始,一场直播下来仅能成交几单。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我们反复观看回放调整话术,还去外地学习直播技巧,播了3年多,终于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风格。”
如今,鑫高呈的电商矩阵已覆盖天猫、京东、抖音等多个平台,其中抖音直播贡献了30%的销售额。“我们从上午8时一直播到第二天凌晨1时,主播们带着宠物食品样品,一边解说,一边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粉丝粘性越来越高。”鑫高呈直播运营负责人闫晓玲说。
“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我们又开始琢磨做跨境电商。去年,我们开始筹备外贸仓,现在厂房已经建好,正在等海关验厂,争取今年投入使用。”李昕表示,为了适应海外市场,鑫高呈对产品进行了针对性调整: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改进包装防潮性能;针对欧美市场的营养标准,优化配方中蛋白质、膳食纤维的比例。“我们还和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提前了解海外用户喂养宠物的习惯,比如欧美用户更喜欢无谷物配方,东南亚用户则更关注性价比。”李昕说。
在企业转型过程中,六汪镇的精准服务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去年我们筹备外贸仓时,遇到了海关备案、检疫审批等难题,镇里领导来我们企业走访了解情况后,主动协调商务、海关等部门上门指导,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李昕说,不仅如此,六汪镇还经常组织开展跨境电商培训,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困难。
故事二
从“外乡妹”到“薯大王”
把小蜜薯做成致富大产业
“这是刚烤好的红薯,你尝尝,口感软糯香甜。”赵媛媛拿起一块刚烤好的红薯递给记者。这位来自河北邯郸的“外乡妹”,在六汪镇种出了“获奖地瓜”,做出了“专利薯干”,还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
2013年,赵媛媛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在邯郸开了一家烤薯店。“当时就认准‘烟薯25’这个品种,因为它烤着吃口感甜糯,顾客都很喜欢。”赵媛媛说,但问题很快出现,同一供货商的地瓜,每一批口感都不一样,“有时候甜,有时候干,顾客投诉越来越多。”为了找到稳定的货源,赵媛媛开始四处考察地瓜生产基地。
2017年,赵媛媛跟着丈夫回六汪镇探亲,发现这里的丘陵地土壤疏松、光照充足,很适合地瓜生长。“我当时就挖了几棵地瓜苗带回家试种,种出来的地瓜烤熟后,甜糯度比从供货商那里买的还好。”于是,她和丈夫下定决心,把烤薯店交给家人打理,自己扎根六汪镇种地瓜。
初次种植并不顺利。2018年,赵媛媛种了10亩“烟薯25”,收获时却傻了眼:地瓜大小不一,其中很多地瓜圆溜溜的,根本没法当烤薯卖,商品率不足30%。“那时候天天蹲在地头哭,觉得把积蓄都投进去了,可能要血本无归。”赵媛媛说,但她没有放弃,挑出条形好的地瓜继续供应烤薯店,个头较小的卖给收购商,而那些“卖不出去”的大地瓜,则被她用来试做烤薯干。
“我向朋友借了一台小型烘干机,在家里研究制作烤薯干,一开始烤出来的薯干又硬又干,基本上都扔了。”赵媛媛说,虽然烤薯干的制作并不顺利,但却让她看到了另一个商机——烤薯干易储存,可以反季零售,值得好好研究。
有了第一年的教训,赵媛媛开始系统学习地瓜种植技术。她找知名育苗公司合作,引进“哈密”“红瑶”等优良品种;严格按照科学方法种植,控制行距、株距,合理施肥……2019年,赵媛媛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当年收获的地瓜条形好、口感软糯,不仅解决了烤薯店的货源问题,还产出了大量适合做薯干的原料。同年,她投资30余万元购置了专业的薯干加工设备,研发的“炭烤薯干制作工艺”成功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日产量达到1000多斤。
“今年我种了100亩地瓜,得等到10月份才能收获。”赵媛媛说,为了解决重茬问题,她采用“土地托管”模式,把农户闲置或需要调茬的地块转包过来,一包一年。今年夏天,青岛遭遇持续干旱,赵媛媛的地瓜地却没受太大影响。“我在地里装了喷灌设备,连着浇了60多天的水,虽然成本增加了,但能保证产量。”赵媛媛说。
凭借过硬的品质,赵媛媛种植的地瓜屡获大奖:2019年,她种植的“烟薯25”在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上获优秀奖,在烟台市首届甘薯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最佳烟薯三等奖;2020年,她种植的“哈密”地瓜再获中国甘薯产业博览会优秀奖,她本人也被评为“薯博士杯”甘薯大王。
“我们的薯干主要供应抖音、淘宝等线上平台的商家。”赵媛媛说,同时,她也积极布局线下社区团购,“线下主要供应青岛本地以及潍坊等周边地区,线上线下销售额基本各占一半。”
但随着电商市场的竞争加剧,单纯做供货方的利润越来越薄,为此,今年春天,赵媛媛开始筹备抖音店铺,准备找达人带货,希望借助抖音平台,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六汪镇
“校地联动+精准服务”
共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鑫高呈的跨境电商布局、赵媛媛的产业链延伸,并非孤军奋战。近年来,六汪镇锚定“农业大镇”定位,以“校地联动赋智、精准服务纾困”为抓手,为电商企业搭建成长平台,让“云端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今年5月,六汪镇开展“锦绣六汪 红心讲堂——电商赋能乡村振兴”专题培训,邀请青岛黄海学院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授课,80余名驻村工作队员、企业负责人、村民参训。
校地合作的深度不止于培训。今年7月22日,六汪镇与青岛黄海学院签订乡村振兴宣传推广合作协议,聚焦“宣传视频制作”与“直播带货赋能”两大领域。“我们计划联合黄海学院拍摄六汪镇农产品宣传视频,同时培养一批本地主播,让更多农户敢做电商、会做电商。”六汪镇人大副主席井宏杰介绍,自2021年校地共建以来,双方已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持等方面多次开展合作,此次签约标志着合作进入新阶段。
青岛黄海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孟广东表示:“六汪镇有优质的农产品资源,高校有人才和技术优势,我们可以为企业提供电商运营、品牌策划等智力支持,同时让学生到田间地头开展实践提升本领,实现共赢发展。”
今年以来,六汪镇扎实开展领导干部走访企业活动,党政班子成员深入车间、地头,“点对点”送政策、“实打实”解难题。建立企业问题诉求台账,对融资难、用工荒、供应链不畅等共性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式解决。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90余家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余项。
针对鑫高呈的跨境电商发展需求,六汪镇协调新区商务部门上门指导外贸备案;针对赵媛媛的灌溉难题,联系水利部门解决用水指标;针对部分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接银行推出“电商贷”产品……“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我们要做企业的‘店小二’,让他们专心搞生产、拓市场。”六汪镇经管办负责人张静表示,下一步,六汪镇将继续深化“电商+农业”模式,推动更多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让更多乡土好物通过电商走向全国。
■记者手记
让更多六汪好物走俏“云端”市场
在鑫高呈采访时,看到李昕团队的主播在直播间里熟练地介绍自家产品,并与网友聊得火热,很难想象这家企业曾靠全国各地“跑代理”维持生计;采访赵媛媛时,望着连片的喷灌设备和长势喜人的蜜薯,也很难想到她曾因地瓜大小不一而蹲在地头大哭。
从“线下拓荒”到“云端翱翔”,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鑫高呈和赵媛媛的故事,是六汪镇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在这里,电商不仅是销售渠道的变革,更是产业思维的升级——它让传统企业学会用数字化手段开拓市场,让农民学会用科技力量提升农产品品质,让乡村学会用合作模式凝聚发展合力。
六汪镇的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等靠要”,而是“闯创干”。校地联动为乡村注入了智力活水,精准服务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而企业的敢闯敢试、农民的勤劳智慧,则让电商赋能有了坚实的根基。
未来,随着更多电商资源的集聚、更多品牌的培育、更多人才的回归,相信六汪镇的电商之路会越走越宽,乡村振兴的图景会越来越美——因为这里的每一份乡土匠心,都值得被“云端”看见,被市场认可。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