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丽江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场意义非凡的双语普法正在火热开展。从七河的蜿蜒山路,到程海湖畔的悠悠波光;从彝家小院的袅袅炊烟,到移民新村的崭新风貌,丽江市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的身影活跃其中。他们趁着春日的蓬勃朝气,用亲切乡音,将晦涩法理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丽江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一场场意义非凡的双语普法正在火热开展。从七河的蜿蜒山路,到程海湖畔的悠悠波光;从彝家小院的袅袅炊烟,到移民新村的崭新风貌,丽江市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的身影活跃其中。他们趁着春日的蓬勃朝气,用亲切乡音,将晦涩法理化作通俗易懂的话语,声声入耳;怀揣一片真情,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共识。
当法治宣传如春雨,悄然润泽民族团结的土壤;当一条条法律条文,切实转化为产业兴旺、乡村发展的强劲动力,一幅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底色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丽江大地徐徐铺陈开来。
丽江市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深入古城区七河镇冬瓜林、永胜县程海镇崀峨村、玉龙县鸣音镇恩托村以及华坪县永兴乡习好村等全市自行迁徙群众聚居区开展普法宣传。此次行动将“双语普法 + 民族团结 + 产业振兴 + 移风易俗”有机融合,趁着春日把法律知识和文明新风送到群众家门口,为乡村振兴筑牢法治根基,推动乡村文明建设。
多部门携手,凝聚普法强大合力
本次联合普法行动打破部门壁垒,以丽江市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为核心,充分发挥多部门协同优势,整合司法行政、民宗、基层综治等力量,通过“集中宣传 + 答疑解惑”的模式,重点强化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行动前,丽江市司法局精心制定民族地区普法路线图,清晰规划“双语宣讲、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产业帮扶、移风易俗倡导”五大核心任务,构建起“市级统筹、县级联动、乡村落实”的高效普法格局。
双语普法,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今天的普法宣传我用手机录下来了,准备转发到我们的微信群里,让没来的村民也能学习。感谢普法宣传员,今天讲的普法案例很贴近我们的生活,特别是用彝族语来讲,让我们年纪大的人也能听懂。”冬瓜林聚居区的村民代表陈贵松感慨地说道。
“云岭楷模”毛建忠采用“彝语 + 汉语”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婚恋家庭矛盾、山林土地纠纷、人居环境保护等内容,引导大家学习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倡导大家自觉增强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在普法过程中,他还融入移风易俗的内容,针对当地一些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等不良习俗,结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进行讲解,告诉村民们这些习俗不仅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还可能违反相关规定,倡导大家树立文明新风尚,朴实真诚、声情并茂的普法宣讲深受群众欢迎。
在程海镇崀峨村,毛建忠用流利的彝语巧用彝族传统谚语“石头不能当枕头,违法不能当事由”,生动阐释法律的边界,让村民一听就懂。同时,他还借助彝族传统美德故事,鼓励村民传承勤俭节约、邻里和睦等优良传统,摒弃不良习俗,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民心。
现场发放的“双语漫画普法手册”也成为村民爱不释手的“法律宝典”,手册采用“法条+案例+漫画”的新颖形式,将法律热点问题一一拆解、生动呈现,发放的印有法治标语和移风易俗宣传语的布袋、围裙、雨伞等实用宣传品也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服务更“有温度”。
民族团结,法治与和谐同频共振
在普法宣讲中,毛建忠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其中,通过讲述各民族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引入宪法中关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让群众深刻理解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关系。这些故事源自真实生活,充满情感张力,让群众感同身受。同时,他强调移风易俗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重要作用,不同民族在移风易俗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能进一步增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参与这次普法,我深切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各民族文化虽各具特色,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移风易俗也让我们村的风气越来越好,大家相处更融洽了。”普法志愿者小张说道。
院坝里自由的交流氛围,让村民在互动中不仅增进了对法律的理解,还加深了彼此间的信任与团结,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法治土壤中绽放,移风易俗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精准服务,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鸣音镇恩托村居住着20户自行迁徙群众,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维持生计。自2018年起,鸣音镇党委、政府通过完善基础设施、解决民生难题,助力他们稳步发展,如今村落处处洋溢着宁静祥和。
在院坝普法宣讲活动中,毛建忠再次运用彝汉双语,讲述村民身边的真实故事,传授法律常识。他声音抑扬顿挫,配合生动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让村民们身临其境,现场掌声不断。
在华坪县永兴乡习好村,普法工作队聚焦当地蚕桑、花椒、核桃、烤烟等特色产业,开展“法治护航村集体经济发展”普法,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支持。在普法过程中,工作队引导村民摒弃传统落后的经营观念,树立品牌意识、契约精神,依法依规开展村集体经济经营活动。同时,鼓励村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移风易俗,摒弃攀比心理,合理规划产业投入和收益分配,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共同推动乡村产业兴旺。
这个春天,丽江市毛建忠“双语”普法工作队借着春风,将法治的种子和移风易俗的理念播撒在丽江的乡村大地。下一步,他们也将紧跟春天的脚步,持续开展更多形式丰富、内容实用的普法活动,让法治之苗在丽江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为乡村和谐稳定与高质量发展撑起一片法治的绿荫,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蔚然成风。
来源:云南政法一点号