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切实消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西盟县公安局结合农村交通特点,创新举措、精准发力,通过“四措并举”纵深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全力筑牢农村道路安全防线。
为切实消除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西盟县公安局结合农村交通特点,创新举措、精准发力,通过“四措并举”纵深推进农村地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全力筑牢农村道路安全防线。
精准布防,织密路面管控网
针对农村地区道路点多线长、违法时段集中等特点,科学研判赶集日、农忙时段、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实行"定点值守+流动巡逻"相结合的勤务模式。在乡镇主干道、农村集市周边、县乡公路交叉路口等重点区域设立临时执勤点,加大对“早中晚”出行高峰、午后农闲时段的管控力度,确保警力跟着流量走、勤务围着隐患转,实现农村地区交通管控无死角。
靶向整治,严查突出违法行为
聚焦农村地区“高频违法”和“易肇事肇祸违法”,开展靶向打击:重点查处无牌无证驾驶、酒后驾驶、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面包车超员等突出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行动以来,共查处各类农村交通违法1382起,其中,酒驾醉驾35起,涉牌涉证285起,违法载人80起、驾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354起,有效震慑了侥幸心理,遏制了违法高发态势。
联动共治,凝聚整治合力
积极联合镇村两级力量,建立“两站两员”机制:在村口、集市入口等关键点位开展日常劝导;联合乡镇执法力量对农村客运车辆、农机车辆开展源头安全检查,督促车主落实安全责任;定期与村委会召开联席会,通报本村交通违法和事故情况,助推交通安全纳入村规民约,形成“齐抓共管、群防群治”的整治格局。
精准宣教,筑牢安全思想防线
创新农村交通安全宣传形式,推动安全知识“入脑入心”:利用农村大喇叭、宣传栏、微信群等载体,定期播报典型事故案例和违法警示音频;在赶集日、民俗活动期间开展“摆摊宣教”,通过发放图文手册、播放警示教育片、现场答疑等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违法危害;结合"一老一小"安全守护行动,深入农村学校、村委会开展交通安全讲座,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养成文明出行习惯。截至目前,已开展集中宣教活动12场次,覆盖群众1000余人。
来源:达达的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