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知道现在应该去做某件事情,但就是停不下刷朋友圈、追剧或者玩游戏,然后一边玩一边在内心谴责自己,结果这么一谴责,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原本计划要做的事情却仍旧没有开始。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现象?
明知道现在应该去做某件事情,但就是停不下刷朋友圈、追剧或者玩游戏,然后一边玩一边在内心谴责自己,结果这么一谴责,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原本计划要做的事情却仍旧没有开始。
就像我一样,明明知道有文章要写,可是在去找素材的过程中,我却被短视频或者文章吸引,一看就停不下来,等到发觉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间浪费了两个小时。
有一段时间,我想去买包,就去看卖包的直播间,结果那段时间,就跟上瘾了似的,老是去看卖包的直播间。
跟朋友去吃饭,知道抖音上可以有团购,于是回来后也去看抖音团购,买了一单又一单,每天早晚看,简直停不下来。
看到这么多天没有更新公号,心中焦虑,觉得自己白白浪费了时间,但是心中焦虑,行动上却没有任何表现。
明知道自己陷入了拖延症和焦虑的怪圈,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于是,失眠和坏情绪接踵而来。
01
要当心自己陷入脉冲式勤奋陷阱
什么叫脉冲式勤奋陷阱?
举个例子。
你想成长,想自律,但是在坚持一段时间看不到从成效后,就开始放弃。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你看到别人更新公号,获得爆款时,在看到别人写自己的进步时,心中又被激发起动机,想要继续努力。
但是,坚持一段时间无果后,你再次回复到之前的懒散。
你想减肥,或许刚开始还能减掉几斤,但是当身体进入一个瓶颈期后,你发现不管是运动还是节食,都没办法让你继续减重时,你放弃了减肥,继续该吃吃,该喝喝。
可是,当你看到好久不见的朋友比之前瘦了15斤时,你心中羡慕,当你看到别人2个月减掉30斤时,你发誓要继续减肥,但是没坚持几天,就又回归自我。
于是,你的人生不停地陷入这种想改变,却没效果,看到别人改变,想继续改变,却因为没立马看到效果,于是继续懒散的行为。
这种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就叫脉冲式勤奋。
如果一直陷入这种脉冲式勤奋,不但我们的人生没有丝毫改变,我们还会比之前更加焦虑。
我们之所以陷入脉冲式勤奋,是因为我们没找到真正可持续执行的人生目标,所以会让我们的拖延症更加严重。
02
有效战胜拖延症的3个要素
你有没有发现,如果一个孩子,老师给他布置作业,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而一个成年人,在工作时,也会遵照公司和老板的指使,可是一旦他不工作,就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这时候,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和短视频,就成为人生主要事情了。
所以,想要让自己战胜焦虑,首要条件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具有长远意义的目标,但这个目标不是凭空想象的,一定是要可执行的。
制定完目标后,我们再来看拖延症的3个要素。
分别是:行为,能力和动机。
行为,就是我们的行动。
能力,指的是我们自身的综合能力。
动机,就是做一件事情的初心。
1,对抗拖延症第一步:可执行的行为。
比如,我想要更新公众号,但是在看到连续更新没有阅读量时,就懈怠了,就宁愿去追剧,也不想费劲巴拉地写完一篇文章,然后看它是几百几十阅读量。
相比之前几万阅读量,现在对文章质量要求更高,也或许如有人所说,掉出了流量池。
说实在话,我一直是不太相信入池和掉池这种说法的,我认为,一个写作者不可能把每一篇文章都写成90分以上,也会有60分,甚至30分的作品,这或许和选题有关。
但也不至于,一个得了90分以上的人,突然间就一直是20分,30分了。
但是,看到公号现在的阅读量,我只能认为是入局的太多,大家都在力争把质量搞上去,所以,内容是一个账号的王道。
扯远了哈,说回正题。
想要摆脱焦虑,不能一直在那空想,不行动,晚上又会因为自己浪费一天时间而焦虑。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处于这种状态下,已经好几个月了。
这些天,我找人聊天,看书自救,但都收效甚微。
直到昨晚,我看到这本《自律上瘾》,我才明白自己焦虑的真正原因。
治愈焦虑的第一步就是行动。就像我现在,我开始在电脑上打字,写下这本书第一章的书评。
这微小的一个动作,就是我对抗焦虑的第一个行动。
2,对抗拖延的第二步,增加自身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目标的综合素质,能力从来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它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
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我有些不明白这个道理,既然能力不是一下子就有的,为何会把它列为拖延症的三个要素之一?
后来我反复阅读,才终于弄明白,能力就是一个人完成一个目标的综合素质,它包含专注,持续,勤奋等各种。
拿我自己为例,我写文章慢,在写作过程中不敢被打扰,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所以,我在写作过程中,基本是把手机放在别处的,到吃饭时间,才会统一回复信息。
但我一朋友,她却能一边拿着手机写文章,一边跟我聊天。
我们两个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结果,就是因为她综合素质高。她有这样的能力,而我需要锻炼,需要刻意练习,也不一定能达到她的能力。
3,对抗拖延症的第三步,给自己一个强有力的动机。
03
如何激发自身动机,让自律上瘾
一般情况下,我们做事都是有动机的。动机又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负诱因很好理解,我们通常看到一个人经历过婚姻的失败,爱情的背叛后,会更强大,这种从痛苦中得来的动机,就是负诱因。
正诱因就是你通过自己的学习,习得了一种能力,从而心生成就感,这就是正诱因。
还是以我自己为例,今年是自媒体图文的寒冬,写作几年,从未有过今年这种惨淡。
所以,我焦虑,却迟迟没有行动,晚上回顾一天,会更加焦虑,自责。觉得自己虚度了光阴,浪费了时间。
那如何激发自身动机?
也就是在我看到这本书后,我想要改变自己,因为我可以算是重度拖延症患者了。这些年来,我为了对抗不专心,看了很多书,都没多大用处。
如果按照这本书上所说,可以让自己不再拖延,那我必须严格执行书上所说的方法。
第一步就是行动。此刻我已经快把这篇文章写完,我已经开启了行动。起码我这一刻不再焦虑,因为我是在为自己而努力。
第二步就是告诉自己,能力不是一时三刻就有的,需要持续的刻意练习,让自己先从心理上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第三步就是找到自己这么做的动机,这个动机一定要足够大,大到支撑你在未来日子里想放弃的时候,会继续坚持下去。
那我的动机是什么呢?
在过去的几年中,因为写作,我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我给父母做饭的次数也屈指可数。我几乎断绝了所有社交,和朋友们聚会聊天的时间同样数得过来。
如果我战胜了拖延症,就可以很快完成自己当日任务,就可以节省时间陪伴父母,给父母做饭,就可以去跟朋友聚会,聊天。
如果我战胜了拖延症,我还可以用节省下来的时间,为孩子做事。
如果我战胜了拖延症,我就可以每天抽空读2小时书,学着自己讲书。因为讲书是我接下来要挑战的。
如果我战胜了拖延症,再把这个方法分享出去,是不是就可以帮助到更多跟我一样有拖延症的人?
如果能帮助到别人,那也是功德一件啊。
所以,如果你想减肥,却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大的动机,比如你想瘦到多少斤,这样就可以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身体也会倍感轻松,一个能管理身材的人,她也一定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想自律,成长,也给自己找一个大的动机,然后制定一个可执行的小目标,立马开始行动。
比如我是从昨天开始的,昨天早上起床后,做了100个开合跳,15个深蹲,12个俯卧撑。
但是,今天早上,我可以做150个开合跳,20个深蹲,20个俯卧撑。
今天明显比昨天做的更多,身体承受能力也更强,这就是正诱因。
这里是总结:
1,不要让自己陷入脉冲式勤奋。
2,治愈拖延症的三个要素,行动,能力,动机。
3,千万不要看了以后就完了,要立刻制定目标,立马执行。
你想写一篇文章,就去写吧,别怕写不好,谁都是先完成再完美的。
你想减肥,就立马开始做一个俯卧撑,只要你做了一个,你会继续做第二个,第三个,直到身体不能再做。
如果我们把这种微习惯用到生活中,你将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是帆姐,一个七零后退休人员,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点推荐。
来源:凡姐情感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