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从古至今,很注重名节,一个人一出生,起个什么名字很重要,大户人家给孩子起的名字,大多会带有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希望。有的人家给孩子起的名字有言志的成分。
《周礼》中把六种美玉制品“璧、琮、圭、璋、琥、璜”作为祭祀天、地及东、西、南、北四方之神的礼器。
玉中六礼器不仅仅影响了中国的礼仪文化几千年,在中国的起名文化中也渗透很深。
中国从古至今,很注重名节,一个人一出生,起个什么名字很重要,大户人家给孩子起的名字,大多会带有父母对孩子未来的希望。有的人家给孩子起的名字有言志的成分。
有的人,对父母起的名字不满意,通过改名以言心志。最著名的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参加反元起义军后,改名朱元璋。
在民国以前封建社会,有重大影响的人死之后,皇帝要给追封一个谥号,这个谥号可以当作是盖棺定论性的总结。
古代专门有规范起谥号的《谥法》。《谥法》据说是由周公制定的。“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 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名谓号谥。”
北宋著名易学大师、《梅花易术》的作者邵雍(1011-1077)卒后不久,宋哲宗元佑年间,由专门的拟谥机构太常寺商议谥号,并由皇帝钦准后诏告天下。据《宋史》记载“道德圆懿,学识卓越”谥号为“康节。”属于官方追认的赞美型谥号。
“康节”二字在《谥法》中具体含义如下:
“康”字的有安乐平和之含义。象征邵雍一生淡泊名利,安贫乐道,虽隐居不仕却心性豁达。《谥法》中“康”有“安乐抚民”之意,契合其处世态度。
“康”字还有学术广博之说法。暗指其学问通达,尤其在易学领域成就斐然,构建了完整的象数学体系。
“节”字的含义是节操高洁。强调邵雍坚守儒家道德,不慕权贵,终身以治学授徒为志。
《谥法》中“节”多指“守道不移,德行谨严”。节制中和,反映其思想融合儒道,主张“以物观物”的理性态度,体现中庸之德。
整体上而言,“康节”二字高度概括了邵雍的人生境界:他学问与德性兼备,安乐与操守并存。既表彰其学术贡献诸如《皇极经世》《梅花易术》等著作的哲学成就,也彰显其隐逸高士的风范。
“康节”这一谥号符合宋代儒者对“内圣”人格的推崇,后世亦常以“邵康节”尊称,成为其文化符号。
即便是现在,官方对有突出贡献的人的逝世,也会发讣告,有的还会追加一些官方认可名誉称号。讣告内容也可以理解成是官方对逝者一生主要贡献的结论性认证。
因此,从古至今,起名文化已经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体系。
玉制品从石器时代就开始影响中国人。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发展中,玉石被认为是天地间的灵物,是“山川之精”。
玉中六器,是统治阶级祭祀与重大交往中的礼器,不是一般人所能配享的。但普通人家也有普通人家的智慧。自己家不配拥有的,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用一用还是可以的。
因此,从孩子出生时的生辰八字,归纳总结出孩子的生辰八字的五行关系,看看五行缺什么,就在起名的时候补上所缺的五行,以求五行俱全。
中国人给娃娃起名,常常会选在宝玉的“六器”中找一个适合孩子生辰八字的来用。
璧为玉中六器,为古代平圆形玉器,古人宇宙观天圆地方,璧圆象征天。是贵族礼器或美玉的通称,引申为珍贵、纯洁的寓意。
璧作为古代六大礼器,不是一般人物和一般场合来用的。在上层社会祭祀天地四方之神以及重大官方交流活动才会现身。象征身份尊贵,用于名字中寓意智慧、高尚的品格。
璧圆,玉器无瑕的特性代表纯洁品德,珠联璧合,象征家庭世业圆满和谐之意。
以“璧”为名的男性占比更高,男性占89%。但部分组合女性居多占到58%。
总的而言“璧”在起名中使用率较低,每亿人口约1万人。
璧字按传统康熙字典五行属性分:五行属金。对于五行缺金的人而言,起名很适合。
文璧(1238-1298)南宋丞相文天祥之弟,进士出身。曾任惠州知府,南宋灭亡后为保百姓献城归元,后任元朝广东宣慰使等职,谥号“文惠”。与文天祥同登进士,仕途跨越宋元两朝。
元朝赵璧(1220-?)身份:元世祖忽必烈的汉人谋臣,官至中书省平章政事。赵璧精通汉蒙双语,为忽必烈推行汉法奠定基础,被尊称“赵秀才”。
明朝赵国璧(1542-1601)万历年间进士,文学家,官至河南布政使右参政。
事迹:著有《泰山行宫记》等诗文,晚年辞官归乡。赵国璧文学与政治并重,与权臣张居正属同一时期人物。
徐文璧(1537-1602)明朝定国公,徐达八世孙,世袭勋臣。掌管着后军都督府,支持建储、罢矿税,谥号“康惠”。徐文璧是明代勋贵代表人物,深受明神宗信任。
清朝陈璧(1852-1928)清末官员、经济学者,官至邮传部尚书。
事迹:整顿福建船政,创办新式学堂,主张开矿办厂。
琮琮是《周礼》中文礼器之一,外方内圆象征地。
琮字的五行属金,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金克木,因此琮字不宜与五行属木的字搭配取名。
琮字取名的寓意是祥瑞、福星高照,象征着吉祥和好运。琮字本义指瑞玉,常用于形容珍贵、吉祥的事物。
琮字在取名中偏男性化,男性使用比例略高于女性。
刘琮(生卒年不详),山阳高平今山东微山两城乡人。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少子,刘琦之弟。刘表死后继位,当曹操大军南下之时,他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之下举荆州而降,被曹操封为青州刺史,后迁谏议大夫,爵封列侯。
全琮(?~249年),字子璜,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名将,桂阳太守全柔之子。他早年以仁义著称,曾倾家荡产赈济灾民。
于琮:唐朝宰相,外戚。于琮出身于河南于氏,以门荫入仕,进士及第,被授为驸马都尉,尚宣宗之女广德公主,官至兵部侍郎、判户部。
明朝宋琮:字宗玉,号五河,山东莱阳人。天启辛酉年举人,崇祯戊辰年进士,初授祥符县知县,后任金坛知县,以博学善文、工于书法著称。
圭玉圭,代玉中六大礼器之一。代表东方之神。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玉圭为瑞信之物。
圭的形状是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
圭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在古代的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象征着“示信”的凭证,还体现了天子的合法统治权。
《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在春分朝日、秋分夕月的仪典中,大圭和镇圭会同时使用。大圭插在大带与革带之间,而镇圭则执于手中,彰显天子的尊贵与独特。
为了体现天子的尊贵与独特,只有天子所用的圭可以用纯玉制作,而诸侯所用的圭只能用“似玉之石”。
《周礼》中记载:“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这里的“全”指纯玉,“龙”“瓒”“将”则是不纯的玉石名称。古人通过重量来判断玉的纯度,越重则玉含量越多。
圭字五行属土。适合五行缺土的人起名用。
在中国历史上,名字中带有“圭”字的名人相对较少,但仍有一些知名人物。以下是几位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东汉刘圭,汉和帝时期曾任尚书郎,以清廉正直著称。
北宋王圭,宋仁宗时期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以文学见长,参与编修史书。
元朝张圭,书法家,文学家。书法上擅长篆书,文学作品收录于《书史会要》。
明朝陈圭,军事将领,世袭泰宁侯,镇守两广,参与平定倭寇和少数民族叛乱。
清末李圭,外交官、学者。曾任驻外使节,著有《环游地球新录》。
璋玉璋,尤其在二里头文化和商代早期,作为礼器体现天子对诸侯的册命和封赏。在《周礼》中,是玉中六大礼器之一。
玉璋在祭祀的时候,代表南方。玉璋在古代是贵族阶层在朝聘、祭祀及丧葬等重要场合中使用的礼器。它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
玉璋作为一种礼仪用品,其使用场合和形式都有严格的规定,代表着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礼仪规范和道德伦理。
在军事领域,玉璋被用作指挥棒,象征着将领的权威和指挥能力。同时,它也被用于军队的礼仪活动之中,如献俘、受降等。
古人把玉璋赋予了才德兼备、高贵不凡、纯洁善良、品德高尚等等寓意。同时也象征着洞察力、深思熟虑和果断决策。这些寓意源于玉璋在古代礼仪场合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拥有者的智慧与能力。
璋字五行属火。璋字取名寓意才德兼备、高贵不凡、光明磊落,象征纯洁高尚和吉祥如意,体现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逝世于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他最初的名字叫重八,参加起义军后改名为元璋,字国瑞。朱元璋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战略家,在他的领导下,明朝逐渐崛起,最终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开启了明朝的盛世。
清朝国璋,清朝时期的官员,生于1839年,卒于1900年。他字子达,属于蒙古镶白旗,曾任知府衔候补直隶州知州。国璋在大计考核中表现出色,获得卓异评价,并在清朝的官场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民国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符,一作华甫,小名四儿,直隶河间市西诗经村人,直系军阀的首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为“北洋三杰”。曾经官至副总统,代总统。
琥玉琥位列六礼器之一,《周礼》记载“以白琥礼西方”,表明其在古代祭祀礼仪中的重要地位。
商周至汉代,玉琥不仅是礼器,还作为兵符或贵族身份的标志,体现等级与皇权。
琥字五行属性为:水,适合生辰八字中,五行缺水的人起名用。
在中国历史上,名字中带有“琥”字的名人相对较少,但以下几位较为知名或有记载:
李琥,唐高祖李渊的孙子,韩王李元嘉的儿子,名李琥。他在唐高宗时期曾任官职,但事迹记载较少,主要因家族背景被提及。
北宋时期张琥,原名张璪,字邃明,后避讳改名张琥。宋神宗年间进士,曾参与变法,与王安石有交集,官至翰林学士。
元朝商琥,字台符,元时曹州济阴,今山东定陶人。他的父亲商挺曾任枢密副使。商琥曾任江南行御史台监察御史,以公正廉洁著称。
明朝王琥,字庭信,河南人,明弘治年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按察史等职,以清廉著称。
宋琥,明朝初年勋臣、安成公主驸马,凤阳府定远县(今安徽定远)人。他是明初功臣宋晟的第四子,母为妾叶氏。
郭琥,永昌人,祖籍福建。他在明嘉靖年间从军,以文武双全著称。
戴琥,明朝官员,字廷节,江西浮梁人。他在绍兴任知府期间,组织人力兴修水利,被誉为地方水利功臣。他组织百姓筑堤、修坝,解决了当地的水患问题。
璜璜是六大礼器之一,祭祀代表北方。璜是古代半圆形的玉器,代表高贵、纯洁与吉祥,取名时寄托了父母希望孩子如美玉般温润有德、内外兼修的愿望。
璜字含有品德与才华之意。象征谦和、温文尔雅,体现传统儒家对君子品格的追求。
璜字按传统康熙字典五行属性分:五行属水。水属性可能带来智慧与决断力,但也需注意避免性格过于固执。
崔璜,唐朝官员,曾任监察御史等职,以清廉正直著称。
明朝除了选择用玉中“六器”的字起名,用“瑜、瑾、璞”等美玉起名的人就更多了。单以“玉”来起名字的人又比前者多出很多。这里就不就再一一赘述了。
来源:邃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