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要求,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活动部署,科学系统推进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围产期营养知识水平与临床指导技能,尤其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产后一体化管
为深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要求,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活动部署,科学系统推进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围产期营养知识水平与临床指导技能,尤其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能力。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承办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后一体化服务理论与实践培训班”,于2025年9月4日在北京举行。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郗淑艳在会上对北京市妊娠期糖尿病产前产后一体化服务试点工作作出部署。她强调,妇幼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高度肯定北京妇产医院二十年来在孕产营养领域的深耕与贡献;明确以朝阳区、海淀区和通州区为试点区域,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理念,探索产前产后连续服务模式,以助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孕产妇家庭为核心服务单元,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为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提供全面、连续、规范的营养健康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首席专家、工会主席人选李光辉教授代表医院致欢迎辞。她回顾孕期营养管理的发展历程,深刻阐释此项工作对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意义,同时系统梳理妊娠期糖尿病产前产后一体化服务的核心要点。
此外,李光辉教授还从母乳喂养、血糖复查、合理膳食、动则有益、监测体重、再孕准备六个方面,解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保健核心信息,特别将复杂的膳食管理要点凝练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一斤蔬菜两袋奶,三两瘦肉一个蛋,四两水果五两粮,适量薯豆与杂粮,少油少盐及少糖,足量饮水不能忘。”让学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保健科杨惠娟主任重点讲解产后妊娠期糖尿病管理流程及社区工作开展要点,提出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综合管理体系。她指出,需通过规范产后访视、精准健康教育指导及鼓励家庭深度参与,确保产后服务的连续性与个性化,打造全方位、系统化的产后健康管理模式。
在实践操作培训环节,为保证体验与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特别设置两个分会场同步开展教学。
李光辉教授、营养与内分泌代谢科副研究员郑薇、副主任医师张莉以“理论讲解+实际案例分析”的形式,深入讲解妊娠期糖尿病产后膳食指导临床实践,借助直观的膳食食物模型,分享了产后糖尿病膳食搭配方案、食材选择技巧及健康烹饪方式,帮助学员清晰掌握食材选择、分量把控等关键细节,切实提升学员们对产后糖尿病孕妇进行膳食指导的实操能力。
北京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游川主任和糖尿病专科护士、运动管理师赵燕联合带来产后运动指导课程。游川指出,运动是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提出运动指导“三部曲”——筛查、评估、测试,为制定个性化方案奠定科学基础;同时针对产后不同恢复阶段,推荐盆底功能训练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强调科学运动对产妇终身健康的重要性。随后,赵燕及聂薇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全体学员开展抗阻运动与有氧运动的沉浸式实操训练,现场示范标准动作要领,帮助学员直观掌握产后适宜运动的执行细节,推动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可落地的临床指导技能。
北京妇产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宋丽莉、卢㛃分别在两个分会场开展母乳喂养指导培训,分别以泌乳生理学机制为切入点,系统阐释妊娠期糖尿病对乳汁成分的影响,并围绕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展开专业讲解,并结合临床实操要点进行细致指导,通过清晰的流程拆解与关键技巧分享,助力学员精准掌握母乳喂养指导的核心能力。
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朝阳区、海淀区、通州区三个试点地区的近200名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参加。与会者们对本次培训班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课程内容紧贴实际工作需要,突出实践特色,为基层妇幼健康工作者在应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后管理挑战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支持。
作为北京市妊娠期糖尿病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培训班不仅是专业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标志着我们在妊娠期糖尿病全周期管理领域迈出坚实一步,正式拉开妊娠期糖尿病产前产后管理试点工作推进的序幕。未来,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提升专业能力,为母婴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编辑:宣传中心
北京妇产医院
来源:北京妇产医院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