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乌克兰第225 独立突击团指挥官希里亚耶夫少校在接受美国ABC新闻采访时,对外透露了不少有关在俄罗斯境内参战的朝鲜士兵消息,并对这些士兵给予非常高的评价。
近日,乌克兰第225 独立突击团指挥官希里亚耶夫少校在接受美国ABC新闻采访时,对外透露了不少有关在俄罗斯境内参战的朝鲜士兵消息,并对这些士兵给予非常高的评价。
【乌克兰第225 独立突击团指挥官希里亚耶夫少校】
希里亚耶夫指挥的部队是最早与朝鲜士兵爆发战斗的乌军部队之一,而在他看来,朝鲜士兵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无论身处怎样恶劣的战场环境,都会想办法完成作战任务,战斗意志远非俄军和乌军可以比拟的。
这些士兵从不投降,乌军只俘虏过受伤朝军,且基本是伤势过重完全失去作战能力的重伤员。而这些战斗也让希里亚耶夫对朝鲜士兵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刚刚接触朝鲜士兵时,乌军方面普遍认为这些士兵会被俄罗斯当作炮灰消耗,对朝鲜士兵报以蔑视、看不起的态度。
【ABC新闻报道希里亚耶夫的采访】
一方面,最初参战的朝鲜士兵普遍缺乏作战经验,尤其是使用和应对无人机的经验。导致在前一两周的战斗中,朝鲜士兵遭受相当大的伤亡。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对朝鲜长期的抹黑宣传,让包括希里亚耶夫在内的不少人相信,朝鲜士兵是被“骗”到俄罗斯的,不仅缺乏士气,并且还在用二战时期的战术,只会利用人数优势发起进攻。
然而事实证明,西方的宣传不能当真。
希里亚耶夫很快就发现朝鲜士兵的战斗意志不像是被“骗”到俄罗斯来的,并且乌军的无人机战术也只在头一两周的战斗中卓有成效,之后朝鲜士兵就迅速适应了俄乌的战场环境,开始将进攻部队化整为零,以小分队形式对乌军阵地发起进攻。
【乌军无人机拍到的朝鲜士兵】
希里亚耶夫还看到,为了反制乌军的无人机,朝鲜士兵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反无人机班组。班组内的士兵枪法极好,能够在较远距离上用轻武器击落乌军的无人机。
同时,朝鲜士兵很少会在战斗结束后主动将伤员留在战场,而是会在撤退时想办法带着伤员一起走。
要知道在希里亚耶夫的眼中,俄军士兵就像“被鞭子驱赶的马”一样,十分缺乏主观能动性和战斗意志。相比之下,朝鲜士兵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足以让希里亚耶夫改变此前对朝鲜士兵的蔑视态度。
他甚至表示,自己不会尊重朝鲜这个对手,但会永远记住和朝鲜士兵的战斗。而这种来自对手的肯定,也说明朝鲜士兵给俄乌冲突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变量。不少乌军部队开始重视,甚至忌惮和这样一支部队发生战斗。
毕竟第225 独立突击团在库尔斯克战斗爆发前还是一个营级单位,它是最近才扩编为团级单位的。而在乌军的作战序列中,通常只有战绩优异的部队才能争取到扩编的资格。
【第225 独立突击团合影】
战绩不好的部队,打完一场仗后可能连编制都是七零八落的,根本不具备扩编条件,只能被整编到其他部队中。225团能够在8个月的库尔斯克战斗中保持编制相对完整,足以被称作是乌军中的精锐部队了。
同理,希里亚耶夫能够以少校军衔担任这支团级部队的指挥官,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作为指挥官的含金量。在这种情况下,希里亚耶夫对朝鲜士兵的高评价,必然会为其他乌军部队提供判断双方战斗结果的重要依据。
对于绝大多数乌军部队来说,他们忌惮朝鲜士兵的理由,不光是朝鲜士兵拥有更强的战斗意志、学习能力以及对俄乌战场的适应性,还因为朝鲜士兵的战术思想、作战理念和俄军大相径庭。
俄乌冲突会打得如此胶着,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俄军和乌军属于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俩徒弟。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还在1986年参加过十月革命六十九周年阅兵式。
【还是苏军大头兵的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
双方从指挥战术到武器装备,都延续的苏联那一套,互相知根知底,难以破招。这边能想到的破局之道,对面可能早就做好应对准备。
可朝鲜不一样,对乌军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对手。自己或许能在初次接触时利用技术和信息优势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但随着朝鲜士兵吸取作战经验、调整状态以适应战场,乌军就经常会在战斗中被灵活的战术拖到被动局面中。
这一点在去年曝光的朝鲜《94旅战斗经验与教训》文件中也有体现,里面专门强调了参战士兵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人员、战术上的优势,抵消乌军的装备优势。
【朝鲜《94旅战斗经验与教训》文件】
对于参战朝鲜士兵来说,钳形攻势、迂回作战、穿插包围等战术,已经成为前线部队的必修课。战斗结果也证明了,这些古老的战术,在今天依旧能发挥出重要作用,给予乌军沉重打击。
所以尽管库尔斯克战斗已经结束,俄军已经反攻到了苏梅州。但对于乌军来说,他们可能仍然需要将如何对付朝鲜士兵当作一个重要的课题。
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俄罗斯不会继续借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让朝鲜继续出兵打苏梅,哈尔科夫或者是东乌。
届时,有时间总结库尔斯克的战斗经验,完善部队作战体系的朝鲜士兵,将为更多的乌军部队带来恐惧。
来源:骝马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