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操列队时,时任营长的槐根芳来检查,走到我跟前,见我风纪扣未扣好,当众严肃批评,那股严厉劲儿让我至今难忘。彼时营部家属区就在去食堂的路边,槐营长的爱人带着一对两三岁的双胞胎儿子住在简易房里,我们列队去吃饭时,目光总忍不住往门口两个孩子的身上瞟,十八九岁的兵,都
1979年3月,陕南汉阴新兵连的训练刚落幕,我便被分配到总后工程兵建筑第210团三营,随部队赴北京配属施工,住进了丰台苹果园那排传为日军遗留的车库。
出操列队时,时任营长的槐根芳来检查,走到我跟前,见我风纪扣未扣好,当众严肃批评,那股严厉劲儿让我至今难忘。彼时营部家属区就在去食堂的路边,槐营长的爱人带着一对两三岁的双胞胎儿子住在简易房里,我们列队去吃饭时,目光总忍不住往门口两个孩子的身上瞟,十八九岁的兵,都念着家里的暖。
八十年代初部队精简,三营归建汉阴团部,13连与兄弟连队合并为9连。此时槐营长已升任副团长,我两次考军校失利,1982年第三次备考时,却因入伍时填了“初中毕业”不符合“高中毕业”的新规。
晚饭后我硬着头皮去槐团长家求助,他爱人一听我是甘肃甘谷人,又是考军校的事,忙对团长说:“甘谷我知道,生活苦得很,娃有上进心,得帮帮!”槐团长当即给政治处打电话协调,让我补开了学历证明。那年八月,我收到了梦寐以求的军校录取通知书,槐团长特意到连队鼓励我:“到了军校好好学,早点回部队!”
军校毕业,我阴差阳错被分到汉阴517仓库汽车连。去看望槐团长时,他说正打报告转业——爱人带女儿在山西阳泉矿务局工作,他在陕南带双胞胎儿子,常年分居两地,生活非常不便。可没等到转业命令,却接到了升任517仓库主任的任命,虽有遗憾,老领导还是服从命令按时赴任。
当时我已经从汽车连司务长调至机关管理股工作,因偏爱文科、常写些东西,槐主任和叶政委商议,就把我调到了政治处,这也为我此后几十年的政工生涯奠定了基础。九十年代仓库缩编为营级单位,槐主任和大部分战友都转业了,但我和槐主任一直保持着联系。
我调至西安四医大唐都医院政治部工作后,政治部主任刘万彬告诉我他也是从210团调来四医大的。他笑着问我,认识槐根芳不,我说槐主任是我老领导。刘主任说你问问他看看认识我不。后来从槐主任口中才得知他们的关系。原来,1968年槐主任当排长时去四川接兵,刘万彬因家庭贫困差点被刷,是槐主任拍板:“这娃不让走,你们的关系也别想走!”后来刘万彬因为在部队表现突出被选送到四医大提干,成长为师职干部。槐主任转业路过西安,刘主任硬是留他住了一周,陪他逛遍西安名胜。
有次我去北戴河疗养,回来时特意和家属去阳泉看望槐主任,他拿出珍藏三十多年的两瓶茅台,笑着说:“今天得喝尽兴!”一瓶下肚,我赶紧把另一瓶收起来:“这酒太珍贵,您留着。”酒香里,全是老领导的情意。
老领导部队转业后任职阳泉市人防办主任到退休。如今已年近八旬,和老伴或住阳泉,或去天津、重庆的儿子家小住,双胞胎儿子一个是四医大西京医院博士,现就职于天津一所军队医院心内科;一个是重庆电力研究所所长,女儿是中学老师,一家人和和美美。
老营长槐根芳一辈子脾气直、要求严,却总在关键时刻给部属搭把手。这份严与暖,是我军旅岁月里最珍贵的回忆,也应了古人那句“好人有好报”。
程世雄先生为【图说甘谷】题词
来源:影像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