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智者不入“谣”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20:23 1

摘要:网络谣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未经核实或完全虚假的信息,有时会包装成“内幕”或“内部消息”来吸引眼球并引发传播。网络谣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文字、图片,也有可能是视频。它往往有几个特征:标题夸张耸动,让人产生恐慌或愤怒;强调紧急,“速转”“扩散周知”;来源模

9月15日至21日

是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主题是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现在

就让我们共同参与这场安全盛会

学好防护技能

守护好自己的网络家园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安全科普

什么是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未经核实或完全虚假的信息,有时会包装成“内幕”或“内部消息”来吸引眼球并引发传播。网络谣言的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文字、图片,也有可能是视频。它往往有几个特征:标题夸张耸动,让人产生恐慌或愤怒;强调紧急,“速转”“扩散周知”;来源模糊,没有权威媒体或官方机构佐证。

风险在哪里?

对青少年和家长来说,谣言往往通过朋友圈、群聊、短视频等方式传播,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其中”。网络谣言的危害包括并不限于:

误导公众:比如谣传某地疫情、灾害或犯罪事件,引发恐慌,甚至导致抢购、聚集等不必要行动。

损害名誉:涉及个人或机构时,可能让无辜者蒙受巨大心理压力、经济损失。

破坏信任:频繁传播虚假信息,会让人对真实信息失去辨别力。

触碰法律:散布谣言不仅仅是“不小心”,很可能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刑法》相关条款,直接构成违法犯罪。

我可以怎么做?

转发前,先问一句:这是真的吗?

看到耸动的消息,先去查证是否有官方账号或权威媒体的报道,避免仅凭“截图”“语音”来判断真伪。

多渠道交叉印证

对同一事件,查看不同媒体报道是否一致.如果只有单一模糊来源,多半不可信。

识别典型谣言特征

“惊天内幕”“不要告诉别人”“求速转”………都是高危信号。遇到配图夸张或与图文并不相符的信息,更要提高警惕。

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做“信息把关人”,教育孩子谨慎上网

言传身教,引导孩子明白,网络不是“随便说说”的法外之地,提醒孩子不要盲目相信、跟风转发未经证实的内容。

真实案例

恶意造谣同学

某中学生因与同学产生矛盾,委托他人制作恶意视频,捏造“黄谣”并散布同学个人信息。视频迅速传播,浏览量破三万,给受害人带来严重心理伤害,最终涉事人及平台均被追责。

朋友圈捏造诽谤被拘留并开除学籍

珠海某学生在朋友圈编造虚假信息诽谤他人,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三日。随后学校依据相关规定将其开除学籍。

来源:泰州市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