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场暴雨的到来结束了这里长达三年的干旱,但持续十多天的降雨也让鲁西地区的卫河、漳河等多条河流水位暴涨。驻扎在这里的侵华日军掘堤泄洪,于是大片的田地和村庄瞬间被洪水淹没。
1943年的山东鲁西地区,一场“天灾”席卷了24个县。
一场暴雨的到来结束了这里长达三年的干旱,但持续十多天的降雨也让鲁西地区的卫河、漳河等多条河流水位暴涨。驻扎在这里的侵华日军掘堤泄洪,于是大片的田地和村庄瞬间被洪水淹没。
不知情的人们还以为这只是一场天灾,但诡异的是,洪水所到之处瘟疫横行,感染的村民上吐下泻,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不治而亡,成千上万的农民在痛苦中挣扎死亡,尸体堆积如山。
一场精心设计的灾难
直到半个多世纪后,真相才被揭开,这竟是一场由侵华日军精心策划的惨案。原来这一切,都是日军“鲁西作战”计划的一部分,而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创建者石井四郎亲自指挥了这次行动。
公开的秘密档案里,详细记载了石井四郎指挥日军1855部队,利用洪水淹没村庄,破坏厕所和牲畜圈,让粪便污染水源,然后趁机将130公斤霍乱菌投入到洪水之中。
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接下来的行动。一方面,他们假装开展防疫工作,给士兵注射疫苗,严禁日军饮用当地水源;另一方面,他们故意把感染了霍乱的村民驱赶到水源地和集市,说是帮助他们逃难,其实是为了制造更大的瘟疫传播链。
日军还动用飞机投掷石井四郎亲自设计的特别陶瓷炸弹,这种炸弹虽然不能靠爆炸产生杀伤,但里面却装满了携带鼠疫杆菌的跳蚤和老鼠,能轻松让方圆几公里的居民在不经意间感染病毒。
人间地狱的景象
最终,洪水裹挟着病菌迅速蔓延,鲁西地区顿时成了人间炼狱。
临清县的幸存者刘锡文回忆道,他的伯父早上去帮村里人办葬礼,等他回到家后就发现自己的腿也不能动弹了,还不等家人找来大夫,夜里就突然离世了。
刘锡文所在村子原本是有着800多人,但在那次灾难中,一下子就死了300多口。“几乎家家有死人,有的全家都死绝了。”尸体太多,只能集体进行掩埋,起初还能给逝者找来一副棺材,但后来连棺材都凑不齐,只能用草席裹着,到最后连草席都不够用,只能直接推进土坑掩埋。
“那时候野狗都吃红了眼,见人就追。”老人红着眼说着,眼睛望向远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可怕的年代。
被掩盖的真相
日军对于这次细菌战实验,采取了极为严密的保密措施,行动之处就以“十八秋鲁西作战”为代号,避开了“细菌”字眼。细菌战实施后,它们更是操控舆论,将其描述为“自然灾害”,很多受害的无辜百姓到死,都以为这真的只是一场“天灾”。
整个行动,除了极少数的高层和指挥官外,基层的士兵和执行人员都被蒙在鼓里,它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执行的是一场细菌战,参与行动的日军后续都被分散调往了其他战区。甚至日军在掘堤泄洪的时候,有一个日军分遣队都没有被通知到,被淹死在了洪水之中。
日军战败后,这次行动的相关文件都被秘密销毁,大部分战犯则通过伪造身份、混入侨民或普通部队等手段潜回日本,只有少数人被俘。据他们交代,这次细菌战的目的不止一个。
首先,它们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的力量,进而实现战局的扭转;其次,也是为了检验日军部队在霍乱盛行地区的行军作战的能力;此外,它们将对这次细菌武器的效果进行评估,为未来对苏联的进攻中使用细菌武器做准备。
直至90年代,山东学者崔维志经过大量实地走访、查阅日军战俘供词,才将这段黑暗历史的真相还原了出来,并将整理完的资料编辑出版,鲁西细菌战的真相才逐渐为人所知。
据专家估算,这次细菌战导致鲁西地区20多个县受灾,1500多平方公里成了“无人区”,超40万人死亡。然而这仅仅是部分受灾区域的统计,实际受害人数可能更高,因为日军销毁了大量证据。
虽然日军的罪行被揭露,但追责却异常艰难。一手策划了这场惨案的石井四郎及三千多名细菌战战犯,用细菌战资料与美国人在暗地里达成了交易,最终逃脱了军事法庭的审判。
来源:巡史天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