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经营模式上,新派的包子店与传统包子店也有所不同,传统包子店往往要么袋装即买即走,作为便捷早餐;要么笼装,现买现吃。
②“小吃化” VS “正餐化”
在经营模式上,新派的包子店与传统包子店也有所不同,传统包子店往往要么袋装即买即走,作为便捷早餐;要么笼装,现买现吃。
事实上我们也会发现,传统包子铺在营业时段上也有扩展,从仅仅上午时段营业,延伸到下午两三点,甚至傍晚六点,以此来增加盈利。
③“精简菜单” VS “多品类”
传统包子铺较多注重产品的丰富性,意在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口味,但产品一旦固定下来,便“一式走天下”,鲜少再有创新,这样的情况多出现于“夫妻店”,或一些更老派的门店,例如前面提到的品其味汤包。
而近年来出现的包子品牌,多已摒弃了这种多品类的做法,而是精简菜单,仅提供几款精选产品,既能保证“款款是经典”,又能集中降低成本,还保持了创新频率。
④有品牌/营销意识 VS 无品牌/营销意识
有店铺、有名字、有产品,并不意味着“有品牌”,本地很多包子铺多数都处于“无品牌”状况,充其量可称之为“老店/老字号”,却不能称之为“老品牌”,这种类型的店铺往往也无暇顾及营销。
近日爆火的包子日记,采用爱马仕橙色的集装箱风格,门店装修风格个性化,一改以往包子店千篇一律“夫妻店”印象,使消费者记忆深刻。同时店内也大篇幅摆放、粘贴营销海报,积极推荐门店招牌产品。
⑤“小奢侈”VS “性价比”
对于包子的价格,相信大部分人的心理预期都是1.5元—3元/个的范围内,但一些新出现的包子品牌却打破了这种认知。
品安包子在用料上强调“猪是自己饲养的、肉是自己加工的、馅料是自己研发的,环环紧扣,每一环节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严格执行集团制定的采购标准,绝不以次充好。”于是将一款常规的包子卖到5元/个,可谓是包子届的“中奢品”,据说日销量达到400+个。
二爷包子·面
随着品牌连锁化、标准化运营的推进,以及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的完善,二爷包子·面将带领加盟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成为中式快餐领域的领军品牌。
来源:二爷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