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主题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家庭,是爱的港湾,更是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一张餐桌、一顿早餐,就能决定全家人的健康走向。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推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系列科普,让我们把“食要三减(减盐、减油、减糖
每年9月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今年主题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筑牢家庭健康基石”。家庭,是爱的港湾,更是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一张餐桌、一顿早餐,就能决定全家人的健康走向。门头沟区中医医院推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系列科普,让我们把“食要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体要三健(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写进生活日程,用一杯低糖豆浆、一份全谷面包、一次亲子健走,把健康种子播进每个人的日常。让家的味道,成为守护一生的底气。
咸味有度,健康有方
盐,作为“百味之王”,在人类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过量摄入钠盐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但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高达10.5克,远超健康标准。
一、中医论盐:咸味入肾,过则伤身
中医对盐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黄帝内经》提出“咸入肾”理论,认为适量咸味可滋补肾精、软坚散结。但同时也强调“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过量摄入会损伤骨骼、抑制心气。
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盐的药用价值,但也明确指出:“盐伤肺,走血,病嗽及水者,宜全禁之。”从中医理论看,过量食盐会导致:
1
2
水液代谢紊乱,出现水肿、痰湿内生
3
脾胃运化功能受损,导致湿邪困脾
近年来大量研究也证实了高盐饮食的危害。
1
高血压与心血管疾病
一项纳入20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每日钠摄入量每增加1克,收缩压平均升高2.11mmHg,舒张压升高0.78mmHg。INTERSALT研究表明,24小时尿钠排泄量每增加100mmol/d,收缩压升高3-6mmHg。
2
肾脏损伤
高钠饮食可导致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加速肾功能减退。一项针对3124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研究发现,尿钠排泄每增加1g/d,终末期肾病风险增加18%。
3
骨质疏松
高钠饮食促进尿钙排泄,每排泄2300mg钠,同时损失40-60mg钙。长期高盐饮食使骨质疏松风险增加23%。
三、科学控盐策略:从识别到实践
1
识别隐形盐源
加工食品是隐形盐的主要来源:如酱油、即食面、火腿肠等。建议购买时仔细阅读营养标签,选择钠含量≤120mg/100g的低钠食品。
2
量化控盐工具
研究表明,使用控盐勺可使家庭食盐摄入量减少25-30%。推荐每餐使用2克标准盐勺,每人每日不超过2.5勺。
3
烹饪改良技术
后放盐法:菜肴出锅前放盐,咸味更突出。
风味替代:利用香菇、海带、柠檬等天然食材提鲜。
低温烹饪:避免高温导致味觉钝化而加重咸味。
4
低钠盐的应用
多项研究证实,使用低钠盐(含25%氯化钾)可显著降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风险。SSaSS研究显示,使用低钠盐使卒中风险降低14%,总心血管事件减少13%。
四、中医食疗辅助方案
根据中医理论,推荐以下辅助控盐的食疗方案:
1
利水渗湿方
茯苓15g+薏苡仁30g+粳米50g煮粥,每日1次
2
平肝降压茶
菊花10g+决明子15g+山楂10g代茶饮
3
健脾祛湿汤
山药30g+白术10g+陈皮5g炖汤
全国范围内减少10%食盐摄入,每年可预防15万心血管死亡,培养清淡口味有助于形成健康饮食偏好,特别是对儿童饮食习惯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控盐需要个人、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结合中医"淡味养生"智慧与现代营养学证据,采用量化工具、烹饪改良、食品选择等综合策略,我们能够有效降低盐摄入量,预防慢性疾病,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用实际行动践行"人人行动,全民控盐"的健康理念。
健康门头沟
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南大街9号
来源:甫哥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